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数据服务> 数据解读

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 厚植农业产业化基础—— 连云港市一季度农村经济形势分析

  • 时间:2016-04-27 14:34:24
  • 来源:
  • 阅读次数:
  • 字体:[ ]

20151110,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供给侧改革”,强调要“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今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首次提出,“要着力加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今年以来,连云港市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总书记讲话和中央省市各级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着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实施农业现代化工程为总抓手,以促进农民增收为中心任务,加快调整农业结构,以“生态、高效、外向”农业为主导,壮大市场经营主体,完善创新机制,强化科技支撑,着力提升农业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集约化增长水平,有力地促进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健康稳步发展。

一、农村经济发展现状

(一)农业稳步健康发展。据统计,一季度全市农林牧渔业实现增加值40.13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2.4%,其中农业增加值12.87亿元,同比增长2.4%;林业增加值1.67亿元,同比增长5.6%;牧业增加值10.83亿元,同比增长1.3%;渔业增加值11.41亿元,同比增长2.2%;服务业增加值3.35亿元,同比增长5.6%。剔除农业服务业之后,全市一季度第一产业增加值为36.78亿元,可比增幅为2.3%,比去年同期增长0.1个百分点,占GDP的比重为8.1。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为全市经济建设与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二)小麦苗情持续好转。据农业部门统计,今年全市小麦种植面积356万亩。受去年11月连阴雨及雪灾天气影响,我市冬小麦播期推迟,表现为生长量不足,苗情个体较弱,群体偏少。一季度,全市农业系统按照“早抓早管、促弱转壮”的技术路线,及时落实清沟理墒、因苗适施返青肥、控旺促壮防倒伏和病虫草害防治等田间管理措施及时补救,冬小麦苗情持续好转,目前,全市冬小麦一、二类苗比例达到72.1%,比2月底提高7.5个百分点。

(三)高效农业扩面增效。适应市场变化和消费升级需要,加快推进设施农业向精品、高端、高效方向发展,提升高效设施农业发展水平,发挥对全市现代农业辐射引领作用,一季度全市新增高效设施农业面积2.32万亩,新改(扩)建“菜篮子”工程蔬菜基地5000多亩,主要围绕蔬菜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加大省工节本、复合经营等高效技术推广应用,加快推进老旧棚室的改造、引进优化质量可追溯体系、物联网、喷滴灌、水肥一体化、遮阳网、防虫网等生产设施设备。

(四)畜牧生产提质增效着力推进畜禽适度规模养殖,一季度畜禽养殖量有所下降,目前全市生猪饲养量310万头,出栏111万头分别比去年同期减少10.5%4%,其中,母猪32.8万头,同比减少1.7万头;羊饲养量105万只,出栏32万只,分别同比下降7.1%9.8%;家禽饲养量3226万羽,出栏1168万羽,分别同比下降13.9%22.3%;牛饲养量33.88万头,同比下降0.1%。全市生猪规模养殖比重达90%以上,其中大中型生猪规模养殖比重达到70%,比去年底提高2个百分点。近期我市生猪价格有明显上涨,且涨幅较大,今年3月中旬,全市生猪收购平均价格外三元19.5/公斤,涨幅达22%,猪粮比价9.5-10:1。肉鸡行情有所下降,毛鸡价格从4.5/斤跌到在4.1/斤左右。蛋鸡行情最近有一定程度上涨,鸡蛋收购价格3.5/斤,环比增长3.8%

(五)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抢抓“一带一路”交汇点建设机遇,全国第一家(目前全国唯一一家)“一带一路”农业国际合作示范区加快推进。1-2月全市农产品出口7361万美元,出口额位居全省第三位。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质增效,把发展壮大农业龙头企业作为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关键举措,全市省级以上龙头企业达到50家,其中国家级2家。预计一季度全市省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实现销售收入63亿元,同比增幅13.5%,带动农户57万户,同比增幅7.5%318-20中国食用菌行业大会暨(2016·连云港)春季博览会在连云港成功举办。此次食用菌行业大会的举办,不仅将直接促进连云港市相关产业的发展,也必将对整个食用菌行业的发展和对外合作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为“一带一路”沿线地区的食用菌和农产品出口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服务。

(六)质量安全保持平稳。加大农资市场监管力度,积极开展种子“双打”、“春雷护农”和“放心农资下乡进村宣传周”等活动,出动执法人员1124人次、检查企业(经营部)340个、监督抽样农业投入品91批,全市立案查处违法违规案件16起。认真做好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加大农畜产品抽检力度,抓好蔬菜农药残留、畜产品瘦肉精等检测,共抽检农产品样品7500批次,总体合格率达98.8%畜产品4725批次,合格率100%。组织发动 “三品一标”申报工作,检测无公害农产品产地12个,“三品”申报量110个。

二、农业发展存在问题

从总体上来看,今年一季度,连云港市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呈现良好态势。但是从结构上来看,全市农业发展存在诸多矛盾和现实难题,诸如农业附加值低竞争力弱,农业科技支撑作用不强,农业产业链短,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的问题依然比较突出。

