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第21期
第21 期
连云港市统计局2016年5月6日
我市旅游外汇收入增长居全省第三位
今年以来,我市旅游发展态势相对较好。初步统计,今年一季度,全市旅游外汇收入实现514.90万美元,在全省各市排名第十一位,依次高于淮安和宿迁。
与上年同期比较看,增长达9.2%,在全省各市排名从同期最后一位前移到第三位,仅低于扬州和泰州。
(服务业处马清涛)
我市卫生部门收入增长居全省第四位
据对全市165家县级县以上卫生机构统计,今年一季度,我市县级县以上卫生机构全部业务收入累计完成16.76亿元,在全省各市仅高于宿迁;较上年同期增长为12.8%,在全省各市增长排名从上年同期最后一位前移到第四位。
(服务业处马清涛)
我市邮政速递业务收入增长居全省第九位
据统计,今年以来,我市邮政快递业务发展态势尚好。从主要快递指标看,一季度,全市邮政速递业务量完成1387.30万件,居全省第十一位,高于镇江和泰州;较上年同期增长41.0%,全省排名第九位,较同期全省平均增长高出9.1个百分点。
从快递业务收入看,整体不够理想,一季度完成收入1.32亿元,在全省居最后一位;同比增长31.5%,在全省排名也是第九位,较全省平均增长高出12.8个百分点,依次快于扬州、苏州、南京和宿迁,有待引起关注。
(服务业处马清涛)
连云港工业经济提质增效效果初显
今年以来,连云港市工业条线围绕“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这个中心任务,上下一心,攻坚克难,加速淘汰过剩落后产能,大力发展创新经济,工业企业提质增效效果初显。
提质增效基本情况:
1、存货周转率提升。1-3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存货余额262.1亿元,下降5.7%,存货周转率3.9次,比上年同期高0.5次,存货占用水平下降,存货流转速度加快,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及获利能力有所增强。
2、每百元收入成本下降。1-3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成本1042亿元,增长9.6%,较主营业务收入增速低0.4个百分点;每百元收入成本82元,较上年同期低0.32元。
3、资产负债率维持较低水平。1-3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资产总计3186亿元,增长10.6%;负债合计1683亿元,增长11.3%,企业体量较快增长。资产负债率52.8%,比上年同期提高0.3个百分点,维持在较低水平。
4、主营业务利润率较高。1-3月全市规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利润率为7.6%,较去年同期提高0.6个百分点,全省排名第3位,维持在较高水平。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医药制造业、燃气生产和供应业、开采辅助活动、纺织服装服饰业等行业利润率都保持在10%以上。
(工业处刘辉)
连云港工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近年来连云港市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经营实力持续增强,工业整体结构不断优化,战新产业健康发展。201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124.8亿元,同比增长27.6%,高于全省平均增速14.9个百分点;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全部工业产值比重为20.7%,较上年提高2.4个百分点,呈现产业层次加速升级、结构不断优化态势。
(工业处刘辉)
一季度连云港市工业利润增速全市排名第二
一季度连云港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销售收入1270.4亿元,增长10.1%;利税总额150.9亿元,增长17.2%;利润总额97.1亿元,增长20.0%,利润增速全省排名第二。亏损企业数和亏损额双降。一季度全市亏损企业201家,下降10.3%;亏损企业亏损额3.5亿元,下降12.3%。企业效益较好呈现利税增速高于销售收入增速,利润增速高于利税增速的态势。
(工业处刘辉)
连云港工业景气指数维持在相对景气区间
一季度,通过对全市282家样本企业调查,结果显示连云港工业企业家信心指数为115.6、企业景气指数为114,两项指数维持在相对景气区间,较去年四季度小幅回落。被调查重点企业中,对本季度本行业运行状况总体评价“良好”的有63家占比为22.5%,认为“一般”的有190家占比为67.9%,认为“不佳”的有27家占比为9.6%。对下季度本行业总体运行状况的预测,选择“乐观”的有72家占比为25.7%,选择“一般”的有185家占比为66.1%,选择“不乐观”的有23家占比为8.2%。本季度本企业综合经营状况评价,认为“良好”的有61家占比为21.8%,“一般”的有184家占比为65.7%,认为“不佳”的有35家占比为12.5%。
(工业处刘辉)
我市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稳步提速
近年来,借助“一带一路”发展机遇,我市现代物流业、商务服务业、科技服务业、信息服务业及金融保险业等发展较快,生产性服务业已经成为我市国民经济的重要增长点之一。
初步测算,今年一季度,我市生产性服务业同比增长约为9.4%,与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发展基本同步,较上年同期下降态势比增长则大幅提高。其中,道路运输业收入增长15.9%,邮政速递业增长32.3%,科技推广和应用服务业增长22.2%,商务服务业等增长9.6%。另外,我市保险业务一季度收入增长35.3%,在全省各市中居第九位,在苏北高于盐城和宿迁。
(服务业处马清涛)
扫一扫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