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港口工业旅游示范园景点介绍
连云港港口工业旅游示范园于2004年4月经过国家、省、市旅游局的检查,顺利通过三级验收,成为中国首批对游客开放的国家级工业旅游示范园。
在此之前,港口作为交通、装卸生产重地是禁止非工作人员进入的,但是其雄伟的港口景色:各种各样的起重机械、穿梭往来的万吨巨轮、连云港市的标志——新亚欧大陆桥东方桥头堡……港口工业旅游成为来连游客首选的旅游景点。
第一部分:进入港口参观须知
1、提前几小时与“桥头堡”港口工业旅游园的工作人员联系好进港时间;
(联系电话:2307677、13092387696 联系人:杨宝云)
2、进入港口服从港区现场工作人员的安排,走规定参观路线,车辆停放在规定区域,参观港口以“安全第一,游览第二”;
3、协助港口讲解员,做好游客工作,在规定的游览区域停留,不走机械底下通过,车辆慢行,带好儿童,不接近电气设备、不站在港沿、阶边,不在车辆通道上停留;
4、进入港口参观禁止吸烟;
5、港口参观时间安排在40分钟左右,根据游客需要可以灵活调整。
第二部分:连云港港口主要游览内容及景点介绍
我国南北海岸线全长18000公里,连云港恰好位于其中部。面对无边无际的海洋,江苏省内最大的海岛——连岛则象“一道折列的画屏”挡住西北方向过来的风浪,而“可供仙子游”的云台山就是港口依托的屏障了。连云港港开港于1933年,位列全国十大港口之一,是“中国500家最大服务企业”之一,在蜿蜒近30公里的海岸线上已经建成有各种泊位64个,其中可靠万吨级以上远洋船舶的泊位达25个,年吞吐量5000万吨,预计于2010年吞吐量将突破一亿吨。连云港港是陇海、兰新铁路的终点港,横穿东西的霍尔果斯至连云港和纵贯南北的黑龙江同江至海南三亚的两条最长的公路国道在此交汇,良好的地理位置决定了连云港港成为“新亚欧大陆桥的东方桥头堡”。
早在1914年,陇海局委托的比利时、法国的筑港专家通过勘查,主张连云港“建成一近代大海港”,按照这一规划,连云港要建12座码头,同时停靠6000—8000吨海轮96艘,并且港内还能停泊40艘用以驳运。这一筑港规划得到中国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的肯定,他在1919年著述出版的《实业计划》中,提出要把连云港建成“可以容航洋巨舶”,轮船吃水可达“20英尺之海港”。由于当时的政局不稳,经济萎缩,延至1936年才建成3000吨级泊位的码头2座。1941年,日本政府通过对其占领的连云港腹地经济的调查,要把连云港扩建成具有1000万吨吞吐量的港口,总投资为3870万元。但由于专家意见不一,再加上世界反法西斯战线节节胜利,日本政府扩建连云港方案终成泡影。解放后,连云港港务局先后委托国内一些科研、勘测、设计单位对港口自然、经济进行进行勘查研究,1964年编制了总体扩建方案。
真正的深水大港规划始于1977年九月,国家领导人李先念提出把连云港建成能与“世界现代化名港相媲美的港口”。当年12月,国家确定在连云港建深水大港。这个大港方案是要分期逐步把连云港建成为工农结合、城乡结合、拥有先进技术装备和现代化深水大港的港口城市。总体规划是从墟沟修筑一条长达6.7公里的海堤与西连岛相连,围海造陆地15万平方公里,布置码头泊位100个,年吞吐能力达8000----9000万吨,10万吨级海船可乘潮进出。为此,除加强铁路建设外,需建高速公路,修通运河,扩建盐河与南北大运河以贯通内河水网,这样,连云港将成为一个海江衔接、水陆联运、四通八达的大型枢纽港。全部工程自1978年起分3个阶段进行。第一期工程900万吨的2个泊位的深水煤码头已于1986年竣工投产,第二期工程的木材、散粮、集装箱专用泊位也于1991年底竣工投产。
