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数据服务> 数据解读

今年以来连云港市服务业总体发展综述

  • 时间:2016-11-17 15:55:52
  • 来源:市统计局
  • 阅读次数:
  • 字体:[ ]

今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开局之年,也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近一年来,在当前宏观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复杂形势下,全市上下顶住压力,辛勤付出,扎实工作,全力推动服务业平稳运行,服务业发展总体保持了总量突破、稳中提速、贡献突出的较好势头。

一、总体特点:增长提速贡献明显

从今年以来服务业主要指标看,我市服务业继续取得一定实效,明显拉动了全市经济的平稳增长。具体特点主要表现为以下方面:

一是总量继续实现突破

初步核算,今年1-9月,我市服务业增加值实现718.32亿元,相当于2013年全年水平,较上年同期总量净增近百亿计99.20亿元,为历史同期最高水平。

二是发展呈现稳中提速

按可比口径计算,我市1-9月服务业增加值较上年同期增长9.7%,较上半年服务业增幅提高0.2个百分点,较第一季度服务业增幅提高2.1个百分点,较同期全国服务业平均增长高出2.1个百分点,较全省平均增长高出0.2个百分点。

三是比重表现明显提升

从比重来看,1-9月,我市服务业增加值占全部增加值比重达41.9%,较上年同期比重提高2.2个百分点,较上半年比重提高1.9个百分点。

四是三次产业增长最快

从三次产业看,1-9月,我市服务业增加值增长较同期全市增加值增幅高出1.8个百分点,较第一产业增幅高出7.8个百分点,较第二产业增幅高出1.8个百分点,其中较同期工业增加值增长高出1.1个百分点,是全市三次产业增长表现最好的。

五是贡献程度位居前列

初步测算,1-9月,我市服务业增加值对全市GDP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3.1%,较同期一二产业贡献率之和还高出26.2个百分点,较上半年贡献率提高2.1个百分点,较同期全省服务业贡献率提高12.8个百分点,贡献程度在三次产业中最大。

六是服务业投资结构趋好

从投资方面看,今年以来,我市固定资产投资表现减速换挡,服务业投资继续保持小幅增长态势,其中现代服务业亮点突出。1-9月,全市服务业完成投资614.53亿元,同比增长3.3%,高于上半年及上年同期增长。其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投资较上年同期增长1.5倍,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增长14.6倍,科技推广和应用服务业增长3.4倍,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长2.7倍,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业投资增长51.8%。

七是服务业用电继续加速

今年以来,我市服务业用电增长继续表现加速,总体向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全市服务业发展实际。据统计,1-9月,全市服务业用电量完成16.28亿千瓦时,达到历史同期最高水平,同比增长13.9%,较全省平均增长高出0.4个百分点,较全市用电总量增长高出14.6个百分点,较第一产业用电增长高出2.8个百分点,较全市工业用电增长18.7个百分点,较全市居民生活用电增长也高出1.3个百分点。

八是重点服务业支撑作用增强

今年以来,我市规模以上服务业尽管呈现一定波动,但总体发展继续突破,明显拉动了全市经济增长。据统计,1-9月,我市列统规上服务业营业收入累计达到362.54亿元,较2011年全年收入高出14.7%,相当于2012年全年收入的96.3%,再创历史同期最高。在全省各市居第七位,是我市主要统计指标中全省总量排名最靠前的。较上年同期增长14.1%,在全省各市居第八位,较上年同期增长位次前移了五位。

初步统计,到9月末,我市规上服务业企业从业人员平均人数达到8.20万人,较上月略增0.7%,是今年以来人数最多的一个月。职工薪酬累计实现42.17亿元,同比增长6.0%;人均月薪酬达到5711元,在全省高居第四位,仅低于南京、苏州和无锡;同比增长为6.4%,在全省居第九位。

二、突出亮点:主要行业可圈可点

服务业是包容性行业,涉及领域众多。从主要行业看,今年以来,我市多数领域表现较好,很多方面可圈可点:

