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不在高,有仙则名”,石棚山正是由于两位名人的光临,而名传四方。在山南侧的一块石壁之下,刻有隶书“石曼卿读书处”。相传他常在此阅卷抚琴,饮酒抒怀。石曼卿,名延年,字曼卿,祖籍北京,是宋代著名诗人、书法家。在宋真宗时因为耿直、敢于说公道话,被贬到海州,做一个小小的通判。他与苏东坡是至交,东坡居士途径海州时,曾慕名而至,登山与他对赋。山顶有一座石棚,上刻有“高行清风”四个大字,这是当时海州刺史王同为颂扬石曼卿的品行而写。
在田园风光映衬下,远看石棚山,就像是一块硕大的盆景石,坐落在花团锦簇中,古朴自然,野趣横生。山脚下,一条涧水缓缓而流,从雕着汉白玉栏杆的石板桥走过,沿依石凿就的山路拾级而上,但见危崖耸立,峭壁如削,自然景观栩栩如生,妙趣天成。行走间,一块微微有些倾斜的黄褐色巨壁之下,明代海州知州廖世昭所题“石曼卿读书处”六个汉隶,引起了人们纷纷议论和驻足点评。
石棚山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都相当丰富,它位于海州城的东部不远处,掩映在几百亩桃园之中,春来一片花海。夏季一片翠绿。石棚山虽不太高,但怪石嶙峋,千奇百怪。古人凭借丰富的想象力,给许多顽石赋予了生命,什么万花岩、佛手岩、群龟探海、犀牛斗象、天瞻独跃、海豹望月、金猴拜山,还有巧夺天工的试剑石、芙蓉洞、小九曲等等,都足以让人们驻足观赏,留连忘返。
山顶上有一块势如天外飞来的椭圆形巨石,长十三四米,厚三四米,由下面两三块石头将其托起,形成了一个石室。石室里有天然的石床石凳,可坐可卧;巨石的一角悬空甚多,似乎摇摇欲坠,人居其下。感到随时都会有倾覆的危险,留之可惧,去之不舍。这就是此山因以得名的石棚。石棚上镌有明代海州知州王同所书“高行清风”四个大字,乃是颂扬盛名与此山同存的石曼卿的。
在石棚西南不远处,耸立着一块大招头崖,向阳背风,前临一片较为平坦的芳草地。游人休憩此间,而对翠屏般的南山,便会产生溶入青绿色彩之间超凡出世的感觉。传说当年石曼卿常在这里读书弹琴,饮酒宴乐,故后人于石壁间镌刻了“石曼卿读书处”六个擘窠大字,深入石骨,古朴可爱。此外还有两首纪念石曼卿的七绝。从这些摩崖石刻可以看出,海州人民对石曼卿是十分景仰。(图片来源新浪博客,拍摄独木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