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要闻动态> 政务要闻

3000吨“紧急救援”换来30万吨“续约承诺”

  • 时间:2025-10-17 09:34:18
  • 来源:连云港日报
  • 阅读次数:
  • 字体:[ ]

近日,市政府收到了一封来自河南省鹤壁市山城区政府的感谢信,信中点赞了一场在连云港港上演的“紧急救援”。这背后,是3000吨绿色化工产品险遭巨额索赔的惊险,更是我市用高效服务化解企业危机的速度与温情、优化营商环境的生动体现。

9月30日下午,鹤壁市某低碳新材料科技公司为其3000吨绿色低碳化工产品首次办理海运出口手续时遇到了难题。由于该产品未被列入现行海运规则中的散装液体化学品名录,且尚未办理船舶载运散装液体物质分类评估报告,常规流程需耗时半年左右。而此时,货物已运抵连云港港,运输船舶待进港。若不能及时发运,企业将面临巨额国际违约赔偿,承担高达数百万美元的空仓费用,甚至可能因此陷入经营困境。

“我们立即启动服务保障新品种危险货物运输应急响应机制,主动协调大连危险货物运输研究中心,加急办理船舶载运散装液体物质分类评估报告。”连云港海事局危管防污处二级主任科员潘东斌介绍,紧急时刻,连云港海事局同步对船舶适装、货物适运情况进行专业分析研判,全力协助运输船舶和托运人合规、高效完成船载危险货物进出港申报及散装液体危险货物适运报告。

最终,在连云港港航单位的协力帮助下,该船舶于10月1日顺利靠泊主港区91号泊位,这批产品得以安全装船并如期发往海外。10月14日,该企业负责人专程来到连云港海事局,送上锦旗以表谢意。“连云港市这种‘急企业所急、解企业所难’的服务速度与温度让我们这些外地客商特别感动。”客户代表吕恒杰当即郑重承诺,公司决定将经连云港口岸出口的同类产品规模从每年15万吨提升至30万吨。

这份“30万吨承诺”,不仅是对连云港口岸高效服务的认可,更折射出我市近年来以“连心城、贴心港”品牌为抓手,系统性优化营商环境的显著成效。市委、市政府连续4年将“新年第一会”聚焦营商环境,印发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要点、物流业降本提质增效工作要点和优化营商环境任务清单、创新项目清单等,并完善营商环境投诉举报处理、政企协商座谈、疑难事项协商会办等制度。各地各部门同步发力,“千企万户大走访”截至目前累计授信520.6亿元、放贷498亿元,“信用代证”覆盖46个重点领域,“五定”免引航、“预约过闸零等待”落地,3个案例入选交通运输部相关改革典型案例。

此外,我市还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通过精准施策,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社会创造力。企业登记“全市通办”超8000件,各县区(板块)综窗覆盖率超80%。“高效办成一件事”应用场景拓展丰富,加快政务服务网“一网”、政务服务中心“一门”和12345热线“一线”业务衔接,高频事项实现“跨省通办”。在全省率先开展“综合查一次”改革,今年以来已累计减少重复检查1.57万次,降幅达50.18%,该项创新举措已入选国务院办公厅典型案例。



扫一扫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