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政府文件> 失效文件
索 引 号 k12498411/2007-00256
发布机构 连云港市人民政府 发文日期 2007-07-13
标 题 市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意见
文 号 连政发〔2007〕119号 主 题 词
内容概述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五”以来,我市工业持续快速增长,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市第十次党代会提出要突出工业主体地位,·加快产业扩张,迅速壮大综合经济实力,着力打造富强连云港。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工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现就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提出如下意见:一、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一)指导思想。
时 效 根据《连云港市人民政府关于宣布废止失效一批市政府文件的决定》(连政发〔2018〕11号),此文件已宣布失效。 文件下载

市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意见


市各县、区人民政府,市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五”以来,我市工业持续快速增长,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市第十次党代会提出要突出工业主体地位,·加快产业扩张,迅速壮大综合经济实力,着力打造富强连云港。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工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现就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为着力点,以市场为导向,以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为动力,加快推进沿海和沿东陇海线产业带开发,重点突破新型临港工业,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大力发展生产服务业,促进产业集聚和企业集群,迅速壮大工业经济总量,实现速度与结构、质量、效益的统一,加快建设现代化港口工业城市。

    (二)发展目标。到2010年,实现以下五个方面的目标:

     1.工业总量曝显提升。全部工业增加值达到450亿元,年均增长22%,工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45%。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350亿元,年均增长26%;实现销售收入1400亿元,年均增长30%

    2.产业结构明显优化。优先发展高技术、高效益、低消耗、低污染的“两高两低”产业,突出高新技术产业化,重点发展新医药、新材料、新能源三大优势特色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达到30%。新医药、硅材料、精细化工、物流装备等产业形成集聚效应。

    3.自主创新能力明显增强。重点骨干企业的装备水平和研发实力明显提高,研究开发费用占销售收入的3%以上。培育60个规模较大、市场前景较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创建10个中国名牌产品和国家免检产品、50个省名牌产品。拥有国家和省认定的企业博士后工作站、企业技术中心和行业共性技术中心等30家以上。

    4.产业集中度明显提高。装备制造、食品、化工产业年销售收入超200亿元;新医药;新材料、新能源产业年销售收入超150亿元。全市规模以上企业户数超过2000户,培育年销售(营业)收入过100亿元企业2户,过50亿元5户,过10亿元20户。

    5.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取得明显成效。单位生产总值能耗比2005年下降21%,全市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提高到85%,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92%,完成主要污染物减排目标。重点行业的骨干企业全面实施清洁生产,在重点领域实施40个循环经济试点项目。

    6.生产服务业发展明显加快。改造提升以专业市场、连锁经营、电子商务伪支撑的现代商贸流通业,大力发展与加工制造业配套的现代物流、商务咨询等生产服务业,为制造业降低成本提供有力支撑。

    二、明确产业发展重点

   (一)重点突破临港产业。以新型临港重化工业为突破口,着力引进一批事关连云港长远发展、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龙头型、基地型项目,大力发展石化、能源、造船等关联度高、产业链长、带动力强、产品附加值高的临港产业,形成明显的产业集聚优势。力争到2010年,全市工业重化程度提高10个百分点。推进与新奥集团的合作,在赣榆拓汪临港产业区建设新能源化工基地,包括10万吨级新奥拓汪港、LNG接收站、煤制甲醇、能源化工装备等项目。加强与中石油和中石化集团的合作,积极创造条件,争取列入国家第三期石油储备基地,并力争建设1000万吨炼油、100万吨乙烯等大型石化项目。加快中国青年汽车集团轻型客车和卡车项目建设,发展配套汽车零部件产业。以服务临港工业为重点,大力发展港口物流和空港物流,加快建设区域性国际物流中心和物流枢纽。

    (二)壮大特色优势产业。立足现有产业基础,围绕产业联动,集中培育和发展一批具有自身特色和竞争优势的产业。以新医药、新材料、新能源产业为重点,推进高新产业集聚、骨干企业培育和自主技术创新。新医药产业,重点发展新型化学合成药、优势原料药、现代中成药、生物及海洋药物,提升医疗器械和医药包装材料产品层次。建设全国一流的新型抗肿瘤药、抗肝炎药、麻醉镇痛药、海洋药物以及医药包装材料、医疗器械生产基地。新材料产业,重点发展环氧模塑料、球型硅微粉、新型电光源、多晶硅、单晶硅、光伏电池等产品。加快硅电子封装材料向产业链高端转移的步覆,力争进入硅片制造业和集成电路后道封装业,建成全国规模最大的硅材料系列产品生产基地。加快建设复合材料工业园,不断扩大规模,形成国内最大的新型复合材料生产基地。新能源产业,核电方面,开工建设田湾核电站二期工程,争取建设成为华东地区最大的核电基地。风力发电方面,在赣榆县宋庄、连云区徐好、灌云县燕尾港三个区域建设陆上风电场,并在浅海域规划建设北部赣榆和南部灌云两个海上风电场。生物能源方面,建设年处理15万吨、30万吨秸秆发电厂各1座,加快发展以非粮食为原料的燃料乙醇等生物质能。

