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数字政府 > 工作动态
政务服务“增值改革” 让营商环境再升级
信息来源:连云港日报 发布日期:2025-09-12 浏览次数: 字号: [小] [中] [大]

“原本以为将店铺转为企业会很麻烦,没想到窗口工作人员在得知情况后主动与我沟通,告诉我需要准备哪些材料,还提前给我预审,来了一次就顺利办好了企业营业执照,过程非常顺利。”手持崭新执照的刘先生,道出了海州区政务服务改革带来的“获得感升级”。如今在海州,这样的“丝滑办事体验”不再是偶然,而是政务服务从“被动供给”转向“主动增值”的常态。

个体到企业的“丝滑”换证,离不开海州区优质的政务服务支持,有效实现了企业交易成本的最小化,促使政务服务模式从“有什么给什么”向“要什么给什么”的积极转变,这是海州区推动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的生动缩影。改革中,海州区针对不同服务对象的差异化需求细化服务举措,对初创市场主体整合注册、税务、社保等关联服务,安排专人对接指导;对老年人、残障人士等特殊群体,在线下服务中心配备适配设施与专属帮办人员,确保服务覆盖各类群体。

以往政务服务多聚焦“流程通顺”,而海州区此次改革则锚定“价值提升”,以五大创新维度打破传统模式。通过设立“高效办成一件事”专区,不仅承接国家、省、市41项“一件事”事项,更量身打造23个专属窗口,让改革直戳企业群众痛点。以个体户转企业为例,办理时限、材料、环节分别压缩82%、79%、91%,这样的“减法”背后,是对企业时间成本、人力成本的“加法”,真正实现了“让数据多跑路,让市场主体少跑腿”。“高效办成一件事”专区还建立动态优化机制,通过收集企业群众反馈意见,持续调整办事流程与服务细节,进一步提升服务精准度与适配性。

在服务模式上,海州区构建起“线下帮办+线上智办”的双轮驱动体系,让政务服务既有“温度”又有“速度”。线下政务服务中心划分10个功能区,实现100%一窗综合受理,更创新设立“办不成事”窗口,专治各类“办事疑难杂症”,该窗口聚焦历史遗留、跨部门协调等棘手问题,通过专项对接与多方联动推动问题解决;线上依托江苏政务服务网海州旗舰店与“苏服办”App,打造企业登记、老年人服务等专属专区,优化线上服务功能,简化企业登记操作流程、调整老年人服务界面设计,降低不同群体线上办事门槛,从“进门办”到“居家办”,覆盖全人群、全场景。依托这种“线上线下无死角”的服务网络,政务服务不再局限于“完成审批”,而是延伸到“全程护航”。

如果说此前的改革是“优化流程”,海州区的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则是“创造价值”——通过数据共享打破部门壁垒,用“帮代办”“智慧办”解决实际难题,让营商环境从“便捷”向“增值”跨越。下一步,海州区将积极推动“人工智能+政务服务”深度融合,围绕企业经营关键节点与政策适配需求,开发智能化服务功能,实现需求预判、信息提醒、政策匹配等服务的精准化供给。届时,从“精准匹配需求”到“智能预判问题”,政务服务将实现从“满足期待”到“超越期待”的新突破,让政务服务更加高效、精准,为企业和群众提供更加便捷、周到的政务服务体验,也为市场主体注入更持久的发展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