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宿高速二期连云港段1标首联箱梁浇筑拉开序幕
昨日清晨6时18分,连宿高速灌云至沭阳段连云港境内1标小伊枢纽互通E匝道桥施工现场已是热火朝天。随着现场指挥员一声哨响,混凝土泵车轰鸣启动,红色机械臂如长龙般舒展,将首车混凝土精准注入绑扎严密的钢筋模板中,这标志着连宿高速二期连云港段1标首联箱梁浇筑工作拉开序幕。
站在距离地面8米的作业平台上,近30名头戴蓝色安全帽、身着反光背心的工人穿梭于钢筋森林间。他们手持振动棒,时而俯身检查混凝土密实度,时而调整模板间隙,汗水顺着安全绳滑落,在晨光中折射出细碎银光。“振捣必须控制在30秒内,既要排除气泡,又不能过度导致离析。”班组负责人卞增华抹了把额头的汗,目光紧盯振动棒插入的深度,“这1.5米高的箱梁,容不得半毫米误差。”
工程技术部负责人刘芳雯手持对讲机,在泵车与模板间来回奔走。他指着远处延伸的匝道桥告诉笔者:“小伊枢纽互通E匝道桥采用三联共10跨250米设计,本次浇筑的第一联虽为单箱两室结构,但4乘25米的跨径组合配合百分之四的横、纵坡度,相当于每100米垂直爬升4米,这对混凝土流动性和模板支撑体系都提出极高要求。”
正午时分,烈日炙烤下,泵车操作手刘广亚紧盯控制面板,屏幕上跳动着混凝土坍落度、输送压力等数据。“这次采用C50高标号混凝土,从搅拌站到泵送全程数字化监控。”他轻点触控屏,调出运输车定位系统界面,“8辆搅拌车循环供料,每车12方混凝土必须1小时内送达。”
据悉,作为连接连宿高速与长深高速的关键节点,该标段全长5.648公里,新建桥梁7座,总长约3315米,包含特大桥及大桥6座、中桥1座。项目需完成预制箱梁966片,现浇箱梁15联及变截面连续箱梁3跨的施工任务。
经过12小时连续奋战,下午6时最后一车混凝土浇筑完成。刘芳雯介绍,为确保首件施工质量,项目团队严把“三关”:技术方面通过专题会议完善安全技术交底,对支架搭设、预压试验等关键工序实施全过程精细化管控;材料方面实行定仓定站管理确保混凝土稳定性;安全方面执行领导带班制度,配备专业团队全程值守,全方位保障现浇箱梁施工安全、质量可控。
“我们将系统总结首件现浇箱梁施工经验,从地基处理到混凝土浇筑全流程优化工艺。”刘芳雯表示,“力争将连宿高速打造成‘一带一路’交通工程标杆项目,为后续施工提供示范样板。”随着首联箱梁的顺利浇筑,项目桥梁主体结构施工已全面铺开。
扫一扫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