    (三)振兴装备制造业。重点发展化纤成套设备和新型纺织后整理系列设备;旋挖钻机、非开挖导向钻机等工程机械;集装箱、半挂车、专用特种车、流体装卸机等物流装备;智能水表等自动仪表;变速器、传感器等汽车零部件。加快研发压铸机、带锯床等数控成套设备。推进与国内外知名企业的合作,建设风电设备制造基地。加快发展修造船业,在灌河22公里岸线建设3-5万吨级干船坞8-10座,形成100万吨/年的生产能力。

    (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  造化工、食品、纺织等传统产业,提高产业的整体技术水平和核心竞争力。化工行业,大力发展石油化工,巩固发展基础化工,提升改造农用化工,加快发展精细化工和海洋化工,重点发展苯二酚、山梨醇、氯化节等精细化工产品。食品行业,加快传统食品加工业向现代食品制造业的转变,积极发展生物酿造、奶制品、果蔬、粮油、海产品、肉类深加工等产业,努力提高加工能力和水平,形成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名特优产品,培育一批原料生产、加工制造、销售一体化的产普集团。纺织行业,以化纤、棉纺、服装等为重点,加快发展差别化氨纶,开拓纤维应用新领域,加快试制碳纤维、差别化超细纤维新品种,通过产业链的延伸,开发高性能、多功能新一代纺织面料,开发生产生态、环保服装、各种功能性服装,逐步建成面向国内外的新型纺织辅料和纺织服装加工制造基地。

    (五)加快发展生产服务业。依托港口和陆桥优势,加快建设现代物流体系,重点发展港口物流,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积极培育第四方物流。建设港口国际物流园区和保税物流中心,完善现代化物流网络和物流信息平台。引进、培育一批大型现代物流企业,为临港工业和先进制造业提供服务支撑。积极发展信息服务业,建设公共服务平台和各类科技服务机构,为社会各方面提供决策、咨询、认证、交流等专业性技术服务。建立健全电子商务和社会信用体系,发展特色专业市场和连锁经营业态。

    三、优化产业空间布局

    (一)构筑三大产业带。以沿海和沿东陇海线各类产业园区为载体,构筑T型产业布局框架,加快形成产业集聚。按照整体谋划,分阶段推进的思路,实施建设以“一核多中心为重点,逐步形成三带”的空间布局战略,即近期以中心城市为核心,以四个县城为次中心跟进发展,远期最终形成“两纵一横”三大产业带。一是依托中心城市、规划中的沿海铁路、242省道等重要节点和交通干线,以市开发区临港产业区、灌河口(燕尾一堆沟)临港产业区和海州湾(拓汪一海头)临港产业区为支撑的临港产业带;二是沿同三高速、宁连高速和204国道沿线,重点建设赣榆、灌云、灌南等县域经济开发区为增长节点的加工制造产业带;三是沿东陇海铁路、连霍高速公路重点建设宋跳高新区一大浦工业区一洪门开发区a浦南开发区一东海开发区为支撑的东陇海产业带。

    (二)形成五大园区组团。加快各类产业园区建设,着力提

升功能、优化环境、创造特色,发挥集聚、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

    东部城区组团。市开发区以建设全国一流开发区为目标,按照“一区多园”的发展模式,进一步整合资源,尽快形成全市现代制造业的聚集地,重点发展医药、机械装备、新型复合材料、硅(信息)材料、汽车零配件、电子电气器材、集成电路封装、食品加工、印刷包装业。积极探索与经济发达地区共建工业园区新模式,加快工业园区建设步伐。