(一)其他营利性服务业增长居全省第三位

在我市现行规上服务业统计的10个服务业门类中,表现增长的达9个门类。在具体统计的28个行业中类中,呈现增长的有18个行业。

其中,以软件及信息技术、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文化及体育和娱乐业、居民服务业等12个行业为代表的其他营利性服务业,营业收入累计突破百亿达到104.21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4.6%,连续5个月增长超过30.0%,增长提速态势较为明显,为近年历史同期增长最好,是今年以来我市所有主要经济指标中增长最快的。在全省各市增长排名居第三位,尽管较上月增长位次后移一位,但仍是拉动今年以来我市经济增长的最主要推手。

(二)港口吞吐量增长居全国第四位

港口是连云港最具全国优势的重要产业之一。今年以来,连云港港不断加大货源组织力度,主要总量指标继续明显突破。今年1-9月,连云港港口吞吐量累计达到16578万吨,为历史同期最高水平,较上年同期增长5.3%,较全国港口同期平均增长高出3.1个百分点,较同期日照港增长高出0.8个百分点,在全国沿海主要港口中居第四位。

从港口外贸情况看,吞吐量累计完成8352万吨,同比增长13.8%,为近两年同期增长最快,较上月累计增长加快1.9个百分点,较今年第一季度增长提高4.5个百分点,较全国港口同期外贸吞吐量平均增长高出10.2个百分点,较同期日照外贸增长高出2.0个百分点,在全国沿海主要港口中前移到第三位,仅低于黄骅和湛江,明显高于烟台。

(三)铁路货运量优势明显举足轻重

今年以来,连云港境内铁路货运总体继续向好,其中铁路发送量在全省乃至整个上海路局“一枝独秀”。据统计,自今年7月份起,我市境内铁路货运量近四年首次实现增长,截止9月末,全市境内10个铁路货运站累计完成货运量达到3237万吨,同比增长13.2%,是近年增长最快的。其中铁路货物发送量达2435万吨,占全市铁路全部货运量比重达75.2%;同比增长为25.7%,是近五年来最高增长。而同期,徐州段、全省乃至整个上海路局铁路货运发送仍是继续表现小幅下降。

从全省乃至全国看,我市铁路货运继续举足轻重,占徐州铁路货运总量绝对比重,占全省乃至整个上海路局优势继续明显。初步统计,1-9月,我市境内铁路货运量占徐州整个铁路货运中心的比重达到56.3%,占江苏全省铁路货运量比重为37.6%,占整个上海铁路局货运量的比重达11.6%。其中铁路货运发送量占徐州路局发送量比重高达81.4%,同比提高16.7个百分点;占全省铁路货运发送量达66.0%,同比提高13.4个百分点;占上海路局货运发送量比重达18.4%,同比提高4.9个百分点。

(四)地方交通运输继续呈现积极变化

今年以来,我市地方交通运输增长尽管仍然趋缓甚至出现下行,但总体发展呈现积极变化。据统计,1-9月,全市地方交通客运量完成3621万人次,同比小幅增长0.5%,与上年同期下降10.0%比明显向好。其中,城市公共交通客运量突破5000万达到5153万人次,同比下降8.8%;其中BRT运营量累计实现1935万人次,同比小幅减少2.9%,总体保持平稳态势。

从货运方面看,1-9月,我市地方交通货运量实现6134万吨,货运周转量达到125.64万吨公里,同比均增长为0.9%,整体表现逆势向好。

(五)邮政快递业务总量接近上年全年

今年以来,我市邮政速递业务继续表现较好增长态势,主要指标继续实现突破,其中快递业务发展提速明显。1-9月,我市邮政速递业务收入达到8.15亿元,创历史同期最高水平,较上年同期增长19.0%,较上月累计增幅加快0.6个百分点。其中,全市快递业务量完成5132万件,同比增长达48.2%,相当于上年全年的98.7%,接近上年全年总量。

