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袋公园”见缝插绿 兜起市民“微幸福”
今年以来,赣榆区聚焦城市品质提升与民生需求满足,持续推进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以“见缝插绿”的巧思大力打造“口袋公园”,让绿色触角延伸至城市每个角落,一幅“推窗见绿、出门入园”的宜居画卷正徐徐展开。
走进青龙河公园,狭长的绿色空间里,蜿蜒的彩色路面、错落有致的各类绿植令人心情愉悦,篮球架、滑梯、秋千等设施一应俱全。不远处,老人在健身器材上舒展筋骨,孩童在沙池里嬉戏打闹,几位居民围坐在一起闲话家常,欢声笑语充盈着这片方寸天地。
“这公园建得非常好,以前带孩子出门玩,要么去远一点的大型游乐场,要么就在小区里转转。现在下楼就是公园,有专门的儿童游乐区,地面还是软胶的,孩子跑跳我们家长也放心,我还能在旁边的休息椅上休息,跟其他家长交流一下育儿经验,感觉生活特别方便。”市民殷江玲告诉笔者。
而义塘路大桥东侧“口袋公园”则是另一处人气颇高的公园。除了健身器材和滑滑梯等设施,公园还在中心处修建了一张白色长桌,并配备座椅,方便附近老年人休憩娱乐。夕阳的余晖透过树叶洒在新建好的长桌上,62岁的李明正和老伙计们围坐在一起下象棋,楚河汉界间,棋子落得清脆有声。“以前想找个地方下棋,要去很远的地方,现在这公园就在家楼下,石桌石凳现成的,每天约上老哥几个杀几盘,非常开心。”李明开心地说。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居民对“家门口”休闲空间的需求日益迫切,而城市核心区土地资源紧张,大型公园辐射范围有限,“想遛弯没处去”成为不少市民的困扰。在此背景下,“口袋公园”凭借“占地小、功能全、见效快”的优势,成为破解城市公共空间不足的“金钥匙”。
这些袖珍型的“口袋公园”虽面积多在数百平方米,却功能齐全,既可以为市民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又可以改善城市环境质量,提升城市的整体形象。今年,赣榆区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将“口袋公园”建设列为2025年城市更新和品质提升的重要举措之一,充分利用城市边角地、废弃地、闲置地等,见缝插绿,计划新、改建一批“口袋公园”和游园绿地,营造市民便捷可达的绿色公共活动空间。
赣榆区住建局市政管理科副科长万蒙蒙告诉笔者:“对于学区周边的‘口袋公园’,我们会重点增设儿童滑梯、涂鸦墙等设施,满足孩子游玩和学习的需求;对于老年人较多的老城区公园,则会增配太极推手器、漫步机等适老化设施,还会设置遮阳廊架,方便老人聊天休息;而在商业区周边的公园,则会增加简约座椅和景观小品,为上班族提供午休放松的空间。每个公园都有自己的特色,力求精准满足周边群众的需求。”
据了解,2025年赣榆区计划新改建“口袋公园”18个,目前已建成8个,在建8个。下一步,赣榆区住建局将全力推进建设进度,预计12月底完成全部建设任务。
万蒙蒙表示,住建局将继续深挖城市闲置空间潜力,同时建立长效管护机制,按照绿化一级养护标准,做好“口袋公园”卫生保洁、绿化修剪等工作,定期对滑梯、座椅、廊道等设施养护。通过以上措施,既能维持“口袋公园”的景观品质,又能延长使用寿命,让这些“绿色明珠”保持活力,让更多市民实现“出门见绿、移步入园”。
扫一扫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