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数字政府 > 工作动态
数字赋能 打造“五位一体”信息化平台
信息来源:连云港日报 发布日期:2024-01-18 浏览次数: 字号: [小] [中] [大]

打开安全监管信息化系统,企业基础信息、安全风险、人员定位等情况一目了然。安全监管信息化平台已经接入园内危化品企业13家,开发企业接口300余个,接入温度、压力、液位等关键监测点位9000余个,平均每天产生业务数据5万多条,关键视频数据新增3G+,为园区治理提供了“智慧大脑”,助推园区驶入高质量发展新赛道。近些年,全市应急管理系统以数字赋能为主题,借助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打造“五位一体”信息化平台,以“数智化”手段赋能风险管控,切实提升安全风险监管水平。

企业信息“数字化”。按照标准化管理相关要求,将目标责任、法律法规、安全制度、承包商、教育培训、作业安全、三同时、变更管理、危险化学品管理、设施设备、工艺巡检、事故应急等全流程安全管理融于系统,勾勒危险化学品企业画像,形成企业基础信息数据库。对全市33家重大危险源企业300个重大危险源的4711个液位、压力、温度、可燃有毒气体报警等参数和496路视频监控进行集中采集和在线监测,实现危险化学品风险早期发现、精准研判、快速处置,极大提升了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效能。

风险管控“可视化”。编制《危险化学品企业风险辨识、管控措施和责任清单编制指南(试行)》,指导33家重大危险源企业划分2434个风险分析单元,辨识评估“红、橙、黄、蓝”风险,建立包括风险分析对象、责任部门、责任人、分析单元、风险事件的风险清单,实施分级管控,实现安全风险“一张图”可视化展示。针对4863个风险事件,从工程技术、维护保养、人员操作、应急措施等方面制定32826项管控措施。推动企业将动火等特殊作业审批许可条件条目化、电子化、流程化,实现特殊作业申请、审查、许可、监护、验收全流程信息化、规范化、程序化管理。全市已通过信息化手段对41951次特殊作业进行过程和痕迹管理,有效规避安全风险及事故。

隐患治理“精准化”。编制《重大危险源企业包保责任人隐患排查任务清单编制模板(试行)》,指导33家重大危险源企业对应风险管控措施,结合企业实际,制定涵盖全员、责任清晰、周期明确的47457个隐患排查任务。企业每日登录双重预防数字化平台,已对系统自动生成的检查任务清单开展4437816次安全巡检,实时上传现场排查隐患9386条,闭环整改9347条,有效压实企业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班组长、操作人员全员岗位责任,真正实现“把风险防控落实到岗、落实到人,落实到每一个零部件和每一道工序,企业风险底数更清、管控责任更明、安全责任考核更能落到实处”。

人员定位“实时化”。根据《“工业互联网+危化安全生产”人员定位系统建设应用指南(试行)》要求,利用人员定位、人脸识别、视频AI智能分析等技术手段,划分危险区域的电子围栏,人员轨迹动态跟踪,人员安全行为的自动识别等,对超员、聚集、中控室缺员脱岗、晚班睡岗和巡检人员改变路线、长期停留等异常工况进行报警,最大限度避免人的不安全行为导致的事故发生。目前,全市已接入5024个人员定位信息,处理632次串岗报警、155次长期停留等报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