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N2来袭 科学应对是关键
近日,“新毒株甲型H3N2来袭”冲上热搜,随着全国各地气温下降,流感病毒进入活跃期。近期,不少港城市民发现身边感冒的人越来越多。市疾控中心最新监测数据显示,目前我市流感活动确实呈逐步上升趋势,但整体阳性率仍处于较低水平,市民无需恐慌,但需提高警惕。
“与去年流行的甲型H1N1毒株不同,今年我市主要流行的是甲型H3N2流感病毒,这与省内及全国流感主流行毒株一致。”市疾控中心急性传染病防制科副主任医师李海朋介绍。值得注意的是,网传引发关注的“新毒株甲型H3N2”,其实是个半世纪的“老熟人”,它早在1968年就引发过流感,此后一直未曾离场。2023年冬天,我市也曾经历过一波小高峰,当时不少市民出现发烧咳嗽症状。
作为甲型流感的一种,H3N2与大家熟悉的H1N1是“亲戚”。感染后往往起病急,体温迅速攀升至39℃至40℃,喉咙痛得像“吞刀片”,连咽口水都成了难事,同时还会伴随全身酸痛、乏力犯困,部分患者还会出现腹泻、呕吐等消化道症状。李海朋表示,虽然H3N2感染以轻症为主,重症病例较为少见,但老年人、儿童以及有慢性病患者仍需多加注意。
为何今年H3N2会让不少人“中招”?李海朋解释,关键原因在于体内的抗体“过期”了。“抗体是有‘保质期’的,以前得过H3N2或打过流感疫苗,身体会产生抗体,但它不会‘一劳永逸’。一般6至8个月后,保护力就会逐渐下降。”更重要的是,H3N2会悄悄“换外套”,医学上称之为“抗原漂移”,就像病毒穿了新衣服,旧抗体一时认不出。加之过去一年多,H3N2不是主流病毒,港城市民接触少,新抗体没机会产生,旧抗体又慢慢消失,这就造成了最近“感冒的人变多”。
面对来势汹汹的H3N2,科学防控是关键。接种流感疫苗是目前公认最有效的预防手段,能显著降低感染风险和重症发生率。李海朋提醒:“最好在秋冬高发季前完成接种,若错过了,也别担心,整个流行季都可以补种。市民可前往就近接种点咨询接种。”
除了疫苗“加持”,日常防护细节也不能忽视。勤洗手、常通风、注意咳嗽礼仪,在人群密集场所佩戴口罩,这些简单的措施能有效切断病毒传播途径。同时,市民应注重提高自身免疫力,均衡饮食、充足睡眠、适度锻炼,让身体保持良好状态。
若不幸被H3N2“盯上”,要及时就医、规范用药。医生会根据患者病情开具抗流感病毒药物,需严格遵医嘱用药,切不可擅自增减剂量或停药。特别需要提醒的是,生病期间应居家休息,避免带病上班、上课,待症状完全消失48小时后再返校或复工,这既是对自身健康负责,也是防止病毒进一步扩散的重要举措。
扫一扫打开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