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数字政府 > 工作动态
高科技解锁“智慧农田”
信息来源:连云港日报 发布日期:2023-07-09 浏览次数: 字号: [小] [中] [大]

水田里,原先需要一人驾驶一人放秧盘的插秧机现在只需一人负责投放秧盘,栽插下的秧苗横平竖直,非常整齐;驾驶室空无一人的植保机在田间有序作业……“无人化”农场透着浓浓的科技味。

日前,在位于海州区新坝镇的我省首个“5G+无人农场”示范基地,市稻麦轮作“无人化”农场智能装备与技术现场演示观摩会上,各种无人农机进行耕地、播种、田间管理等无人化作业,场景让人印象深刻。

在海州农发无人化农场指挥中心内,技术人员在“5G+数字化智慧农场大数据控制平台”上一键启动,一台5G无人驾驶插秧机自动出库、自主行走至田间,核心示范区内,一台120马力无人拖拉机正在旋耕还田作业,水稻田内,无人驾驶高地隙植保机正在封闭植保,两台无人植保飞机也在天空中盘旋着。

“5G+智慧农业的实现,让我们在家就能种地。”工作人员指着大屏介绍,通过5G网络,现场机具作业的高清视频及作业数据实时流畅地回传至无人化农场指挥中心。这些“5G+智慧农业”应用场景,将我市2022年省级稻麦轮作“无人化农场”项目的建设成果进行一一展示。

2022年以来,市农机推广站牵头联合省农机具开发应用中心、江苏大学、连云港益之农农业有限公司,积极推进省级稻麦轮作“无人化农场”集成示范项目建设。基地建设面积2002亩,核心示范面积510亩,配备智能化农机7台套,配套农机具9台套,安装墒情、虫情、气象、监控等智能信息采集装置,建立大数据控制平台。目前已经基本实现了耕种管收生产环节全覆盖,机库田间转移作业全自动,管理人员在指挥中心就可以全面观察和指挥田间作业。

“通过无人化作业,可以稳定发挥出农机装备的性能,相比有人作业,更加智能安全高效。农业机械化对农村、农业的未来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市农机推广站站长崔小冬表示,在条件成熟的县区,将争取每10万亩农田建成一个无人化农场示范基地。通过新建一批农业智能化无人化示范基地,进一步加快信息化、数字化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引领全市农业现代化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