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第23期
第23 期
连云港市统计局2016年5月26日
我市规模以上服务业增长提速优势明显
今年以来,我市规模以上服务业发展态势明显向好,总量增长逐月提速,主要行业普遍表现增长。
1、收入总量连续突破。据统计,今年前4个月,我市符合国家规模以上服务业单位标准的企业到达571家,营业收入累计突破150亿达到151.02亿元,为历史同期最高。
2、增长速度逐月提高。从增长看,今年第一季度,我市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增长9.5%,较上月累计增幅提高达18.1个百分点,较上年一季度增幅提高8.8个百分点。到4月份,我市服务业营业收入累计增长达15.6%,为去年年初以来增长最高,增长提速表现明显。
3、主要行业普遍增长。从规上服务业所涉及的十个门类看,有九个门类表现增长。其中增长最快的是水利及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增长达62.8%;其次是居民服务及修理和其他服务业,同比增长28.0%;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长21.5%,居第三位;增长居第四位的是交通运输及仓储和邮政业,同比增长为19.2%;居第五位的是卫生和社会工作,增长为17.3%;居第六位的是房地产业,增长为16.9%。其他表现小幅增长的三个门类分别是:信息传输及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同比增长3.1%;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同比增长0.5%;而教育事业增长仅为0.1%。受新闻及广播电视行业等影响,我市规上服务业总体上仅有文化、体育和娱乐业表现不够理想,同比下降5.7%,其中新闻和出版业同比下降达18.2%。
4、全省比较优势明显。从全省来看,我市规上服务业仍具有明显优势。其中,服务业营业收入总量在全省稳居第八位,仅低于南京、苏锡常、南通和徐州等,是我市现有主要统计指标中总量排位最好的。同比增长略高于全省平均,在全省也是排名第八位,依次高于南京、无锡、宿迁、扬州和徐州。薪酬水平位居全省前列,今年前4个月平均月薪酬达5876元,在全省居第四位,仅低于南京、苏州和无锡,优势相当明显。
(服务业处马清涛)
1-4月连云港港口吞吐量增长继续加速
今年以来,连云港港不断加大货源开发力度,强力推出各项有效举措,港口生产经营总体实现较快发展,港口吞吐量增长不断提速。
据统计,今年前4个月,连云港港口吞吐量累计完成7556.29万吨,为历史同期最高水平,较上年同期增长9.4%,较第一季度增长加快1.0个百分点。其中,4月份增长为12.2%,为近33个月来最高增长,仅较近年月度增长最高的2013年6月份增幅低0.6个百分点。其中,港口外贸吞吐量累计完成3537.95万吨,较上年同期增长10.1%,较今年第一季度增长提高0.9个百分点;同期,港口内贸吞吐量完成4018.34万吨,同比增长8.7%,较第一季度增长提高1.0个百分点。
(服务业处马清涛)
1-4月连云港铁路货运发送量首次实现增长
据统计,今年前4个月,连云港市境内10个铁路货运站累计货运量完成达1327.50万吨,较上年同期减少6.7%,较上月累计降幅缩小1.2个百分点。其中铁路货物发送量为966.94万吨,同比增长0.1%,为近20个月来首次实现增长;占铁路全部货运量的比重为72.8%,较上年同期比重提高11.3个百分点,较上月累计比重提高1.2个百分点。
(服务业处马清涛)
1-4月连云港民航旅客吞吐量突破25万人
据统计,今年前4个月,连云港民航机场飞机起降为2810架次,较上年同期小幅增长5.0%。旅客吞吐量完成25.74万人次,同比增长9.0%,较今年一季度增长提高4.7个百分点,但仍大幅度低于上年同期增长,有待引起高度关注。
(服务业处马清涛)
1-4月我市邮政快递业务量增长居全省第八位
据统计,今年1-4月,全市邮政速递业务量完成1929.80万件,居全省第十一位,继续高于镇江和泰州;较上年同期增长40.1%,全省排名第八位,较上年累计增长位次前移一位,较同期全省平均增长高出6.0个百分点。从快递业务收入看,整体仍然不够理想。今年前4个月累计完成收入1.79亿元,在全省仍居最后一位;同比增长26.9%,较全省平均增长高出6.1个百分点,但在全省增长排名后移到第十一位,仅快于南京和宿迁,有待引起关注。
(服务业处马清涛)
1-4月我市服务业税收实现小幅增长
今年以来,我市服务业税收呈现稳定增长。据统计,今年1-4月,全市服务业税收完成46.09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9%。从税收总量看,房地产税收仍居服务业各行业首位,今年前4个月完成税收19.58亿元,占全部服务业税收的比重达42.5%。从增长看,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税收增长达55.3%,文化及体育和娱乐业增长为25.0%,居服务业各行业税收增长前两位。
(服务业处马清涛)
我市服务业银行贷款规模高居各行业首位
今年以来,我市金融部门为全市服务业经济的稳步发展做出明显贡献,服务业贷款规模在全市金融业中举足轻重,服务业贷款结构继续呈现积极变化。
1、服务业贷款规模优势明显。初步统计,到今年4月末,全市金融部门服务业贷款余额达到741.00亿元,较一二产业贷款余额合计高出80.0%,较居民个人贷款及透支余额高出6.3%,占同期全市金融部门全部贷款余额的比重达40.1%,较年初比重提高2.3个百分点。
2、服务业净增贷款举足轻重。与年初比较,今年前4个月,我市服务业贷款净增余额达到70.22亿元,高居各产业及各项贷款首位,占全部净增贷款余额的比重达到56.2%,也就是说,全市金融部门当年净增贷款中有一半以上来自服务业。
3、交通运输贷款前移各产业首位。到今年4月末,全市交通运输及仓储和邮政业银行贷款余额达到210.49亿元,占全部贷款余额的比重为11.4%,占服务业贷款余额的比重为28.4%,居各产业首位。水利及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贷款余额为143.08亿元,前移到第二位,占服务业贷款余额的比重提高到19.3%。租赁和商务服务业贷款余额达138.06亿元,前移到第三位。而批发和零售业银行贷款余额仅为109.08亿元,后移到第四位。房地产业银行贷款余额为68.84亿元,排名第五位。
4、文化及体育和娱乐业等增势强劲。从增长情况看,增长最快的是文化及体育和娱乐业,贷款余额较年初余额增长1.01倍。而增长规模最大的是租赁和商务服务业,较年初净增贷款余额达37.49亿元,占同期服务业净增贷款余额的53.4%。其他增长较快的主要还有水利及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较年初分别增长19.8%和12.0%。
(服务业处马清涛)
扫一扫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