来连游客沿着新墟高速一直往东,就可以进入港区了。在大家的左边,有个高耸的白色圆柱形建筑物,是港口集团公司下属第三装卸公司的散装粮食筒仓。它是钢筋混凝土结构有40个直径为10米、高为46米、壁厚为25厘米的主仓,主仓之间有18个星仓,容量为15万吨,粮食储存在筒仓中可以保持四年的时间不会发芽也不会发霉,这是因为筒仓中保持有恒定的温度和湿度。散粮码头作业线长1200米,是目前国内最长的散粮装卸线,年通过能力为300万吨,为国家“七五”跨“八五”的重点工程项目,于1986年投产使用,2004年扩大建设并完成码头作业线及粮仓改建工作。
我们现已进入新亚欧大陆桥桥头堡所在地----连云港新东方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连云港集装箱专用码头于1992年建成投产,可以停靠四艘万吨级的集装箱船舶装卸作业,年通过能力为50万标准集装箱。2003年庙岭三期开始建设,2004年7月新建29泊位正式投产,码头生产全部采用计算机自动化管理,堆场面积扩大到42万平方米,近10000标准箱位,其中冷藏集装箱位400个,整个货场可以同时堆积近5万个标准集装箱,5000个冷藏集装箱。
现在大家顺着车辆专用通道可以浏览各式各样的集装箱,国际上通用集装箱尺寸是20英尺箱,即6米长度、2. 3米宽度、2.4米高度,来到新建的29泊位,请大家看对面,在海雾中若隐若现的是一座海岛,这就是江苏第一大岛----连岛。古时候称为“鹰游山”,是因为古代这儿是鸟的王国,群鸟翔集。连云港,就是因为前临“折列如屏”的连岛,背依“可供仙子游”的云台山,再有临海大港,各取一字而得名的。那这个岛为什么叫做连岛呢?是因为它有两个岛屿相连,密不可分,东为东岛,西为西岛,合起来称为东西连岛,全长18公里。再往东北方向的海域就是锚地,外籍远洋船舶在进入连云港港口之前都要在此停泊,不管是哪一个国家的轮船,在进入中国领海时在其驾驶室上方旗杆上必须悬挂中国的国旗,并且等候中方的领航船引导才能进入港口,以显示中国的威严和强大。
港口与连岛之间是2.5公里宽的海峡,一年四季风平浪静,中间航道水深可以达到21米,大型的远洋船舶不会受天气影响乘着潮水直接由引航船引导进出港口。在港口对面长长如巨龙的拦海大堤,是全国最长的拦海大坝,全长为6700米被誉为“神州第一堤”。大堤于1986年9月正式开工,1994年建成,总投资为1.58亿元,参加施工的共有15个单位600多名建设者,经过8年奋斗,开山劈石、抛石填海,共开采石块600多万吨。有人算了一笔帐,如果用这些石料筑起高宽各为一米的长堤,从连云港顺着兰新铁路一直可排到哈萨克斯坦的首府阿拉木图。建筑这个大堤的原因有三:
第一, 拦住西北方向过来的风浪,使大堤和港口之间形成一个近30平方公里风平浪静的港湾,为进出港口的大型远洋船舶靠港创造条件。
第二, 为港口挡住回淤,保持泊位、航道水深,同时以它作依托再建设50个泊位不同的码头,形成北港区,以扩大港口岸线,增加港口吞吐能力,争取吞吐量超亿吨,这也是拦海大堤最主要的功能。
第三, 把连岛与陆地连接起来,为海岛提供便捷的交通,以利于东部城区的发展。现在拦海大堤已成为我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夜晚来到长堤,千盏路灯竞相开放,宛若银河落入九天,星星洒满大海。月亮在碧蓝的海水中荡漾,海风吹拂着肌肤,惬意极了。
