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数字政府 > 工作动态
数字赋能+闭环监督 连云政务改革打造便民服务“新高地”
信息来源:连云港日报 发布日期:2025-11-21 浏览次数: 字号: [小] [中] [大]

“家门口就能办参保登记,不用跑第二趟,办事效率真是越来越高了。”在连云区海州湾社区便民服务站办完城乡居民参保的陈先生高兴地说。这温暖高效的一幕,正是连云区深化便民服务改革、实现基层减负与治理能力“双向提升”的生动缩影。

今年以来,连云区锚定“基层减负增效服务提质便民”核心目标,将便民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高频事项“一平台”办理、“好差评”监督闭环与政策宣传全覆盖进行深度融合,打出一套精准有力的基层服务“组合拳”,让企业群众办事更省心、基层服务更高效、治理效能更凸显。

标准化建设打造“硬阵地” 群众办事“少跑腿”

坚持“集约高效、规范统一、温馨便民”原则,重点推进全区8个街道便民服务中心标准化升级。科学规划咨询引导、综合受理、自助服务等功能区域,实现业务分流提速、群众等待缩短、服务效率提升的多重成效。推行“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模式,整合多部门业务形成全科窗口,实现线下“进一扇门、到一个窗、办所有事”。专设“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和无障碍通道,专门解决办事流程中的“例外”情况和“边界”模糊问题,让高效与关怀共存。系统编制并动态更新公共服务办事指南,明确每一项服务的流程、材料及时限,为彻底实现“最多跑一次”并最终迈向“一次都不跑”奠定坚实基础。

“一平台”集成打破“壁垒墙” 基层工作“松绑减负”

针对长期困扰基层的“多平台登录、数据壁垒、重复操作”等痛点,将人社、医保、民政等领域30余项高频服务纳入统一管理,以“软件”升级驱动服务质效跨越。这一举措不仅将基层工作人员从多系统切换、重复录入的繁琐事务中解放出来,大幅提升工作效率;更推动基层工作重心实现根本性转变——从“被动应对流程”转向“主动服务群众”。如今,基层工作人员有更多精力开展上门服务、政策精准推送等便民行动,让公共服务充满人性温度。

“好差评”覆盖织密“监督网” 服务质量“有回响”

连云区全面推行政务服务“好差评”机制,在全区所有便民服务中心、村(社区)服务站的窗口及自助设备统一配备“好差评”二维码,实现评价渠道“全覆盖、无死角”。群众办理事项后可扫码“一事一评”,实现服务评价“办事群众说了算”。打造“差评”整改闭环链路——24小时响应、3个工作日整改、整改后及时反馈,确保群众诉求“件件有落实”。截至目前,全区累计收集评价18万条,满意率达99.5%,从而靶向发力,推动服务质量持续升级。

政策宣传打通“最后一公里” 红利直达“家门口”

“社区工作人员送来了宣传单,还手把手教我在手机上投保,这保险给我们老人健康生活添了份有力保障。”西墅村王大爷的感激之言,道出了群众对政策上门服务的认可。

聚焦惠企利民政策落地,连云区开展“政策宣讲进基层”专项行动,让政策春风吹进千家万户。工作人员走进西墅村党群服务中心,为企业和村民送上惠企手册,“一对一”解读小微企业税收减免、创业补贴等优惠政策。各便民服务中心设立宣传专区,通过宣传展示、工作人员讲解等形式,帮助居民了解城乡居民医保参保流程、“医惠保1号”保障范围等内容,医保惠民系列举措累计覆盖群众5万余人次。

下一步,连云区将持续深化便民服务改革,进一步优化平台功能、拓展“好差评”应用场景、创新政策宣传方式,以更精准的举措为基层减负,用更优质的服务惠及群众,不断提升连云区基层治理现代化水平,为全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