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参加市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的全体政协委员分成16个讨论组,讨论代市长马士光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委员们一致认为,政府工作报告主题鲜明、思路清晰,总结过去五年工作实事求是,描绘的未来港城发展美好愿景振奋人心、鼓舞斗志。委员们积极思考,踊跃发言,气氛热烈,提出了许多很好的意见和建议,充分体现了广大政协委员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及较高的参政议政能力和水平。
委员们还立足岗位实际,聚焦港城未来发展和群众关切的热点民生问题开展协商议政,围绕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构建综合交通枢纽、加快构建一流营商环境、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创造人民高品质生活等主题,提出真知灼见,彰显“政协智慧”。
聚焦实体经济
不断增强港城产业“向心力”
国家在“十四五”规划中围绕“绿色发展”“科技创新”“人口提质”主题,明确指出要大力发展“数字经济”“高端制造装备”“新能源”等重点领域。可以说,我市的工作重心一直紧扣国家发展方略,并且成绩斐然———2021年,我市新能源发电量占江苏省近半;智慧城市建设中,政务服务成绩突出,“数据多跑腿,百姓少跑腿”也成为现实;医药创新力稳居全国前列,累计获批上市一类新药16个,占全国的七分之一。
亮眼成绩的取得,得益于我市优势产业链的打造、科技创新的不断推进;也离不开营商环境的不断向好。“政府报告中提及要加快构建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让我们备受鼓舞。”中共界别委员、市侨联主席商晓东坦言:“侨联是党和政府为侨服务的纽带。我们要把这次会议精神和连云港的良好发展态势,通过一定渠道和方式向海外侨商进行宣传,欢迎企业回连投资创业。还要立足本职,深化合作,为侨企发展、民营企业发展搭建平台、制定措施,切身维护其合法权益,为连云港经济社会发展多作贡献。”
“要想富,先修路”的俗语犹在耳畔,而为推进我市经济可持续发展,打造高水平的综合交通枢纽势在必行。作为一名来自交通条线的市政协委员,蔺宁君深感荣誉与责任同在。她说,2022年,我们将认真领会政府工作报告精神,加快完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具体围绕交通运输现代化示范区建设主题,全面推进交通运输建设与发展各领域提质增效;围绕新亚欧陆海联运通道“标杆示范”打造,突出国际枢纽海港功能提升;开工建设40万吨矿石码头等,推进连淮高速扩建、连宿高速新建等重大交通项目建设。
助力乡村振兴
务实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在粮食安全大背景下,农业怎么搞,地来由谁种是近年来农业工作深思、探索的重大课题。而政府工作报告对奋力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提出明确发展方向,尤其是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为优化提升现代农业提供了保障。”农业和农村界别委员、海州区农业农村局副局长许鹏表示,“我们将坚定不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认真做好稳产保供工作,稳步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培育产业化联合体,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链发展;推进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创建环境综合整治示范村;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通过聆听书记讲话和政府工作报告等,我深感港城发展的日新月异,尤其在现代农业发展上,突飞猛进。”工商联界别委员、江苏雅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农业发展部总监李柏宏介绍,雅仕农场占地面积3000亩,是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拥有育苗中心、连栋大棚种植区等示范区。作为一名市政协委员,他将通过不断自我加压、创新求变,继续投身港城现代农业发展热潮,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在港城走深走实。
聚焦民生福祉
不断提升人民生活高品质
“无论是书记讲话,还是政府工作报告,或政协的两个报告,都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疫情发生之后,经济处于下行状态,这让医卫界别委员杨泗学感触颇深。他表示,近段时间以来,市委市政府聚焦安全稳定,全面提升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精准抓好疫情防控,不断筑牢保障高质量发展防线,给老百姓创造最安全环境,大大有利于连云港的经济发展,让百姓安居乐业。他特别提及,政府工作报告中讲到市传染病医院改扩建项目。而该项目完成后,再发生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时,将为疫情防控提供有力保障。
“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竭诚服务职工群众”也是提升民生福祉的重要举措。工会界别委员、市总工会党组成员、副主席(挂职)孙月春提出:“我们将充分发挥工会组织联系广泛的独特优势,认真了解一线职工、特别是困难职工群众的所思、所想和所盼。同时,将本职工作和政协工作有机统一起来,发挥委员建言的渠道作用,通过积极组织引导职工立足岗位开展小革新、小建议等‘五小’活动,收集他们在一线生产生活中的合理化建议,切实提高履责建言的广泛性、参与率,以‘小切口’促进企业和全市经济大发展。”
高品质的生活,离不开文化的浸润。“作为全国知名旅游城市,连云港近年来在文旅融合方面大下功夫,收益颇丰。但纵观全市,满足群众文艺观赏需求的小剧场少之又少。”市政协委员,市演艺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谢春芳建议,我市要加快建设家门口小剧场,进一步推进文旅融合,满足人民对文化的需求、增加城市特色文化展示窗口、提升游客来连体验度,努力打造“人民心中的连云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