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数据服务> 数据解读

致力改善民生 打造幸福港城

  • 时间:2016-09-27 08:32:32
  • 来源:
  • 阅读次数:
  • 字体:[ ]

2015年是“十二五”规划实施的最后一年,全市对民生的重视力度进一步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已成为全市转型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抓手,坚持民生优先的发展理念在全社会得到广泛认可。连云港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的工作部署,把民生幸福作为全市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幸福港城建设不断推进,人民群众幸福感不断增强。由中央电视台、国家统计局、中国邮政集团公司联合主办《中国经济生活大调查2014—2015》显示,连云港高票当选“十大幸福城市”,位居全国地级城市中第三名。

一、民生幸福六大体系监测总体情况

近年来,全市上下紧紧抓住沿海开发国家战略、一带一路建设等重大机遇,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城市面貌发生了明显变化,民生幸福得到了明显改善。省监测反馈资料显示,2015年全市民生幸福六大体系监测统计水平指数为86.5%,发展指数为88.1%,满意度总指数67.5%。

1、横向对比。2015年,连云港水平指数居全省第十三位,与上年度位次相同;发展指数位次大幅提升,由上年的第十三位跃居全省第二位;满意度总指数居全省第十二位,与上年度位次相同。

2、纵向对比。与上年相比,2015年有了较大进步,全市水平指数提高了14.7个百分点,发展指数提高了11.6个百分点,满意度总指数提高了0.6个百分点。

二、民生幸福六大体系建设推进情况

全市坚持以民生为本,落实各项民生指标,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不断提高,终身教育体系、就业服务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医疗卫生体系、住房保障体系和养老服务体系等六大体系建设快速推进。

1、教育事业全面发展,教育强市步伐不断加快

全市坚持育人为本,着力打造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形成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协调发展、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相互沟通、职前教育和职后教育有效衔接的终身教育体系,教育事业实现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教育强市步伐不断加快。2015年,全市终身教育体系水平指数85.2%,居全省第十二位;发展指数86.7%,居全省第七位;终身教育满意度指数67%,居全省第十一位。

(1)学前教育加快发展。全市幼儿园达到561所,在园幼儿22.46万人,入园难问题基本解决。灌云县、东海县、赣榆区通过省学前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区评估验收,28所幼儿园接受省优质园评审。学前三年教育入园率为95%,比上年提高了1.9个百分点。

(2)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全市所有县区全部通过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区)国家级督导认定,在苏北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并被确定为江苏省首批教育现代化市级示范区建设单位。全面实施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办学条件改善工程,357所中小学及教学点启动建设项目,2015年开工建设校舍、运动场面积60.3万平方米。全市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99.7%,比上年提高了0.2个百分点。

(3)高中阶段教育稳步发展。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高考本科达线人数连续六年过万人,高分段人数含金量不断提升。连云港高级中学首届新疆内高班高考本科达线率和录取率均达100%。全市高中阶段在校生7.63万人,毛入学率为97.2%,比上年提高了0.2个百分点。

(4)高等教育成效突出。淮海工学院5个硕士点获批建设,康达学院连云港校区建成招生,连云港师专与江苏师大联合开展本科办学,连云港财经高职校升格为江苏财会职业学院。全市共有高等教育在校生3.86万人,比上年增加0.06万人。

(5)老年教育健康发展。全市参加老年学校学习的老年人比例为9.7%,比上年略有下降。

2、就业形式日趋多元,就业服务体系逐步完善

就业是民生之本,扩大就业是经济社会发展和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目标,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实行更加有利于促进就业的产业、财税、金融等政策措施,发挥好政府投资和重大项目带动就业的作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切实减轻企业负担,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2015年,全市就业服务体系水平指数86%,居全省第十二位;发展指数87%,居全省第八位;就业服务满意度指数65%,居全省第十二位。

(1)就业形式更加多元化。就业创业政策体系日趋完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深入人心。2015年,全市引领大学生创业0.12万人,比上年增加0.05万人,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稳定在90%以上;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人数2.41万人,比上年减少0.6万人;职业技能鉴定人数4.95万人,比上年减少0.18万人。

(2)就业机会显著增加。市政府出台《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就业创业工作的实施意见》文件,创业带动就业有效开展,就业机会显著增加。全市新增城镇就业人数5.54万人,比上年增加0.26万人。期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05%,比上年降低0.31个百分点。

(3)劳动者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障。开展农民工工资支付及清理整顿人力资源市场秩序等多个专项行动,健全“裁审对接”、“裁调衔接”等联动工作机制,和谐劳动关系运行平稳。全市培训城乡劳动者人数6.44万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结案率98.2%;规模以上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达99.33%,比上年提高了0.74个百分点。

3、保障机制日趋健全,社会保障水平稳步提升

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形成。2015年,全市社会保障体系水平指数85.3%,居全省第十二位;发展指数91.3%,居全省第一位;社会保障满意度指数78.7%,居全省第十位。

