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k12498411/2011-00018
发布机构 连云港市人民政府 发文日期 2011-05-06
标 题 关于表彰连云港市第十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的决定
文 号 连政发〔2011〕65号 主 题 词
内容概述 经市政府研究,决定授予《中国书刻艺术》等149个项目为“连云港市第十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其中一等奖15项,二等奖45项,三等奖89项。
时 效 有效 文件下载

连政发〔2011〕65号

关于表彰连云港市第十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的决定

市政府关于表彰连云港市

第十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的决定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

  2007年至2009年,全市广大社科工作者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潜心研究,形成了一批优秀社科成果,为连云港在新的起点上推进全面跨越、后发先至作出了积极贡献。为进一步繁荣发展我市哲学社会科学事业,根据连云港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办法规定(连政发〔2006〕165号),在严格评审的基础上,经市政府研究,决定授予《中国书刻艺术》等149个项目为连云港市第十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其中一等奖15项,二等奖45项,三等奖89项。

  希望获奖的社科工作者继续发扬与时俱进、敢于创新的精神,刻苦钻研,扎实工作,创作出更多有社会影响、有理论深度、有应用价值的优秀成果。全市社科工作者要向受到表彰的同志学习,积极探索和解决我市改革发展进程中遇到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促进全市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为连云港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附件:连云港市第十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获奖项目

   

   

                           二○一一年五月六日

   

   

   

   

   

   

   

   

   

   

   

   

附件

 

连云港市第十次

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获奖项目

(排名不分先后)

 

一等奖(15项)

 

  1、《中国书刻艺术》(著作),侍少华(连云港市工人文化宫);                             

  2、《教师最关键的18项修炼》(著作),李明高(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3、《论传统伦理在五四作家人格铸就中的主体地位》

(论文),陈留生(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4、《寻求公正与效率的衡平》(论文),钱斌(连云港市中级人民法院);  

  5、《汉语时间隐喻的认知分析》(论文),黄维东(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6、《经济法概论》(著作),王庆军(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     

  7、《和谐社会建设研究》(系列论文),滕士涛(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8、《设立国家级连云港东西互动示范区的探讨》(论文),赵巍、古龙高(淮海工学院、江苏省社会科学院连云港分院);

  9、《人文本<西游记>的疏失和讹误初勘》(论文),李洪甫、李熙、沈海玲(连云港市地方志办公室、连云港市花果山风景区管理处);

  10、《企业无形资产管理的若干问题研究》(系列论文),肖侠(淮海工学院);   

  11、《科学美探微》(著作),王志德(淮海工学院);   

  12、《基于循环经济的生态供应链管理》(著作),张成考(淮海工学院);

  13、《连云港市进一步开放开发战略举措研究》(系列论文),杨东升(连云港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14、《基层纪检监察机构垂直管理的实践与思考》(论文),王奎杰(中共连云港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15、《构建和谐博物馆研究》(系列论文),刘洪(连云港市博物馆)。

   

二等奖(45项)

 

  1、《中国现代小说的诗性研究》(系列论文),席建彬(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2、《日语文学作品听读与赏析》(著作),赵平(淮海工学院);              

  3、《师陀作品启蒙叙事研究》(系列论文),赵江荣(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4、《乡村社会法治化问题研究》(系列论文),孙冕(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5、《学术论文写作规范导论》(著作),葛其联、董菊初(东海县第二中学、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6、《高校数字图书馆建设评估研究》(著作),王启云(淮海工学院);      

  7、《东渡徐福》(著作),张良群(连云港市徐福研究所);    

  8、《作业成本法的应用研究》(系列论文),钱英(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          

  9、《加强纳税人权益维护服务的实践与思考》(论文),陈金池(连云港市地方税务局);

  10、《水资源工程和谐的涵义与层次》(论文),邵翔(中共连云港市委党校);             

  11、《管理学基础》(著作),吴星泽(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       

  12、《FTA对全球贸易自由化进程的消极影响分析》(论文),宣昌勇、张纪凤(淮海工学院);   