在我们头顶上方轰隆作响的是什么呢?这是正在装卸船舶的桥式起重机,简称桥吊。集装箱港区目前已有10台,最西边小一点的是1991年从阿根廷引进的设备,高度为30米,额定起重量只有36.5吨。在东边三个泊位有四台60米高的桥吊,这是2004年7月港口从上海振华港机厂购买的,是目前国内最高大的装卸机械,可以同时起吊两个标准的集装箱。桥吊在等待作业时其前臂是伸向天空的,在正常装卸作业时臂膀放平,伸到船舶上方这样就可以装卸船只上的集装箱了。在码头货场内部行走装卸火车上、集卡车上的集装箱的起重机械称为龙门吊,其中黄色的机械是1991年从日本引进的,高度为25米,额定起重量30.5吨,兰色的是2003年6月港口从南京港机厂购买的,龙门吊工作原理与桥吊不一样,属于半流动式固定机械,由八个实心轮胎支撑,运行时有固定线路。
沿着码头前沿向西,在路中央我们可以看到许多方形铁板,大家知道这些铁板的作用吗?中央电视台《正大综艺》剧组在1994年曾经来到港口拍摄专题介绍连云港港口的综艺片,在此出题询问这些铁板的用途,考倒了无数人,大家想知道答案吗?原来这是龙门吊转方向的专用铁板,用以减少龙门吊底轮轮胎的摩擦,现在可以由龙门吊司机师傅演示给大家观看。
车到货场中部,我们就看到了港口旅游的主要景点----新亚欧大陆桥东端起点的标志,这是于1992年12月1日新亚欧大陆桥国际集装箱运输正式开通运营的前夕建成的,1997年12月港务局耗资33.5万元对标志重新修建,标志的主体部分是“铁锚”和“铁轨”的结合,象征着集装箱的海陆联运。整个标志高5.6米,宽4.8米,采用铸铜材料制成,基座选用进口优质花岗岩材料。标志的正面和背面分别用中英文刻着“新亚欧大陆桥东端起点”,北面刻着“陆桥起点标志铭”,南面刻着李鹏同志亲笔题写的《新丝绸之路》----巍巍天山皑皑雪,漫漫古道滚滚沙,一桥如虹贯欧亚,丝绸之路绽新花。这是李鹏同志于1994年5月18日来连云港视察,当他走到“新亚欧大陆桥东端起点”标志前时,高兴地扬起右手,并连声说:“新亚欧大陆桥起点就在这里!”,2004年4月李鹏同志故地重游来到港口,站在桥头堡标志前感慨的说:“新亚欧大陆桥是东亚与西方国家沟通的便捷通道,连云港是东方的桥头堡,应该珍惜机遇,建设东方的大港口。”
新亚欧大陆桥从连云港出发,途经中国、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白俄罗斯、波兰、德国、荷兰等7个国家,至世界第一大港鹿特丹港,全长10900公里,其中在中国境内4131公里,联结了11个省区。有朋友要问:“既然是铁路,那为何叫做‘桥’?”其实,“桥”在这里指“贯通、沟通的铁路大动脉”。
以前日照、青岛等海滨城市都在争取成为大陆桥的起点,后来中国为何要把“桥头堡”定在连云港呢?这是因为连云港港是新陆桥东端最便捷的出海港。首先是作为陇海兰新铁路终端港而诞生的,港口软硬件设施齐备、内外贸货物中转服务经验丰富;其次是因为由地处中国脐部的连云港上陆桥,直线运行,陆路运距最短、费用最省,北比青岛港上陆桥运距短587公里,南比上海港上陆桥运距短427公里。而且据专家计算,太平洋沿岸各国的货物由新陆桥运往欧洲,比绕道苏伊士运河海运,时间可以节省一半,运费可以节省20%以上,与经俄罗斯西伯利亚亚欧大陆桥相比,距离可缩短2000公里,而且连云港港口为四季不冻港,风平浪静的优良港湾为大型远洋船舶提供优越的靠港条件。