(1)保障机制日趋健全。近年来,全市努力构建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内容,制度完善、体系健全、保障有力、服务高效、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在苏北率先实现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一体化,城镇医疗保险实现应保尽保。2015年,城乡基本养老保险覆盖率为95.88%,比上年提高0.02个百分点;城乡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96.45%,比上年提高0.35个百分点;失业保险覆盖率97.73%,比上年提高0.1个百分点;工伤保险参保人数50.07万人,比上年增加3.56万人;生育保险参保人数42.29万人,比上年增加0.71万人;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覆盖率97.51%,比上年下降2.49个百分点。

(2)新农合制度持续完善。大病保险筹资标准由每人15元提高到20元,起付线调整到12000元,各分段补偿比例提高5个百分点。异地就医管理全面实行统一补偿标准、统一新农合目录、统一转外政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范围内住院报销率达78.91%,比上年提高0.84个百分点。全市新农合人均筹资标准由400元提高到480元,其中各级财政补助提高到380元。

(3)城乡居民基本生活得到依法保障。困难群体的救助扶助政策得到全面落实,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占当地上年度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例为23%,比上年下降1个百分点;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增长幅度与当地上年度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幅度之比为1.3,比上年提高0.6。

4、医疗改革持续推进,卫生服务能力明显增强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县级和城市公立医院全部实施药品零差率销售,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全面建立,在全省率先建成区域卫生信息平台,远程医疗和居民健康卡建设全省领先。2015年,全市基本医疗卫生体系水平指数81.6%,居全省第十三位;发展指数88.9%,居全省第三位;医疗卫生满意度指数65.1%,居全省第十三位。

(1)医疗卫生资源总量增加。基本建立“城乡15分钟健康服务圈”,实现市直三级医院全覆盖,社区卫生机构实现以街道为单位全覆盖。积极探索高层次人才培养培训新模式,依托南医大连云港临床医学院和康达学院举办首届青年教师培训提高班(博士课程班),面向全市各医疗卫生单位招收已取得硕士学位的卫技人员68名,开设基础类、提高类、科研能力训练类、教育教学类课程,在短期内有效解决全市医疗卫生单位博士生匮乏问题。2015年末,全市医疗机构实有床位数1.9万张,比上年增加0.1万张;每千人口医疗机构床位数为4.25张,比上年增加0.19张;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1.94人,比上年增加0,13人;每千人口注册护士数2.21人,比上年增加0.09人。

(2)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增强。全年争取省扶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10个、设备装备项目20家267台件、配备救护车5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档升级工程成效显著,新建4个省级示范乡镇卫生院和17个省级示范村卫生室、新增10个市级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特色科室。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达40元,比上年增加5元;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普及率75.43%,比上年提高了3.16个百分点;农村饮水水质卫生合格率66.2%,比上年提高了12.8个百分点。

(3)城乡医疗救助比例稳步提高。2015年,城乡居民经基本医疗保险补偿后,政策范围内个人自付医疗费用救助比例达到71.1%,比上年提高了6.91个百分点。

5、住房建设力度加大,住房保障制度快速完善

住房保障体系得到完善,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明显加大。2015年,全市住房保障体系水平指数87.4%,居全省第十二位;发展指数88.1%,居全省第九位;住房保障满意度指数61.3%,居全省第十二位。

(1)住房保障制度快速完善。2015年,全市住房保障制度完善率达到了95.2%,比上年提高了25.6个百分点。

(2)保障房建设力度加大。新增保障性住房完成率118.67%,比上年提高了10.53个百分点。十二五期间,全市新开工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4.18万套,为5万多户城市中低收入家庭解决了住房困难问题。

(3)住房保障覆盖率逐步提高。城镇保障性住房覆盖率13.1%,比上年提高了0.65个百分点。实施人居环境提升工程,以棚户区为重点集中连片推进旧城改造,十二五期间累计完成城市棚户区改造2.4万户380万平方米,2015年棚户和危旧房片区改造覆盖率为44.19%。

6、养老设施建设加强,养老服务能力快速提高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市、县(区)公办示范性养老机构实现全覆盖,全市养老服务能力快速提高。2015年,全市社会养老服务体系水平指数93.4%,居全省第九位;发展指数86.5%,居全省第九位;养老服务满意度指数68%,居全省第六位。

(1)养老保障水平逐步提高。全市坚持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养老保障体系逐步建立,健康养老服务能力不断提升。2015年,全市社会福利院、收养性老年福利机构等130家,每千名老人拥有各类养老床位数37.18张,比上年增加2.01张。

(2)社会养老服务逐步规范。2015年,全市养老服务工作人员1034人,其中养老护理员持证上岗率为82%,与上年持平。

(3)养老模式逐步完善。积极探索中医药健康服务新模式,开展“医养结合”健康养老服务试点。城市社区(村)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覆盖率达到了100%;农村社区(村)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覆盖率87%,比上年提高了35.81个百分点;虚拟养老院(含居家呼叫服务系统)覆盖率达到了100%。

