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要闻动态> 政务要闻

徐圩新区环保生态获央视聚焦

  • 时间:2023-08-24 08:08:01
  • 来源:连云港日报
  • 阅读次数:
  • 字体:[ ]

近日,央视新闻直播间介绍了徐圩新区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经验。近年来,在加快世界级石化产业基地建设的进程中,徐圩新区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平不断提升。据统计,徐圩新区共记录鸟类15目40科120种,其中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鸟类2种,分别为黄嘴白鹭和东方白鹳,国家Ⅱ级11种,为黑翅鸢、半蹼鹬等。

清晨的古泊善后河风光旖旎,层层叠叠的芦苇荡中偶尔传来震旦鸦雀的叫声。很难想象,距此不远处是一片化学装置林立的“钢铁森林”。坚持新发展理念的徐圩新区用一个庞大的生态管理网络将自然之美和工业之美有机融合,让人们真切感受到产业与生态融合,美丽与发展同在。

强化顶层设计,构建保护体系。石化园区如何处理好产业与生态融合的难题?徐圩新区对照国家、省、市生物多样性保护要求和布局,结合徐圩新区战略定位和发展规划,识别生物多样性保护重点区域,构建生物多样性保护空间格局,建立一套目标指标体系,谋划10项重点任务,制定30项优先实施项目。与此同时,徐圩新区在全国七大石化产业基地率先编制《徐圩新区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和行动计划(2022-2030年)》。

打造生态廊道,保护生态环境。晨光熹微、绿树点缀,在连云港石化产业基地末端,无人机航拍蓝天之下的达标尾水净化工程仿若一条嵌着蓝宝石的绿丝带。这是一条长约2公里的特殊河道,在这里可以看到成片的芦苇、香蒲、篦齿眼子菜等水生植物,还有纯色山鹪莺、东方大苇莺、大杜鹃、青脚鹬、黑水鸡等各种鸟类栖息于此。江苏方洋水务有限公司党总支书记、董事长郭磊介绍,他们通过湿地耐盐植物筛选与驯化、水质净化工艺优化等措施,高效去除了尾水中的氮磷等污染物,出水主要指标基本达到Ⅳ类水质标准。目前,人工湿地38种鸟类中,有国家二级保护鸟类2种,有维管植物66种,昆虫31种。“这是徐圩新区打造的生态走廊之一。”徐圩新区环保局局长徐春生介绍,“徐圩新区以东陬山森林公园、云湖、香河湖、古泊善后河、埒子河口等区域为重点保护区域,构建‘一绿两滨六湖七廊”’,护住园区绿色绶带,让自然生物在徐圩新区得以繁衍。”

强化系统集成,打造绿色园区。以高水平保护推动高质量发展,徐圩新区研究出台《连云港石化产业基地世界一流标准体系》,高标准建设的生态环境质量管控中心与清华大学、中科院、华能集团等科研院所联合开展氮氧化物近零排放、VOCs高效治理、生物多样性研究等国内外前沿技术研发应用,成功研创全球首套化工废气近零排放装置,力争在“十四五”期间实现连云港石化产业基地氮氧化物减排率50%,2028年实现碳达峰,为打造万亿级产业集群腾出环境容量和发展空间。


扫一扫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