从全省看,我市邮政速递业务量在全省居第十一位,高于镇江和泰州,较上年同期增长较全省平均增幅高出21.7个百分点,居全省第七位,明显好于南京和宿迁。

(六)全部互联网用户继续明显突破

伴随信息技术服务的快速发展,我市互联网已经形成规模,互联网应用走向多元化,并越来越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学习、工作以及生活方式。初步统计,1-9月,我市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实现收入27.61亿元,同比增长5.2%,其中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长达28.0%,明显高于全部收入增长,较同期全省平均增长高出7.1个百分点。

截止9月末,我市全部电话用户达到498.50万户,其中移动电话用户426.46万户。全部互联网用户突破400万达403.95万户,较上年同期增长47.3%,较年初净增52.33万户。其中固定宽带用户突破120万为120.75万户,同比增长18.0%,较年初净增25.35万户,增长26.6%。

(七)商务服务业增长跃居全省第二位

我市是全省三大商务中心之一,商务服务业在全市经济中具有重要影响。初步统计,今年1-9月,我市全部商务服务业实现收入达138.06亿元,接近上年全年收入,较上年同期增长35.8%,较上半年增幅高出4.1个百分点,较同期全省平均增长高出7.0个百分点,在全省各市排名前移到第二位,仅低于泰州,较上半年累计排名前移了两位,较第一季度增长位次前移了十位,提速相当明显。

(八)旅游服务业全面呈现较好势头

旅游业是今年我市经济发展成效最为突出的行业,伴随花果山景区晋升为国家5A景区,我市旅游业发展明显提速,主要旅游标志性指标全面呈现较好增长势头。不完全统计,1-9月,我市现有8家规上旅游景区等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8.2%,较同期全部规上服务业增长高出4.1个百分点。

另据统计,我市1-9月旅游外汇收入累计达到1631万美元,同比增长9.9%,较上半年增幅高出2.1个百分点;在全省各市排名前移到第二位,较上半年增长位次前移了三位。从4A级以上景区接待情况看,我市今年累计接待来连游客1270.24万人次,居全省第七位;同比增长7.4%,较全省平均增幅高出1.1个百分点,在全省排名第六位,较上半年增长位次前移一位。

(九)财产保险收入增长连续全省第一

今年以来,我市保险市场呈现新变化。据统计,1-9月,我市保险费总收入达到59.87亿元,同比增长20.0%。其中人身保险全市举足轻重,累计完成收入36.39亿元,占全部保险费总收入的比重达60.8%,居各类保险收入之首。健康保险同比增长为29.9%,在本市四大险种中增长最快。

从全省比较看,我市财产保险收入累计实现17.12亿元,在全省各市高于淮安和宿迁,占全部保险费总收入的比重为28.6%,同比增长16.6%,较全省平均增幅高出9.0个百分点,在全省各市连续7个月稳居第一位。

(十)金融部门扶持力度继续加大

从金融方面看,今年以来,我市服务业银行贷款余额高居各行业首位。到9月末,我市服务业银行贷款余额达到771.90亿元,较上月末净增5.12亿元,较年初净增101.12亿元,增长15.1%。在金融部门贷款构成中高居第一位,较个人贷款及透支余额多出1.5%,较一二产业贷款余额合计高出84.8%;占全市同期金融部门全部贷款余额的比重达39.6%,较年初比重提高0.7个百分点。

从总量看,交通运输及仓储和邮政业银行贷款余额高居各行业首位。截止9月末,贷款余额达232.13亿元。其次是水利及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从增长看,增长规模最大的是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占同期净增余额的51.9%;其次是交通运输及仓储和邮政业、水利及环境及公共设施管理业。从增长幅度看,增长最快的是文化及体育和娱乐业,较年初增长达1.02倍;其次是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水利及环境及公共设施管理业。

