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要闻动态> 部门信息

市市场监管局:市委副书记卢刚在中国质量(成都)大会——“完善质量基础设施 推动经济稳定复苏”分论坛上交流“连云港经验”

  • 时间:2023-09-04 11:17:21
  • 来源:市市场监管局
  • 阅读次数:
  • 字体:[ ]

9月1日上午,以“经济复苏中的质量变革与合作”为主题的中国质量(成都)大会在成都开幕。市委副书记卢刚应邀出席大会,并在9月1日下午举办的的“完善质量基础设施 推动经济稳定复苏”分论坛上,交流了连云港质量基础设施建设工作经验。市局局长王波参加活动。

该分论坛由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指导,中国认证认可协会主办,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中国标准化协会、中国检验认证集团协办。

卢刚在分论坛上作了题为“按下质量基础设施服务‘快进键’,奋力跑出高质量发展‘加速度’”的交流发言,重点提到连云港市委、市政府坚持把质量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先行先试、创新实施党委质量督察机制,探索出坚持党对质量工作全面领导的“连云港样板”;在全省率先开展“一园多区”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试点,连续 3年在全省质量工作考核中荣获A等次,质量工作连续4 年获江苏省政府办公厅真抓实干督查激励,全国质量发展工作座谈会于今年3月在连云港成功举办。

一是坚持政治建设为基,高站位加强党的领导。将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出台《关于深化质量强市建设的实施意见》《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平台建设方案》等文件。启动全市三级党委质量督察,构建了“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联合、企业主责、社会参与”的质量工作格局。二是坚持服务发展为要,高效能实施产检融合。综合考虑连云港市重点产业发展和检验检测资源空间分布特征,建设“一园多区”检验检测产业园,把质量基础设施建在产业链上,以建强“质量链”助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三是坚持创新驱动为径,高水平推进科技赋能。集成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品牌培育、行政审批等服务内容,建设一体化质量基础设施服务网站,推动网上办、掌上办、指尖办,建成35家质慧e站,形成“一刻钟”质量服务圈。四是坚持规范管理为纲,高标准完善制度建设。制定《连云港市质量督察工作办法(试行)》,将质量工作纳入全市综合考核指标体系。市级及各县(区)党委质量督察共组织会商86次,化解各类重点问题153个,形成质量督察案例50余个。

卢刚介绍,连云港市以党委质量督察为抓手,以质量基础设施建设为支点,加快了质量变革和科技创新步伐,有力助推了经济稳定复苏和高质量发展。一是质量基础设施支撑得到新加强。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获批建设,太湖实验室连云港中心首个实体项目落地。多个全国、省标委会在连云港落户,建成7家国家、省级质检(产业计量)中心。市质量技术综合检测中心获批“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二是助力强链延链补链实现新突破。新医药公共服务平台高效运行,药品检验周期由12个月缩短至 3个月,我市承担“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27项、居全国之首,“四大药企”累计获得中国专利金奖7项。石化产业2022年规上工业产值达837亿元。三是服务中小企业发展获得新提升。深入开展质量技术帮扶“提质强企”等专项行动,质量综合服务效能全面提升。其中,在东海县水晶小镇质慧 e 站推出“一品一证”服务,上半年助力水晶产业交易额突破230亿元,四是打造质量品牌标杆取得新成果。“丝绸之路经济带”首个实体平台连云港中哈国际物流园开展服务标准化试点,打造中欧班列作业流程的“标杆和示范”。江苏核电公司入选全国质量标杆,6家企业入选江苏省百强创新型企业,12家企业入选省创新型领军企业,14个产品被评为“江苏精品”。

卢刚表示,连云港市委、市政府将深入贯彻落实《质量强国建设纲要》和江苏省委、省政府《关于深化质量强省建设的实施意见》,进一步总结、优化和提升质量工作经验做法,着力在构建质量基础设施协同创新网络上下功夫,在优化质量基础设施服务经济发展上出实招,在牢固树立“质量第一”文化理念上做文章,在持续放大党委质量督察机制效应上见成效,深入推动质量基础设施集成服务与产业链深度融合,强化强链补链延链成效,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更有力的支撑保障。


扫一扫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