    北部沿海组团。借助毗邻日照岚山港的优势,以港兴工,以工建港,重点建设赣榆拓汪、海头临港工业园区,积极发展石化、能源、机械制造等临港工业。

    南部灌河口组团。推进灌河口拦门沙治理,以燕尾港临港产业区和连云港化工产业园为基础,实施灌河口综合开发,重点发展电力、能源、石化、造船等产业。

    新海城区组团。重点建设海州、浦南、洪门、海宁工业园,主要发展机械装备、电气器材、纺织服装、电子信息等都市型工业。

    县城工业组团。东海县开发区重点发展硅资源加工、纺织服装、机械制造、汽车零配件制造、新型建材、食品加工等产业。赣榆县开发区重点发展海洋食品、服装玩具、医药化工、机械电子等产业。灌云县开发区重点发展生物医药、纺织服装、鞋帽玩  具、机械电子等产业。灌南县开发区重点发展食品加工、机械五金、纺织服装、木材家具等产业。

四、增强企业创新能力

(一)完善技术创新体系。加强企业研发机构建设,引导企业规范技术中潜的运作,鼓励企业在人才、信息汇集的地方建立高水平的研发机构,提高企业技术中心技术支撑能力。推动行业共性与关键技术平台的建设,在重点产业和特色产业中围绕关键技术逐步组建共性技术创新平台,为行业发展提供产品开发、工艺设计、技术咨询等服务。

    (二)加大技术创新投入。增加政府引导性投入,保证有充  足资金用于引导企业技术创新。鼓励企业增加科技投入,使企业成  为技术创新投入的主体。改进金融机构对科技型企业的信贷服务,充分发挥信贷的支持作用。对列入国家级、省级重点技术创新项目的项目和对新获得国家、省企业技术中心(工程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称号的单位给予重点扶持。

   (三)推动产学研联合。引导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开展合作,借用“外脑”解决企业科研队伍、科研设备不足的问题,围绕企业技术创新工作中的技术难题和技术需求,邀请专家进行技术咨询、诊断、讲座等,进行技术开发和人才队伍培养,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采用灵活的方式共建实验室,以技术开发为纽带建立规范、稳定、长期的合作关系。建立健全各类技术中介机构,实行社会化经营、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管理,为技术创新提供支撑。

    (四)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推动先进信息技术在企业生产、管理、设计、营销等领域的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现代管理和先进造技术结合,提高工作效率、管理水平,加快技术升级速度。加强企业信息化宣传,普及信息化知识和技能。树立信息化建设典型,带动传统产业、特色产业企业通过信息技术加快发展。搞好11家省示范试点企业和50家技术创新骨干企业的推广应用工作,带动面上企业进行信息化改造。通过项目支持、试点示范支持等方式,积极引导企业加大对信息化的资金投入。

    (五)实施名牌战略。引导企业树立品牌意识,加强技术创新,加快新产品开发,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提升产品质量,改进售后服务,创建品牌产品。注重品牌保护,及时对商号和商标进行注册,取得专用权。跟踪国内、国际技术标准,参与国内相关标准的制定工作,在行业处于领先单位的企业和特色产业企业要争取主导标准的制定,抢占市场、技术竞争的有利地位。

五、构建绿色制造体系

(一)大力推进节能降耗。认真组织实施国家“千家企业节能行动”方案,突出抓好冶金、电力、石化、建材、纺织等重点耗能行业和年耗能3000吨标准煤以上的重点耗能企业的节能降耗。实施燃煤工业锅炉(窑炉)改造、区域热电联产、余热余压利用、节约和替代石油、电机系统节能、能量系统优化以及节能监测和技术服务体系建设等重点节能工程。

    (二)积极推进循环经济试点示范。按照“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原则,在抓好省级试点单位(5个工业企业、1个工业园区)工作的基础上,培育一批符合循环经济发展要求的市级示范企业、示范园区,实施一批重点项目,创建一批示范工程。综合利用税收减免、清洁生产、技改资金补助等政策性措施,每年有重点地支持10个左右的企业通过推行清洁生产、节能降耗、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等途径,减少自然资源、能源的消耗,最大限度利用废弃物,实现循环生产。按照循环经济模式建设和改造工业园区,对进入园区的企业提出土地、能源、水资源利用及污染物排放综合控制要求,争取在2-3年内,各县、区各建成1-2个关联度高、上下游广品配套协作,资源共享、循环利用、共同发展的示范性循环经济生态工业园区。

    (三)全面推行清洁生产。认真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加大实施力度,支持企业通过改进设计和技术进步实施清洁生产,到2010年,纳入强制审核范围的排污企业完成清洁生产审核,逐步建立起企业自觉实施清洁生产的机制,形成一批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小的清洁生产企业,建设一批“零排放”企业。