三、存在难点:全省居后不容忽视

面对相对复杂的国内外经济环境,今年以来,我市服务业经济仍有很多方面表现很不理想。特别是与全省各市比较看,有些问题依旧突出,存在差距几乎没有改变,部分差距且呈加大态势,有待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快扭转。

1、主要综合指标全面靠后亟需转变

从近年及今年以来情况看,我市服务业有很多主要指标排名全省继续后位,其中总量排名垫底的主要有服务业税收收入、卫生业务收入、快递业务收入等,排名居倒数第二位的主要有服务业增加值、服务业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额、银行存贷款余额、服务业用电量,以及保险业务收入等。

从增长方面看,我市仍有很多指标在全省排名居后,特别是“服务业增加值增长”,今年连续三个季度居全省倒数第二,与实际感觉差异很大。尤其需要说明的是“服务业增加值比重”,今年前三季度,尽管较今年上半年和上年同期比重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但在全省各市中已从上年高于盐城,后移到仅高于宿迁,且较盐城低了0.6个百分点,较全省居第一位的南京比重低了16.5个百分点,较全省平均比重低了8.4个百分点,较全国平均比重低了10.9个百分点,差距相当明显。我市GDP等核心指标在总量、增长及比重等全方面居全省后位,有待深思并亟需引起高度重视。

2、投资效益不理想影响发展后劲

近年来,我市服务业投资增长相对较快,在一定程度上拉动了全市服务业乃至总体经济的稳步发展。但从今年以来投资情况看,全市服务业投资一直增长放缓甚至呈现负增长。据统计,今年前两个月,我市服务业投资较上年同期下降达29.0%,在全省各市中居最后一位,也是全省仅有三个下降的市中降幅最大的。进入三四月份,尽管降幅明显收窄,但在全省排名仍是稳居最后一位。到5月份,我市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仍下降4.7%,是全省十三市中唯一呈现下降的,到6月底,增长尽管与同期持平,但在全省增长排名继续垫底。

到9月份累计,我市服务业投资实现小幅增长,但增幅在全省排名第十一位,仅高于无锡和苏州。由于增长放缓,我市服务业投资总量在全省仍居后位,仅高于宿迁。我市服务业投资规模、增长乃至投资效果不够理想,亟待引起高度关注。

3、服务业税收问题亟需高度重视

连续几年来,我市服务业税收完成情况一直很不理想,几项重要指标在全省排名全部倒数第一。今年以来,这种态势依旧。1-9月,我市服务业税收完成82.96亿元,在全省各市仍是最少,仅相当于居第十二位宿迁的61.9%,只相当于苏北服务业税收最高的盐城市的三分之一,仅相当于全省服务业税收最高南京市的8.0%。

从增长看,1-9月,我市服务业税收完成总额较上年同期下降10.6%,较上半年降幅又扩大了3.0个百分点,在全省各市是降幅最大的。占全部税收总额的比重为36.3%,是全省各市唯一低于40%的市;较居第十二位的常州市还低7.6个百分点,较全省服务业税收比重最高的宿迁低了20.5个百分点。我市服务业税收总量、增长及占比等三项指标连续多年在全省各市中均居最后一位,令人有些看不明白,亟待引起高度重视。

4、部分指标下行态势较大有待发力

从我市服务业发展实际看,今年以来下行压力较大的指标主要还有外贸进出口总额、利用外资,通讯业务收入,以及部分交通领域指标等。其中,1-9月,我市外贸进出口收入同比下降11.9%,较全省平均降幅高出3.4个百分点,在全省仅好于淮安。利用外资累计完成4.11亿美元,同比下降9.2%,明显低于全省平均增幅。

从规上服务业统计看,1-9月,我市教育行业收入同比下降18.7%,是现行统计的10大门类中唯一表现下降的,较上月降幅又扩大6.5个百分点。同期,新闻和出版业下降9.2%,文化艺术下降1.7%,娱乐业下降4.1%。从交通方面看,今年以来,我市境内铁路客运量、地方公路客运周转量等指标,仍较上年同期有着不同程度的下降,有待发力加以改变。

