《“人工智能+”专项行动赋能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实施方案》政策解读
一、起草背景
2024年以来,国务院和省政府出台多项政策,加快推动人工智能在政务服务领域的应用,探索利用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优化政务服务流程,提升服务智能化水平。2025年初,按照市政府主要领导要求,市数据局牵头开展“人工智能+”专项行动赋能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工作,编制有关实施方案。
二、起草过程
2025年2月,市政府组织相关部门赴省内外调研“人工智能+”政务服务增值化工作,结合我市实际,市数据局牵头起草《“人工智能+”专项行动赋能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实施方案》,拟定10个专项行动,涵盖行政审批、涉企服务和协同监管三个领域。3月3日至3月25日,多次征求各县区、市级部门意见,并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三、主要内容
《实施方案》共分总体要求、重点任务、保障措施三个部分。
总体目标方面:到2025年底,在市级政务服务领域培育“人工智能+”典型应用场景不少于40个,各县区、板块(不含云台山风景区)不少于5个;县区(板块)在推进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创新拓展涉企服务事项场景等方面形成一批示范样板。到2027年底,全市培育“人工智能+”应用场景不少于200个,覆盖政务服务全领域、全过程;线上线下涉企服务高效融合,为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全链条精准服务。
重点任务方面:围绕深化人工智能辅助行政审批、推进人工智能赋能企业服务、创新人工智能助力协同监管3个领域展开工作,明确咨询导办智能化、申报受理便捷化、业务审批协同化、评价监督多元化、涉企服务增值化、诉求管理闭环化、公共资源交易质效化及综合监管精细化、监管实施精准化、效能提升持续化10个专项行动。
保障措施方面:统筹全市算力设施、人工智能大模型、应用平台等基础通用能力布局建设,建立工作推进机制,汇聚条线业务知识和高质量语料,结合全市统一的算力底座基础,推进“人工智能+政务服务”应用场景落地。各县区、功能板块强化组织领导,细化实施方案,确保各项工作任务高效完成。
四、主要特点
一是建立健全人工智能工作推进机制。市数据局定期汇总需市级层面协调推进的事项,对难点问题进行会商推进,确保“人工智能+政务服务”典型应用场景落地见效,不断提高企业和群众办事体验和满意度。
二是统建人工智能大模型本地化部署基础设施。按照政务领域人工智能大模型“算力统一、模型统筹、业务共用”原则,推进市政务云智算能力配套建设和统筹使用,统一提供大模型基础底座,建设统一的知识中心(平台)、数据知识化工具平台,避免重复浪费。积极协同推动政务服务大模型数据汇聚供给,提升多样模型服务能力。
三是打造“人工智能+政务服务”特色服务功能。在辅助审批方面,通过办事交互引导、数据智能预置、材料自动核验等,推动政务服务从便捷服务到智能服务升级。在赋能企业服务方面,构建线上线下一体融合的涉企服务新生态。在助力协同监管方面,通过差异化监管、辅助决策等举措,提升协同监管精细化、智能化水平。
扫一扫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