  13、《连云港市文化产业现状与发展研究》(论文),赵鸣、张锐戟(连云港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淮海工学院);

  14、《高校生态德育研究》(系列论文),黄治东(淮海工学院);      

  15、《中国历代文学作品评注》(著作),赵洪奎(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16、《网络学习环境下的情感支持服务》(论文),林振江(连云港广播电视大学);

  17、《论中国经济增长中潜在的分配陷阱&mdash;&mdash;兼评库兹

涅茨倒U分配曲线的适用性》(论文),贾后明(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   

  18、《金融危机背景下贸易保护主义及信用制度建设问题研究》(系列论文),王林(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19、《中国情感:品读家书》(著作);刘枫(连云港市国家税务局);   

  20、《文化遗产保护及文化产业发展研究》(系列论文),李洪波(连云港市文物保护管理委员会办公室);   

  21、《欠发达地区基层政府在新农村建设中的角色定位》(论文),杜广庆(中共连云港市委党校);    

  22、《生死的节奏&mdash;&mdash;海顿画传》(著作),王海峰(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23、《三会村治新模式》(论文),董德华(中共连云港市海州区纪律检查委员会);    

  24、《现代生产管理基础及模式创新》(著作), 陈国华(淮海工学院);     

  25、《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系列论文),张建华、李乐琳、李国志(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     

  26、《连云港市构建交通运输大部门体制改革思路及建议》(论文),唐中龙、乔萍(连云港市人民政府研究室);

  27、《从法律援助的视觉透视欠发达地区群众打官司难问题&mdash;&mdash;以连云港市为例》(论文),明磊、张春来(中共连云港市委党校、连云港市法律援助中心);                                

  28、《中国企业创建学习型组织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mdash;&mdash;以江苏省连云港市企业为例》(论文),吴价宝、任真礼(淮海工学院);                         

  29、《新时期图书馆建设的实践与思考》(系列论文),魏瑶瑶(连云港市图书馆);               

  30、《论建立防止乡镇机构改革后编制再度膨胀机制》(论文),孙召明(连云港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31、《连云港区域性国际物流中心发展研究》(系列论文),胡林凤(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            

32、《新农村建设中的金融支持&mdash;&mdash;基于连云港市农村

金融的多维调查》(论文),卢山、王庆柱(中共连云港市委党校);

  33、《东海社会保障与经济社会条件分析与研究》(论文),吕津、李志山、李广春(中共东海县委宣传部、东海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34、《金港湾区域性国际物流园区开发建设研究》(论文),陆志伟(连云港市人民政府研究室);   

  35、《推进石化产业发展壮大跨越崛起支撑》(论文),朱伟哲(连云港市人民政府研究室);

  36、《关于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思考》(论文),马福水(连云港市人民政府研究室);      

  37、《连云港海洋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研究》(论文),王东京(淮海工学院);                    

  38、《苏北高校就业创业教育研究》(系列论文),徐爱玲(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      

  39、《江苏城市用地效益水平综合测度及障碍诊断》(论文),王丽萍(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40、《农业科技论文写作》(著作),王夫玉(东海县人民政府);   

  41、《后诗经时期诗续断层论》(论文),蔡骥鸣(中共连云港市委宣传部);                 

  42、《高中语文现代派作品教学问题探讨》(论文),徐伟(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43、《普通话训练教程》(著作),牟晓明、杨静(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44、《中国共产党连云港市地方史》(著作),中共连云港市委党史工作办公室;

  45、《综合实践活动研究》(系列论文),赵江(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三等奖(89项)

   

  1、《连云港市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研究》(论文),刘洪昌、范圣刚(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淮海工学院);

  2、《关于连云港市文化软实力建设研究》(论文),古龙高、穆盈秀(江苏省社会科学院连云港分院);

  3、《连云港港口物流经营模式研究》(论文),单联宏(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4、《关于优先发展我市公交的调研报告》(论文),乔萍(连云港市人民政府研究室);

  5、《打造科研成果转化基地为沿海开发提供坚强科技支撑》(论文),马东、姜自成(连云港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6、《挑战英语口语&mdash;&mdash;影视剧精彩会话》(著作),周文岭、赵平(淮海工学院);       