5、多项传统主要优势指标优势不再

作为全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作为江苏三大商务中心,作为全国重要的旅游城市,多年来,我市对外经济等多项指标在苏北乃至全省均有一定地位和影响,但近年来,这类指标优势可谓“荡然无存”,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指标如“外贸进出口”指标,我市这项指标在全省一直稳居苏北第一,2014年较盐城高出5.13亿美元。但自上年被盐城超过后差距越来越大,今年1-9月已较盐城低了7.1%。如“商务服务业收入”指标,2010年,我市总量排名全省第九位,高于盐城、淮安、镇江和宿迁,目前在全省各市只是高于宿迁。再如“旅游经济”方面指标,目前相关指标也只是仅好于淮安和宿迁,且与之差距还在明显缩小。

6、服务业发展思路及方法亟待改进

由于多种因素综合影响,近年来,我市服务业发展在优势相对突出、亮点集聚明显的同时,综合发展并不理想。初步分析,主要原因的根源应是发展思路和发展理念保守落后,在工作方法及具体举措等方面也是问题多多,尤其在发展目标制定及推进手段等方面更是存在严重误差或不科学,没有能够很好调动全市各方面主观能动性及奋发积极性,以至于目前全市经济发展在全省以及全国甚至是到了极其尴尬乃至无路可退的地步。

四、发展重点:提速增量确保突破

为确保“十三五”各项目标顺利实施,为进一步实现全市服务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根据我市当前实际,在今年剩下两月有余的时间里,全市上下必须要振奋精神斗志,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切实加快落实“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强力推进产业强市步伐,全力以赴在“上速度、上规模、上水平、上档次”等方面全力冲刺,要继续强化各种坚决举措,强化科学发展,以确保全市服务业稳步进入新常态。

一要强化举措,坚持不懈狠抓发展提速

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第一要务。多年来,连云港服务业发展乃至整个经济建设是纵比发展相对尚好,但横向比较,特别是与周边地市比较则是差距依旧甚至呈拉大趋势。近年来,尽管我市已采取一系列重大举措加快服务业乃至整个经济发展,但从目前看“总量”差距依旧,“速度”症结依然,传统优势不再。

因此,我市亟需推出强力超常举措,继续强化目标,切实加大压力,抢抓机遇,寻求突破,要因地制宜采取积极的“经济扩张”政策,千方百计把全市服务业发展的潜能及时、充分地发掘出来,力争在较短期内实现服务业经济增长加速,比重提升,位次前移,确保全市服务业经济总量实现跃进,以加快缩小我市经济发展差距。

二要加大力度,持之以恒狠抓规模投入

服务业投资作为固定资产投资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促进服务业发展的有效途径,而且在总量上制约并影响着经济发展的增长速度,在结构上左右着国民经济行业的发展变化。当前,进一步加大服务业投资力度并切实注重投资效益,应是我市服务业发展的当务之急。

当前,要千方百计抓住国家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大好时机,全方位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加大固定资产投入。要进一步调整投资结构,要扎扎实实的提高和改进投资效益,要不遗余力招引大项目,找准支撑点,积极寻求服务业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力争在短期内使全市固定资产投入取得质的突破。要继续加快改善软硬件环境建设,强力加大对重点县区、重点园区、重点行业和重点客商的招商引资力度,以进一步增强全市服务业经济发展后劲。

三要注重实际,因地制宜狠抓结构调整

从整个三次产业来看,多年来,我市第一产业在国民经济中一直占有重要地位,第二产业早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但与周边比较看,我市第二产业,特别是工业已无多少优势可言,主要指标在全省已稳居最后一位。而伴随新亚欧大陆桥的快速发展,尤其是独特的区位优势影响,我市“服务业”在全省乃至全国的比较优势已逐步显现,其中港口运输、外贸、旅游等尽管面临较大增长压力,但在全省乃至全国依旧举足轻重。因此,相对于一二产业而言,我市的第三产业在全省以及全国的比较优势要明显一些。

