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第28期
第28期
连云港市统计局 2016年6月30日
我市规模以上服务业增长排名全省第一
今年以来,我市规模以上服务业发展明显向好,亮点纷呈,总量指标实现突破,增长态势逐月加速,主要行业普遍表现增长。
一是收入总量突破200亿元,稳居全省第七位
据统计,今年前5个月,我市符合国家规模以上服务业单位标准的企业到达571家,营业收入累计突破200亿达到206.95亿元,为历史同期最高。在全省各市居第七位,在苏北仅低于徐州,在全省依次高于盐城、淮安、泰州、扬州、镇江和宿迁,其中较宿迁高出1.65倍,是我市在统主要指标中全省排名最靠前的。
二是增长速度逐月加速,前移全省第一位
从增长看,今年以来,我市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逐月加速,其中2月份累计增长6.1%,3月份累计增长为9.5%,4月份累计增长则提高到15.6%。到5月份,我市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增长达到21.7%,为2014年同期以来近两年里增长最快的,较上月累计增幅提高达6.1个百分点,较今年一季度增幅提高12.2个百分点,较全省平均增幅高出6.2个百分点。在全省各市增长排名高居第一位,较第一季度前移了八位,增长提速表现明显。
三是主要行业普遍增长,交通运输优势明显
从规上服务业所涉及的十个门类看,今年前5个月,共有八个门类表现增长。其中增长最快的是水利及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增长达67.8%;其次是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同比增长37.7%;卫生和社会工作增长27.1%,居第三位;增长居第四位的是居民服务及修理和其他服务业,同比增长为25.2%;居第五位的是交通运输及仓储和邮政业,增长为18.9%。
其他表现增长的三个门类分别是:房地产业增长17.5%,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增长14.2%,信息传输及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小幅增长3.5%。而表现有所下降的二个门类分别是教育事业同比下降11.4%,文化及体育和娱乐业小幅下降1.6%。
从总量看,交通运输及仓储和邮政业占全部规上服务业比重达47.6%,其中交通运输占比为43.6%,占全省交通运输的比重达7.8%,较全部服务业占全省比重高出3.5个百分点,是全市所有门类中占比最高的。
四是其他指标表现较好,人均薪酬全省第四
从其他指标看,我市规上服务业表现也是普遍较好,在全省仍具有一定优势。其中,其他营利性服务业,今年前5个月营业收入实现62.36亿元,在全省排名第八位;同比增长36.1%,较全省平均增长高出8.7个百分点,仅低于泰州增长,居全省第二位。各项税金同比增长26.3%,在全省居第五位;营业利润增长31.0%,全省居第二位,仅低于苏州。到5月末,从业人员达到8.02万人,在全省居第十位;平均月薪酬达5885元,全省居第四位,仅低于南京、苏州和无锡;同比增长11.9%,较全省平均增幅高出4.5个百分点,全省排名第二位。
(服务业处 马清涛)
我市财产保险收入增长前移全省第一位
今年以来,我市保险市场发展态势尚好。从今年前5个月的统计数据看,主要表现以下特点:
1、保险总量全省位次依旧。据统计,今年前5个月,我市保险费总收入达到37.85亿元,在全省仅高于宿迁,与上年同期位次相同;较上年同期增长29.0%,与盐城基本持平,在全省各市中居第10位,依次高于淮安、泰州和宿迁。
2、人身保险全市举足轻重。今年1-5月,我市人身保险保费收入累计完成23.86亿元,占全部保险费总收入的比重达63.0%,居各类保险收入之首;较上年同期增长28.9%,在全省各市中居第10位,依次高于南京、泰州和宿迁。
3、财产保险增长全省第一。1-5月份,我市财产保险保费收入累计实现10.06亿元,占全部保险费总收入的比重为26.6%;较上年同期增长21.2%,在全省各市中前移第一位,较全省平均增长高出13.1个百分点。
4、健康保险增长全市最快。1-5月,我市健康保险收入实现3.22亿元,在全省居第10位,依次高于淮安、镇江和宿迁;同比增长69.9%,在本市四大险种中增长最快,增长在全省排名居第9位,依次高于盐城、宿迁、镇江和淮安。
(服务业处 马清涛)
我市旅游外汇收入增长前移全省第二位
今年以来,我市旅游外汇完成情况总体向好。据统计,今年1-5月份,全市旅游外汇收入达到878.02万美元,在全省各市排名第11位,高于淮安和宿迁;较上年同期增长为9.7%,较上月累计增幅提高1.4个百分点,在全省各市排名居第二位,较上月累计增长位次前移二位,仅低于扬州增长。
(服务业处 马清涛)
我市商务服务业发展态势明显向好
初步统计,今年前5个月,我市商务服务业实现收入达64.71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9.4%,较全省平均增长高出3.0个百分点,在全省各市排名居第六位,较上月累计增长位次前移四位。与上年同期比较,增幅提高27.1个百分点,增长位次从全省最后迁移了七位,提速相当明显。
但从收入总量比较,我市仍仅高于宿迁,仅相当于苏北收入最高淮安的53.6%,与我市作为全省三大商务服务中心的发展定位比很不相符,有待引起高度重视。
(服务业处 马清涛)
我市服务业用电量增长继续加速
用电量是经济运行状况的晴雨表,是国家宏观经济运行的先行指标,也是衡量经济发展的重要尺度。据统计,今年1-5月份,我市服务业用电量实现8.62亿千瓦时,达到历史同期最高水平;较上年同期增长12.4%,较全省平均增长高出3.0个百分点,在全省各市居第六位,较上月累计增长位次前移四位。
从全市主要产业看,本期服务业用电增长较全部用电增长高出14.8个百分点,较工业用电增长高出20.8个百分点,增长态势相当明显。
但需要注意的是,我市服务业用电增长在苏北五市中仅略高于徐州0.2个百分点,较苏北增长最高的宿迁低了2.4个百分点,较全省增长最快的南通低了2.5个百分点,有待关注。
(服务业处 马清涛)
扫一扫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