  7、《股市波长记忆性聚合效应的半参数检验》(论文),赵巍(淮海工学院);      

  8、《<元韵谱>音系研究》(系列论文),张新(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9、《南宋风雅词笺》(著作),张永义(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10、《物理教育哲学系列研究》(系列论文),岳玉荣(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11、《小学语文教程与教学论研究》(系列论文),辛涛(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12、《构建和谐医患关系需要和谐思维》(论文),茆丽娜(连云港市妇幼保健院);

  13、《试论档案工作的网络信息安全建设》(论文),许平(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

  14、《大学生就业与政府角色调整》(论文),沈晓燕(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15、《从国家的起源与生产力角度看和谐社会构建的基本要求》(系列论文),吴萍(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16、《党代会常任制的历史由来》(论文),许继青、马炳军(中共连云港市委党校、连云港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17、《以科学发展观指导法治建设的实践》(论文),高云虹(中共连云港市委党校);       

  18、《动伦理之力强组织之魂》(论文),周良芹(连云港市地方税务局);   

  19、《论生态型消费伦理在中国的构建&mdash;&mdash;基于生态文明背景下所做的研究》(论文),古璇(淮海工学院);

  20、《新的社会阶层统战工作载体的创新》(论文),李蓬(淮海工学院);   

  21、《马克思恩格斯伦理思想探微》(论文),薛为昶(淮海工学院);               

  22、《社会转型与体育功能的重构》(论文),王德喜(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23、《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制度研究》(论文),周霞、孙涛(连云港广播电视大学、淮海工学院);

  24、《对运用税收优惠政策应对金融危机的思考》(论文),殷然(连云港市国家税务局);   

  25、《外国公司船舶运输收入税收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文),李涛(连云港市国家税务局);   

  26、《连云港百年经济开发与社会变迁研究》(系列论文),张文凤(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27、《税收政策促进江苏沿海地区开发的借鉴与思考》(论文),汤景流、万素林(连云港市地方税务局);  

  28、《构建和谐江苏中的农村土地征用制度研究》(论文),张旭东(中共连云港市委党校);       

  29、《生物资产会计与税务处理分析》(论文),姚廷康、赵新贵(连云港市生产力促进局、连云港市科学技术协会);

  30、《城镇土地使用税相关政策的梳理与解读》(论文),赵新贵(连云港市科学技术协会);

  31、《对30年农村改革回顾的几点思考》(论文),章磊(中共连云港市委宣传部);

  32、《论八荣八耻的理论特点》(系列论文),刘平昌(淮海工学院);           

  33、《全球治理视野下跨国税源监控有关问题的研究和思考》(论文),宋云山(连云港市地方税务局);

  34、《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商业银行客户关系管理实时效果评价研究》(论文),卢海燕(连云港广播电视大学);      

  35、《会计电算化舞弊的审计策略》(论文),汪永兰(淮海工学院);                 

  36、《创设数学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创新思维》(论文),钱宁(江苏省新海高级中学);

  37、《行政权力在高校学术管理中的运行及规范》(论文),王芳亮(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38、《江苏微型小说研究》(系列论文),徐习军(淮海工学院);              

  39、《连云港国税志》(著作),连云港市国家税务局;                    

  40、《长征期间党的民族政策研究》(系列论文),陈朝晖(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41、《中国水墨动画的民族性与审美价值简析》(论文),王吉祥(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

  42、《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实施途径》(论文),许强、张萍(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  

  43、《补差到底补什么》(论文), 陆利(东海县实验小学);  

  44、《新闻标题修辞论》(著作), 徐建华、谢朝清(淮海工学院);   

  45、《教育学》(著作), 胡碧霞(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46、《积极心理学对高校德育工作的启示》(论文),汪满昌(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47、《<聊斋志异>仿书发展流变》(论文),崔美荣(连云港市中等专业学校);

  48、《中国传统文化对体育文化产生影响的研究》(论文),张兴生(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