因此,建议我市要加紧观念更新,要在继续坚持“以港兴市、以工兴市”发展战略的同时,应强化“三产兴市”的观念,要继续加快采取强有力的举措,要像重视工业一样重视服务业的发展,切实促使我市的港口更大、外贸更强、旅游更好、其他新兴服务业更加繁荣,以进一步拉动我市经济全面、快速发展。

四要培育亮点,千方百计狠抓优势强化

从近年特别是从今年以来发展情况看,我市服务业乃至整个经济发展亮点明显增多,但总体来看,这些亮点及重点积聚的经济优势不够突出,对全市服务业经济的拉动作用不够明显,综合作用仍然有待提升。因此,要继续加大全市服务业发展力度,要切实巩固壮大原有“重点”,积极发展培植新的经济“亮点”,要由“点”到“面”,全面铺开。

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思路,与时俱进,全力以赴采取一切有效措施,实实在在加力培植服务业龙头企业、企业集团和服务业集聚区,特别要大力培育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是加速工业化进程的助推器,是提升城市综合功能的重要载体。要必须根据本地产业优势和地域特点,积极发展并合理引导本地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发展,努力打造具有地方品牌和特色的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要重点围绕现代物流、科技、商务、软件、创意和服务外包等产业,着力培育一批对服务一二产业,对提升城市功能作用较大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以全方位推动我市现代服务业量的扩张和质的提升。

五要深化改改,坚定不移狠抓深度开放

改革是发展的动力,作为全国首批对外开放的沿海港口城市,作为国家“一带一路”重要关键节点,作为中亚地区最近最便捷的出海口,我市曾拥有较为突出的比较优势。但经过30多年的建设发展,我市的开放成果相对并不显著,在全省几无优势可言。为此,当前及今后,我市要坚决抓住“一带一路”发展契机,强化举措,敢于担当,要切实注重谋划进一步深度开放,开放举措要再多一些,开放力度要再大一些,扎扎实实提升新常态下对外开放的质量和水平。

今后,要进一步抓住当前国内外经济趋缓冲击下新一轮产业、资本、技术、人才资源重新整合的契机,将扩大开放与应对经济下行、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增强区域服务功能等紧密结合,构筑我市开放型经济新格局。要进一步强化多重叠加优势宣传推介,创新招商引资方式,加速将我市的比较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要进一步扩大开放力度,注重引进国内外先进管理投资机构和优质资金,提升全市传统服务业的水平和档次,壮大新兴服务业的规模和实力。要进一步采取有效对策,积极参与国内和国际服务业分工和承接国际服务业转移,鼓励外商和国内知名企业在本市设立各类中介咨询机构,提高我市服务业的市场化水平,切实促进我市服务业经济向外向型发展。

六要突出重点,全力以赴抓好年终各项工作

当前,距离今年各项工作全面收官时间紧迫,做好当前和下一阶段的工作,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关系到“十三五”能否开好局,也关系到市第十二次党代会目标能否顺利实现。因此,今年的服务业发展情况对全市今后影响将非常重要。

为此,从现在起,我市各级党政部门及业务主管部门要紧密结合市委市政府统一要求,立足前期打下的良好基础,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扎扎实实抓好经济运行调度,切实增强目标、服务、特色、争先、诚信和超前意识,奋力拼搏,争分夺秒做好年终各项工作。要提早组织力量,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端正科学发展观念;要认真分析当前工作难点、盲点和影响点,要切实找准今后工作重点、亮点和增长点,千方百计谋求快速发展;要坚定不移将稳增长促发展扩总量摆在首要位置,进一步抬高目标追求,以不甘落后、争先赶超的决心和志气,狠抓全年目标不放松,切实将经济工作抓得更紧、更细、更实,力争在短期内促使全市服务业发展再有新的突破和新的起色,确保全市“十三五”实现良好开局。


扫一扫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