新陆桥的运营及其运量的快速增长,改变了沟通亚欧两大洲、东西两大洋传统运输的格局,使欧洲、大西洋、亚洲、太平洋以最便捷的途径、最好的经济效益携起手来,对于沿桥各国,尤其是中亚内陆国家来说,新陆桥使他们更便于走向开放的世界。鉴于这种情况,1995 年9月11日,中哈两国政府签署了关于利用连云港装卸和运输哈萨克斯坦过境货物的协定,当时的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和哈国总统纳扎尔巴耶夫出席了签字仪式。这充分说明,连云港不仅是中国(尤其是内陆各省)的港口,也是中亚各国和世界的港口。
立足现在,放眼未来,连云港港计划到2005年实现吞吐量五千万吨,集装箱吞吐量达到50万标箱。到了2010年投资70个亿,再建两个相当于目前规模的连云港。那时的连云港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吞吐量过亿吨,集装箱达到200万标箱。欢迎大家到时候再来连云港,一览东方大港的风采。
连云港港口中长期规划
一、老港区
位于海峡南岸中部,自然岸线长1.2Km,有东、西防波堤掩护,平面布置呈窄突堤式,现有生产泊位16个,其中万吨级泊位9个,综合通过能力615万吨,陆域纵深平均0.2km,占地面积50万平方米,集疏运以铁路为主,规划以万吨级泊位为主的散、杂货港区。现港区内的煤码头泊位将适时进行调整。
二、庙岭港区
位于庙岭山北侧,自然岸线长3.5km,平面呈顺岸和中突堤式布置,陆域面积253万立方米、纵深0.5km,现有万吨级以上泊位7个,综合通过能力1310万吨,由铁路及公路集疏运。
规划作为以大型深水泊位为主的散货、集装箱运输并重的港区。其中集装箱泊位4个、通过能力350万吨;煤炭泊位2个,近期对现堆场进行改造后,通过能力可达1200万吨,远期将达1500万吨;金属矿石泊位1个、通过能力250万吨以上;化肥泊位1个、能力150以上;粮食泊位1个,能力200万吨。近期该区东部与老港区结合处作为液体化工及危险品区过渡使用。
三、墟沟港区
位于墟沟镇东、港口铁路站北侧,是在建设中的港区。以区内的排洪沟为界,西为墟沟西港区,东为墟沟东港区,自然岸线长分别为1.8km和1.4km,平面布置呈顺岸式,陆域面积达144.2万平方米、纵深0.6km,现已建成一期工程的2个万吨级泊位、综合通过能力70万吨,集疏运以铁路、公路为主,远期辅以内河集疏运。规划为以万吨级泊位为主的散杂货为主的散杂货港区,规划建设16个泊位、年通过能力600万吨。为适应客运需求,在港区西端将适时兴建客运码头,近期旅客发送量30万人次,远期为70万人次。为适应内河集疏运发展的需要,在港区西部预留新墟沟运河入海口及内河集疏设施的位置。
四、北港区
位于西大堤内侧,是陆域回填形成的待建港区,自然岸线长7.3km,陆域面积将达到680万平方米,纵深1.0~1.4km,码头泊位拟以 顺岸码头与中突堤相结合的形式布置,集疏运近期以公路为主,远期采用公路、铁路等多种方式。规划作为以中、小型临海加工业和仓储、保税区为主要服务对象的集装箱和部分散货港区,顺岸部分将形成集装箱泊位5个、多用途泊位1个,年通过能力450万吨。
五、东港区
位于扒山头至羊山岛老虎嘴沿线,自然岸线长约4.7km,目前尚未开发。规划作为以大型临海工业及危险品等为主的深水港区。因目前大型临海工业建设尚无实质性的项目建设,具体泊位还将在项目实施中确定。化工及危险品泊位本次规划在庙岭东端建设,待该港区开发后,适时转移至东港区。
连云港海港旅游有限公司
——“桥头堡”港口工业旅游示范园整理
2004年12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