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州聚焦三大领域绘写民生新图景
“以前过淮沭新河得绕3公里,现在新村桥通了,节省我们不少时间。”清晨,海州区洪门街道村民王奶奶推着满载蔬菜的小推车,踩着新村桥平整的桥面往四季农贸市场赶。今年,海州区聚焦道路升级、民生服务、重点项目三大领域精准发力,截至目前,该区完成7座县道桥梁护栏改造,修补沥青路面3482平方米。充电网络也越织越密,“港云充”自运营以来,累计建成57个充电场站和228套电动自行车充电设备。
在县道X255洪新线狮树后河桥、八一河桥施工现场,施工人员正忙着拆除原有混凝土护栏,取而代之的是防撞等级为B级的波形梁护栏,并加高了护轮带。“以前这桥护栏老旧,会车时总怕蹭到边,现在新护栏装上,心里踏实多了。”经常往返新坝镇和锦屏镇的货车司机李师傅说。在X256锦新线,养护大中修已经启动,6.36公里的路段将告别车辙、沉陷等“老毛病”。11月上旬完工后,这条连接G204与板新线的要道将变身双向两车道的“安全走廊”。
农村公路“三分建、七分养”。数据显示,今年海州区养护单位累计开展160次日常巡查,更换标志标牌109个,安装波形护栏250米,954.9公里农村公路和246座桥梁始终保持“健康状态”。
新建充电桩和电动自行车充电设备,让充电网络越发完善。在海州公园“港云充”场站,车主陈女士扫码充电,不到半小时便充至电量的80%。自2022年6月运营以来,“港云充”已建成57个充电场站,387个充电桩提供712个电车位,13万注册用户累计充电超2966万度,相当于减少碳排放约3万吨。
不只新能源汽车,电动自行车充电也不再是难题。在云悦星宸小区,居民刘女士正将电动车推入新建的充电棚,“以前在家拉线充电怕着火,现在楼下就有充电桩,扫码就能充,1块钱能骑3天。”这得益于新能源充电基础建设的项目快速推进。目前,“港云充”在全区建成228套电动自行车充电设备,3640个端口让“飞线充电”成为历史。
来到瀛洲南路,这里的改造及南延工程(二期)已全面施工,同步推进的还有云台农场路网分流工程,其中科苑南路至凤凰大道段已完成招标进场。项目建成后,海州南部片区路网将实现“内联外通”。“我们计划通过市场化招标选取专业养护队伍,推动县道日常养护精细化。新能源项目将投入1000万元,新增更多充电站点。瀛洲南路改造及南延等工程将抢工期、赶进度,确保早日惠民。”海州区交通局负责人表示。
扫一扫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