三、民生幸福六大体系建设薄弱环节

从监测指标看,绝大部分低于全省平均水平。终身教育体系5个监测指标全部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就业服务体系10个监测指标中,除城镇登记失业率、劳动人事争议仲裁结案率、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人数等3个指标外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社会保障体系9个监测指标中,除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范围内住院报销率、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占当地上年度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增长幅度与当地上年度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幅度之比等3个指标外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医疗卫生体系7个监测指标全部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住房保障体系5个监测指标中,除新增保障性住房完成率外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社会养老体系5个监测指标中,除城市社区(村)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覆盖率、虚拟养老院(含居家呼叫服务系统)覆盖率等2个指标外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1、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不足。教育、卫生、养老等各方面基本公共供给不足,与全省相比差距较大。特别是投入不足,公共服务体制机制不健全、不完善,不能满足社会需求。

2、农村民生问题重视程度有待提高。一是农村公共设施建设不到位、重建轻管等问题普遍存在,建成的公共设施由于权责不明、管理缺位,造成失修,难以长期发挥作用。二是就业困难依旧是农村的一大问题,随着农业产业化进程和土地规模经营的推进、农业科技水平的逐步推广和提高,农村劳动力的过剩程度必然会进一步增加。

3、社会保障程度需要进一步提高。住房保障、社会养老服务等与当前需求仍有差距。最低生活保障面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还需要进一步健全。

4、人民群众满意度需进一步重视。人民群众是民生工作的最终评判者,在六大体系推进过程中要更多关注人民群众的真实需求和感受,制定完善的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实现政府与居民之间信息沟通的顺畅性,加强惠民举措,加大宣传力度,让人民群众真切感受到民生幸福工程带来的实惠。

四、努力改善民生建议

民生幸福六大体系监测工作,是用量化的指标数据反映各地民生建设的成效,更重要的是以此为导向,引导和推动民生幸福工作的开展,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全市上下要着力改善民生和社会建设,使发展的成果更多惠及全体人民,实现民生改善与经济发展同步共进,幸福指数与发展指数同步提升。

1、提高思想认识,着力改善公共服务供给

民生问题是一个老问题,但却是一个常讲常新的问题。要充分认识到解决民生幸福问题,是最大的政治问题,是最大的政绩。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我们发展经济的全部追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环节,也是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主要内容。必须要充分认识到民生幸福的重要性,并化为工作的主观能动性,才有可能把民生幸福工作做好。一要加大民生投入力度。精准把握经济社会发展和改善民生的最佳结合点,保证财政对民生事业的投入力度,更多关注与民生直接相关的教育、医疗等事项,提高政府保障能力。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使投资向民生领域倾斜,确保人人均等享有基本公共服务;建立规范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扩大一般性转移支付的力度,保障农村有财力提供基本公共服务。二要建立多元供给机制。为弥补财力和能力上的不足,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在对基本公共服务分类的基础上,突破传统体制,建立多元供给机制,以购买服务、特许经营、委托代理、委托外包等方式,吸纳市场和社会等主体参与公共服务的生产,形成公共产品供给主体多元化的格局。

2、实现两个同步,着力推进居民收入倍增

经济发展是做好民生幸福工作的物质基础。要牢牢抓住沿海开发、“一带一路”建设等战略机遇,着力构建以现代农业为基础、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一要拓宽居民就业渠道。把解决百姓就业作为民生改善的首要任务,作为脱贫致富、居民增收的重要举措。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创业扶持政策,鼓励支持返乡创业带动就业。实施大学生就业促进计划,加大对劳动密集型企业、中小微企业扶持力度,创造更多就业岗位。二要推进居民收入倍增计划,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与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不断提高居民收入。推进企业建立和完善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稳步提高城镇职工工资性收入。探索建立村级增收长效机制,拓宽农民持续增收渠道。

3、统筹城乡发展,着力补齐农村民生短板

统筹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强化城乡空间联系,尽快形成城乡系统配套、相互融合的基础设施,实现基础设施城乡共建、城乡联网、城乡共享。推进城乡发展成果共享,着力补齐农村民生短板,加快建立城乡统一的公共服务体系,逐步实现城乡居民基本公共服务同等待遇。一要以全民义务教育和职业教育为重点,建立城乡优质资源共享的教育体制,研究制定城乡师资优化配置和相互整合的办法,提高农村教育水平。二要以落实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村养老保险、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四道保障线为重点,加快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4、推进全民参保,着力健全社会保障制度

切实改善民生,提高人民群众满意度,必须着力健全社会保障制度。一要推进全民参保。进一步扩大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等保险覆盖面,逐步提高城乡低保、农村五保、医疗救助等保障水平。完善城乡医疗保险政策,稳定住院费用报销比例。二要保障基本生活。完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推进医养融合;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确保住有所居;统筹城乡低保、医疗救助、应急救助、慈善救助等政策,形成政策衔接、制度整合、机制完善的救助体系,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

 

扫一扫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