一是农产品出口出现下滑。受企业销售计划及全球经济下滑的影响,部分出口额较大企业出口产生较大滑坡,对全市出口造成了较大影响,一季度,全市农产品出口同比降幅达21.1%,低于徐州和南通,在全省暂列第三位。益海(连云港)粮油工业有限公司由去年同期的2291.7万美元降低至613.7,降低了73.2%;连云港汉华保税仓储有限公司由去年同期的1750.5万美元降低至712.7万美元,降低了59.3%;连云港味之素如意食品有限公司则由去年的243万美元降低至163.3万美元,降低了32.7%

    二是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虽然近年来我市产业化发展已经初具规模,但是总体来看,拉动力强的龙头企业少,龙头企业的带动力很低。目前的出口农产品加工企业大多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民营企业,多以简单加工出口初级农产品为主,产品的科技含量水平不足、品牌化水平不高,对外投资合作的实力仍然不强。

三是科技支撑作用不强。发展现代农业缺乏领军人才,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不足,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品种、新技术不多;农技推广服务体系不够健全,服务效能不高,农业投入品利用率不高的问题还没有根本解决;务农劳动力素质呈现结构性下降,农业兼业化、农民老龄化、农村空心化问题日益的严重。

三、农业经济发展举措

全市农业结构性调整要适应整体经济形势变化,契合消费者需要,树立短板意识,坚持问题导向,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农业现代化工程为总抓手,以全面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为主攻方向,加快“一二三”六次产业融合发展,全力促进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加快转变。

一是重抓招商集聚,厚植农业产业化龙头带动优势。按照引龙头、强龙身、活龙尾要求,市县乡三级联动,农产品加工集中区、龙头企业、“一村一品”齐抓,大中小项目齐上,紧紧围绕培植壮大以优质稻麦、水产品、畜禽产品、食用菌为主的食品加工型龙头企业;以蔬菜、瓜果速冻保鲜为主的出口型龙头企业;以种苗、种业、种畜的育繁推一体化为主的服务型龙头企业;以秸秆、林木、动物皮毛加工为主的轻工型龙头企业;以农产品、农资销售、仓储、物流为主的流通型龙头企业;以农产品电商、跨境电商为主的电商型龙头企业等六类龙头企业集群,全力做好产业链招商这篇文章,力争通过六条“龙群”的崛起,形成围绕产业办龙头、办好龙头兴产业、产业兴旺富百姓的新局面。

二是重抓外向园区,厚植农业产业化开放引领优势。严格按照《“一带一路”连云港农业国际合示范区规划》要求,加快推进示范区建设,今年重点抓好东海中澳肉牛、灌云丹育种猪等50个重点项目建设,力争建成一批示范性工程、标志性项目,使五个合作园区优势更明显、六个产业基地特色更突出,农产品出口额力争超6亿美元,继续保持全省前列;农业利用外资突破2亿美元;新增省级以上农产品出口示范区、基地3个以上。实施现代农业园区提档升级工程,坚持全产业链发展理念,完善园区功能,推进“接二连三”,延长产业链条,发展“六次产业”,大幅提高园区产出效益、竞争力,建成全产业链现代农业园区,每个省级农业园区积极培育产值过亿元的特色主导产业

三是重抓农业品牌,厚植农业产业化基地规模优势。实施农业综合产能巩固提升工程,建成一批高产稳产、旱涝保收的高标准农田;加快推进集成技术的推广,深入开展高产创建和绿色增产模式攻关,建设粮食高产增效万亩示范片90个以上。开展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切实提高耕地质量。加快推进适度规模经营,积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大力推进粮食生产专业化服务,推动土地集中型、合作经营型、统一服务型的适度规模经营发展。加大“五有”乡镇农技推广综合服务示范中心建设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农业科技示范户培育的力度,努力构建“科技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的农技推广体系,积极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和科技示范户。实施高效设施农业转型升级工程,优质稻米、设施蔬菜、食用菌、花卉苗木、特色林果、水产等主导产业,重点加强产业整合、资源整合、空间整合,调优产业、品种、区域结构,在全市范围内积极打造生产集中布局、资源集约利用、产业相互融合的高效农业集聚区。实施畜牧业提质增效工程,大力推进生态健康规模养殖,促进畜牧业发展由“增量型”向“提质增效型”转变。全面启动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创建工作,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积极开展农产品品牌化创建,不断加强农产品质量监管,不断新增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

是重抓功能拓展,厚植农业产业化生态增收优势。把休闲观光农业作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重点,全面开展休闲观光农业及乡村旅游示范点创建活动,注重规范管理、内涵提升、公共服务、文化发掘和氛围营造,推进休闲农业发展与现代农业、美丽乡村、生态文明、文化创意产业建设、农民创业创新融为一体、共同发展。积极创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星级园区,省级农家乐聚集村,市级乡村旅游示范点,实现乡村旅游收入达到大幅增长。积极实施“互联网+生产”、“互联网+经营”、“互联网+服务”、“互联网+管理”等四大行动计划,全力推进农业生产智能化、经营电商化、服务信息化、管理数据化,用信息化助推农业现代化。加快建设市级农业信息大数据中心、农业指挥调度中心,以及农技推广服务、农业物联网、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追溯、农产品电子商务等平台,推进智慧农业建设。

扫一扫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