    (四)加强资源综合利用。强化冶金、电力、煤炭、化工、建材、造纸、酿造、印染等废弃物多、污染重的行业管理,提高废渣、废水、废气的综合利用率。统筹规划矿产资源开发,加强共生、伴生矿产资源的综合开发和利用,实现综合勘查、综合开发、综合利用。加强企业之间、产业之间的循环链建设,建立资源再利用和再循环的循环经济机制。充分发挥建材、电力等行业废弃物消纳功能,降低废弃物最终处置量。大力回收和循环利用各种废旧资源。建设生态化工业园区,引导企业向“三废”治理条件完备的园区集中。

    (五)切实加强安全生产。全面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增强全员安全生产观念,完善安全生产技术装备,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切实加强安全生产现场管理,落实责任,强化监督,提高企业安全生产水平。加大生产过程劳动、卫生、安全等保障措施的投入力度,做好职业病防治工作。

    六、加强组织领导和政策扶持

   (一)建立市推进新型工业化联席会议制度。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包括市经贸委、发改委、环保局、科技局、财政局。联席会议要及时通报工作,研究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大问题,听取企业的要求和意见。联席会议办公室设在市经贸委。

    (二)强化产业政策的导向作用。认真贯彻落实国家产业政策,严格执行行业准入门槛,进一步优化投资结构,加大有效投入,引导社会资金投向符合产业政策、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附加值高的重点项目,加大对鼓励类投资项目,特别是对我市产业升级有重大带动作用项目的政策扶持力度。严禁新建限制类项目,加快现有生产能力的改造升级。在化工、水泥等行业,设定高于国家标准的环保、安全、能耗等行业准入门槛,重点限制不符合行业发展规划和行业准入条件的项目。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对生产淘汰类产品和采用淘汰类工艺、技术、装备的企业,限期停产或予以关闭。

    (三)大力培植大企业大集团。加快培育一批市场影响大、竞争能力强、管理水平高的大企业和大集团。鼓励大企业大集团通过兼并、联合、重组、上市等形式,实行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资产并购重组联合,在更大的范围和更深的层次上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低成本扩张,推动各类要素向优势行业、优势企业集中。对省重点培育发展企业进行重点扶持,引导大企业大集团树立品牌意识,鼓励支持企业争创中国名牌、驰名商标、省(市)企业名牌产品等,培育一批在国际国内市场具有较高知名度和竞争力的品牌。对大企业大集团进行上门服务,帮助协调解决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有针对性地提供政策扶持和优质服务,促进企业在产品开发、技术创新、重组联合、产业聚集、市场开拓、人才培训和经营管理上再上新台阶。

    (四)重视人才的培养与引进。建立人才培养、引进、使用的新机制,提高劳动者素质,培育和造就一支高素质、多层次的人才队伍。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营造有利于优秀企业家脱颖而出的  良好氛围,完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考核、评价体系,抓紧实施职业经理人职业资格认证制度,加快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市场化步伐,建设一支职业化、现代化、国际化的优秀企业家队伍;完善激励机制,深化企业科技人员专业技术职称评聘制度改革,鼓励企业对特殊、拔尖人才采取特殊的吸引和使用办法,最大限度地调动科技人员积极性和创造性,建立相关专家数据库,拓宽人才的招聘渠道,建设一支优秀的企业科技人才队伍;整合全市职业教育资源,大力提高职业技术教育水平,积极发展继续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加强企业技能型人才队伍建设,满足项目落户和产业发展的需要。

   (五)加大生产要素协调力度。完善市场体系,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加快形成以商品市场为基础、资本市场为龙头、要素市场为支柱、专业市场为特色的现代市场体系。加强企业担保体系建设,扩大担保基金规模,提高风险控制能力。推进金融业务创新,实现金融与地区经济发展良性互动。鼓励设立产业投资公司和创业投资(风险投资)企业,为创业、创新企业提供资本和金融服务。鼓励和支持企业通过发行债券、上市融资、引进战略投资者等手段募集资金。完善工业园区的金融服务、生活购物、公共交通等配套设施及功能。

    (六)全面贯彻落实各项优惠政策。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关印发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若干配套政策的通知》(国发 [2006]6号)、《省政府关于鼓励和促进科技创新创业若干政策的通知》(苏政发[2006]53号)和《市政府关于推动自主创新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实施意见》(连政发[3006]28号)中的相关优惠政策。进一步落实鼓励类建设项目引进技术设备免征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技术改造项目购置国产设备抵免企业新增所得税、外商投资项目采购国产设备退还增值税、技术开发费按实际发生额加计抵扣应纳税所得额政策。加大财政资金对新型工业化的支持,争取国家、省专项资金的支持,促进重点产业、重点企业和重点品牌产品的发展。

  

 

 

二○○七年七月十三日


扫一扫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