  49、《音乐新课标中学科结合的教学研究》(论文),傅芸(连云港市建国路小学);   

  50、《关于小学生行为规范训练的认识与实践》(论文),王炀(连云港市海宁小学);   

  51、《李商隐<锦瑟>诗旨为陈情说探析》(论文),曹兴戈(江苏省板浦高级中学);

  52、《论张君秋京剧唱腔的创新》(论文),薛丽春(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53、《板浦春秋》(著作、再版), 姚祥麟、姚欢欢(海州区板浦镇人民政府、海州区锦屏小学);

  54、《韩中现代主义诗歌表现法比较》(论文),严红花(淮海工学院);

  55、《试论海属地区抗战的历史作用》(论文),董忠(中共连云港市委党校);

  56、《唐寅与明中叶学术思潮》(论文),谢丹(淮海工学院);

  57、《一对新的美学范畴:实像想象与虚像想象》(论文),傅金祥(淮海工学院);

  58、《<荀子&middot;劝学>完字解诂》(论文),于智荣(淮海工学院);

  59、《论英汉口译的跨文化语用策略》(论文),王聿良(淮海工学院);

  60、《长班释义献疑》(论文),王恩建(淮海工学院);

  61、《隐含话语、政治策略与伦理立场的夹缠&mdash;&mdash;再论左联、鲁迅与第三种人的论争》(论文),张景兰(淮海工学院);

  62、《古代文论研究中生存论视域对古今之争的超越》(论文),孟宪浦(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63、《书法素质训练教程》(著作), 曹鸣喜、龙彦波(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64、《对当代水墨人物画创作与发展的再认识》(论文),周燕弟(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65、《宋江趋避海州原因肤说》(论文),许卫全 (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66、《论孙犁小说的道德倾向》(论文),卞永清 (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67、《中古典籍中的非类型故事阐释&mdash;&mdash;以<搜神记&middot;羽衣人>为例》(论文),李传江 (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68、《过程化解析:信息技术教育研究的新视域》(论文),冯伯虎(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69、《班级管理》(著作), 朱萍(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70、《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语文学与教》(著作), 尚继武(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71、《后发达地区新农村建设要防止的集中倾向》(论文),杨雪英、徐在荣 (淮海工学院、赣榆县新农村办公室);

  72、《成人教育有效性研究》(系列论文), 腾飞(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73、《建设工程招标中有关商业贿赂防治问题的研究》(论文),邵芹(连云港市建设工程招标投标管理办公室);

  74、《论连云港城市建设风格的西游记文化特征》(论文),张建民(连云港市哲学社会科学联合会);

  75、《资治新编》(著作), 潘庆如(连云港市海州区农林水利局);

  76、《生命美与教育》(论文),朱曼雯(江苏省新海高级中学);

  77、《中学生英语学习兴趣培养方法研究》(论文),刘金银(连云港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78、《关于连云港市建立现代农业示范区的研究》(论文),曹俐、孟力强、雷岁江、徐媛媛、郑晓卫(淮海工学院、连云港市农业委员会、中共连云港市委研究室);

  79、《从MIS谈连云港的旅游城市形象的建立》(论文),周晓茵(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80、《连云港民营经济产业结构演进与评价》(论文),唐正康、缪克平(淮海工学院);

  81、《如何推进自主创新能力建设提升连云港的核心竞争力》(论文),孙元花(淮海工学院);

  82、《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东海精神的思考》(论文),杨问化(中共东海县委宣传部);

  83、《浅析建设网络文明的对策》(论文),邵年(连云港市新浦区环境保护局);

  84、《训诂两则》(论文),徐晓琳(连云港中医药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85、《连云港市人力资源市场供求状况分析报告》(论文),钱均(连云港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86、《一个教科所长的课改日记》(著作), 张廷亮(连云港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87、《对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化与学生个性发展的研究》(论文),张滢(连云港中医药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88、《广告中新兴颜色词初探》(论文),邱莉芹 (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89、《小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路径探讨》(论文),孙长松(东海县和平路小学)。

扫一扫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