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旧小区“美颜”记:居民共筑新图景
“李阿姨,你们楼道卫生打扫了没啊?”“比原来干净多啦!连扶手、玻璃和单元门都给擦得干干净净的,咱们自己商量的方案就是靠谱!”在海州区新东街道郁洲花园小区,几位居民正热络地讨论着小区的新变化。
近日,郁洲花园小区完成华丽转身,这个有着近30年历史的老旧小区,在新东街道瀛洲社区的推动下,实现从内到外的蜕变,探索出基层治理新路径。
“以前小区乱七八糟的,现在看着心里都敞亮。”正在小区遛弯的张大爷笑着说。这一变化得益于社区推行的“睦邻共治”模式。
面对老旧小区治理难题,瀛洲社区党委主动作为,2024年牵头成立居民自治筹备小组,通过入户走访、两轮问卷调查及定期议事会议等形式,广泛收集居民意见30余条。在充分尊重居民意愿的基础上,社区边试运行边总结,最终形成了治理方案。该模式以“党员带头、网格员协调、楼栋长落实、单元长监督”为运作机制,充分调动居民参与小区管理的积极性,让“社区干、居民看”的被动局面彻底改变。
“以前小区管理靠社区‘单打独斗’,现在大家齐心协力,真正实现了共建共治。”瀛洲社区党委书记陈娟介绍,“睦邻共治”模式的核心在于党建引领下的居民自治。社区党员带头示范,网格员负责协调沟通,楼栋长落实具体工作,单元长则监督执行效果,形成了一套高效运转的治理链条。
在“睦邻共治”模式的推进过程中,费用管理的透明化成为一大亮点。每一笔收支都详细公示,居民对钱花在哪、如何花一目了然。这种公开透明的方式,极大激发了居民的参与热情,大家纷纷为治理方案建言献策,主动投身小区管理。“现在小区的事就是我们自己的事,大家都很上心。”居民李阿姨笑着说。
停车管理是小区治理的一大难点。过去,车辆随意停放,不仅影响通行,还存在安全隐患。如今,通过居民共同商议,小区重新规划了停车位,严格管控外来车辆,停车费用也比周边低很多。“停车有序了,道路宽敞了,带孩子下楼玩也放心了。”带孙子在健身区玩耍的王奶奶满意地说。
楼道卫生也曾是郁洲花园的“老大难”问题,杂物堆积、灰尘遍布,居民通行不便。如今,在“睦邻共治”模式带动下,居民都自发地维护起小区环境,垃圾分类,车辆摆放整齐,楼道焕然一新。“看着心里都敞亮!”居民们纷纷点赞。
小区老党员惠叔感慨地说:“社区书记多次加班讲解方案,帮大家吃透内容,让每个人都能融入治理‘大合唱’。”这种“有事一起议、有活一起干”的共治生态,不仅提升了小区环境,更增强了居民的归属感和获得感。
郁洲花园的成功实践,为新东街道推进基层治理创新提供了宝贵经验。近期,街道多次组织社区深入无物业小区,详细了解管理现状、居民参与度及治理难点,并以郁洲花园为样板,提出“引导示范、培育典范、逐步规范、守底防范”的工作思路。通过党建引领深化群众工作,鼓励居民参与社区治理,逐步形成“党建引领、多元共治”的新格局。
“一方面,深化居民自治模式,培育更多社区治理‘带头人’;同时,细化矛盾化解机制,推动实现“小事不出小区、大事不出社区”的治理目标,另一方面探索社区领办物业等创新方式,让无物业小区实现‘有人管、管得好、可持续’,让更多老旧小区能够重焕新生。”新东街道党工委书记杨育宏表示。
扫一扫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