驾“云”飞 一座城倾力抢风口
信息来源:连云港日报 发布日期:2023-05-16 浏览次数: 字号: [小] [中] [大]

四时天气促相催,一夜薰风带暑来。

直播2小时,销售商品6000件,3万斤张店锣鼓西瓜从大棚被卖往消费者餐桌。在“海苔哥哥”许睿的直播间,电商直播成了新农活,众多灌南本地农特产品受到了广大网友青睐。

据统计,包括“海苔哥哥”所在的灌农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在内,在连云港,每天有约9000家专门从事直播电商的企业围绕着网络直播间忙碌。

直播电商是当下网络经济的风口。在风口能飞,但如何飞得更高?

连云港的答案是积极作为。近年来,全市上下以进取的态度、开放的姿态,抓住电商发展风口,形成了大众创业、企业敢干、政府积极作为的环境,使得电商经济成为全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新增长极。

电商青年激发创业活力

“张店的锣鼓西瓜长得像绿宝石似的,切开后里面的果肉晶莹剔透,吃起来香甜可口,喜欢的家人们可以下单了……”5月14日,在“海苔哥哥”的母亲节专场助农直播间,许睿推荐的农产品下单量超过6000单,相当于为农户卖掉2个西瓜大棚的产量。

2017年回到家乡灌南后,许睿搭乘直播带货的东风,成立了一家新型的农产品推广营销公司——灌农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我们主要通过网络直播、主播包装培训等形式进行带货直播,现在,全平台综合粉丝数量超过百万,年销售过千万。”作为一名新农人主播,许睿的直播间遍布田间地头、藕塘蟹池,他曾创下3小时销售螃蟹60多万元、单次活动销售菌菇产品120多万元的骄人战绩。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5月13日,在东海水晶城的露天广场,来自东海不同地方的水晶销售商以及水晶城和珠宝城里面的商家摆起地摊展示各自特色水晶产品。水晶链子、工艺品、原石、水晶洞等等,按颜色排列,密密麻麻地码放在摊上。穿梭其中的直播达人,成为集市最耀眼的存在,他们一边拍一边直播卖货,替粉丝提问、询价、讲价。

借助东海水晶的发展,众多在外发展的年轻人回到家乡,抢抓互联网直播风口,建电商直播基地,组建创业团队,开启水晶直播带货路,将水晶销往全球各地。

从世界冠军的领奖台上走下来的李园园,回到家乡赣榆后,辞去了当地残联为她安排的工作,穿梭在熙熙攘攘的海鲜市场里,热情地跟直播间里的观众介绍着自己家乡的海鲜,在新的“赛道”上继续拼搏。

许睿、李园园的经历,是我市电商产业蓬勃发展的缩影,如今,直播带货、短视频电商在港城呈爆发式增长。

行走在这片热土上,一处处电商彩篷,一辆辆运载快递的货车,一个个手持手机的直播达人,无不给人以新鲜之感,在互联网上追云逐浪的连云港人正焕发出蓬勃的斗志与激情。

传统企业加快触网转型

“母亲节该如何给妈妈挑选礼物,来看看我们这双鞋,它里面采用全皮乳胶垫……这款白色的包比较百搭……”在连云港中央商场的电商账号里,随着节日、季节变化,商品推荐也在跟着变化。

“现在直播带货这么红火,我们也成立了探店小组,每周都会安排人员到新店去直播,这既增加了我们商场的粉丝量,吸引了线下客流,也让店铺得到了不小的实惠。”该商场相关负责人李先生表示,现在商场总的销售额中,线上渠道虽然只占了不到10%的份额,但是对商场吸引客户,产品宣传发挥了重要作用。“母亲节期间,我们的销售额较去年增加了近30%,电商对实体的带动作用十分明显。”他说。

面对数字经济的发展,不光传统的商场抓住了机遇,我市广大外贸企业也及时调整销售方式,搭乘跨境电商实现外贸突破。

连日来,连云港苏达照明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一派忙碌景象,LED球泡灯和COB灯带等产品不断从生产线上加工出来。“一季度,我们公司跨境电商B2B直接出口18.3万美元,相比去年增长了308%。”该公司相关负责人王江洲介绍。作为一家致力于LED光源产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为一体的专业生产型企业,近年来,苏达照明也在积极抢抓机遇,加快销售方式转变,给外贸插上跨境电商“翅膀”,最终实现了经营业绩增长。据统计,去年该公司跨境电商B2B业务达122万美元。

从几年前的踟蹰不前,到现在的跃跃欲试,跨境电商受到越来越多中小卖家、外贸企业和本地厂家关注,本地企业在阿里巴巴国际站、TikTok等跨境贸易平台开店扩张速度也在不断加快。

政府积极作为形成合力

“目前,智造园园区一期全部建设完成,其中50栋楼达到交付标准,陆续交付。剩余10栋楼预计6月底前交付。”在灌云主题服饰产业园,施工人员正全力推进工程建设。灌云县商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该产业园总建筑面积72万平方米,总投资约41亿元,是以主题服饰研发、生产、展示、交易为特色的新一代产业园区。

据悉,该园区建成后将成为灌云电商创业孵化的核心,围绕主题服饰产品的线上电子商务营销,提升企业网络营销的能力、效率,拓展电商平台综合服务内容。同时提供电商平台展销、O2O体验和电商孵化中心,发挥电商企业的产业集群效应和带动效应,建设成为服饰品牌电商示范区。

如今,灌云特色主题服饰产业规模、品牌日益彰显,全县主题服饰生产企业超1000家,每年销售额近50亿元,情趣内衣占全国市场交易额达70%,已经成为全球主要的主题服饰原产地。

要想扛起重担,就必须率先出击。从2020年开始,我市已经连续成功举办了三届518购物季,从产业规模提升、人才选拔培育、发展氛围营造、载体建设提质增效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十佳电商企业、十大电商园区、十大直播网红达人……举办各种电商直播、技能、网红大赛,浓厚的电商氛围、实在的优惠举措让港城人民拥有了属于自己的518电商品牌。

在大众创业、企业敢干的氛围中,政府部门也在大力支持电商产业的发展。“我们将持续实施‘十四五’电商发展全面赶超行动计划,在电商园区打造、产业规模、人才队伍、物流体系和营商环境等领域全面发力,确保到‘十四五’末,全市网络零售额力争突破1500亿元,年均增长25%,形成一批在全国具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的电子商务集聚区和龙头企业。”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电商产业已逐步成为全市经济的重要新增长极,下一步,我市将进一步创新产业模式,加快推进载体建设,不断延伸产业链条,促进全市电商产业持续、健康、快速、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