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k12498411/2009-00179
发布机构 连云港市人民政府 发文日期 2009-09-13
标 题 市政府关于印发连云港市化工产业振兴规划纲要的通知
文 号 连政发〔2009〕129号 主 题 词
内容概述 《连云港市化工产业振兴规划纲要》已经市十二届政府第十六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印发,请认真遵照执行。
时 效 有效 文件下载

连政发〔2009〕129号

市政府关于印发连云港市化工产业振兴规划纲要的通知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

《连云港市化工产业振兴规划纲要》已经市十二届政府第十六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印发,请认真遵照执行。

 

               二○○九年九月十三日

 

连云港市化工产业振兴规划纲要

化工产业是资源、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产业关联度高、带动作用强、影响面广。加快化工产业的发展,对推动相关产业升级和拉动经济增长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为加快我市化工产业结构调整,推动化工产业优化升级,引导化工产业健康稳定发展,特制定本规划纲要。

一、发展现状

(一)产业概况

1.规模总量扩大。截止2008年,全市共有规模以上化工企业202家,销售收入151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销售总收入的16%;实现利税17.7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利税的13.5%。其中,年销售收入10亿元以上的企业3家,1亿元以上的企业33家,亿元以上企业共完成销售收入118.7亿元,占全行业销售总收入的78.6%。

2.特色产业显现。我市已形成了以基础化学原料制造业、农药与化肥(农用化工)等产业为主,石化、海洋化工、精细化工等为特色产业的发展格局。其中:纯碱、山梨醇、氯化苄、邻(对)苯二酚、磷化铝、溴甲烷、八溴醚、染料等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名列前茅。

3.企业发展加快。我市已拥有一批具有一定规模,在行业内有一定市场影响力的企业,连云港碱厂和德邦集团的纯碱生产规模均位于全国纯碱生产厂家前列,罗盖特公司已建成亚洲最大的山梨醇和淀粉生产基地,三吉利公司生产的苯二酚在国内市场具有较高占有率。益海油化建成27万吨/年天然脂肪酸和8万吨/年天然脂肪醇项目,金茂源公司30万吨/年生物乙醇及其衍生加工项目,新海石化100万吨/年重油深加工项目的建成,将进一步拓展我市化工产业的发展领域,延长化工产业链。

4.企业集聚发展。为减轻环境资源压力,改变化工企业遍地开花的状况,我市对化工产业进行了规划布局,确定了灌南县堆沟港化学工业园、灌云县临港产业区,柘汪(海头)临港产业区三个化工园区,新建企业向园区集中,园区外企业搬迁入园。同时,引导园区根据自身的地理位置、资源条件等,确定自身的发展方向,推动产业集聚发展。

5.创新能力增强。全市化工企业现有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个,市级企业技术中心11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省高新技术产品20多个,同时已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拥有发明专利的产品和技术,初步形成省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相结合的产学研一体的研发、生产体系。

(二)存在问题

1.大企业大集团少。目前全市规模以上化工企业产值过10亿元的只有连云港碱厂、德邦集团、益海油化3家。

2.产业上下游配套弱。近几年,我市招引的许多医药中间体、染料、农药和化学助剂等传统精细化工项目,相互之间没有配套关系,且与本市已有的产业没有紧密联系。现有企业特别是部分大企业亟需的上下游配套产业相对欠缺。

3.行业企业整体素质低。近年来,我市新建的多数化工企业所生产的产品附加值不高,企业管理粗放,生产工艺落后,投资不足,对地方经济贡献不大,缺乏长远发展规划。

(三)发展环境

1.宏观政策的调整促使产业调整步伐加快。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部分产能落后、竞争力不强的企业将被淘汰,产业重组步伐将会加快,企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将会被重新洗牌,有利于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近期,国家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有助于企业走出困境,加快发展。同时,随着大规模投资项目的启动,为生产技术先进、创新能力强、产品具有竞争能力的企业提供了良好机遇。

2.国际产业转移带来新的发展机遇。随着国内外产业加快转移,许多大企业、大集团都在寻求新的发展机遇,国务院通过的《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将为我市化工产业的发展提供更为有利的政策支持和发展空间。

3.环境资源压力加大。近年来,国家、省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产业政策,对项目投资额、环评(包括排污总量)、安评和能评等提出了具体要求,化工行业的准入门槛进一步提高。另外,随着公众环境意识不断增强,也要求化工企业加大自身管理的力度。

二、发展思路和主要目标

(一)发展思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发挥地域和资源优势,立足现有产业,打造现代化精品化工园区。完善和延伸产业链,加快培育一批有竞争力的大企业、大集团,提高生产装备和生产工艺水平,实现环保要求全面达标、资源利用逐步高效、产业层次大幅提升。

(二)主要目标。2012年,全市化工行业年销售收入达到500亿元,年均增长33%,规模以上企业总数达到500家,比2008年新增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家,市级企业技术中心7家,培育年销售收入50亿元以上企业1家,20-50亿元的企业5家,10-20亿元的企业8家。

三、重点任务

(一)重点发展六大产业链

石油化工产业链。加快在建炼油项目实施进度,建设烯烃产业链和芳烃产业链。重点突破炼油化工一体化现代大化工基地的争取工作,做好大化工项目立项前的各项准备,积极承接化工产业梯度转移。重点招引乙丙橡胶、氯化聚氯乙烯树脂(CPVC树脂)、聚偏二氯乙烯树脂(PVDC树脂)、丙烯酸和丁基橡胶等项目。

生物化工产业链。推动利用乙醇脱水制造生物乙烯生产技术,积极发展高附加值的有机原料和合成材料。以山梨醇生产为基础,加大麦芽糖醇和变性淀粉的生产能力,不断扩展多元醇和淀粉衍生品的生产。

农用化工产业链。保持氯化铵化肥生产优势,兼顾环保和效益,高质量、多品种发展复混肥,建设农用肥产业基地。积极发展丙溴磷、乙酰甲胺磷、辛硫磷等中、低毒产品。利用氯甲苯的原料优势,开发含氟农药,逐步发展一批含氟的芳烃中间体和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含氟农药新产品。拉伸丙酮产业链,积极发展吡蚜酮农药新品种。

硅化工产业链。充分利用我市优质充足的硅资源,进一步巩固环氧膜塑料的技术地位和市场优势,不断扩大延伸加工无机硅系列的偏硅酸钠、硅胶等新兴产品。利用氯气生产有机硅的主要原料氯甲烷,加快发展高附加值的有机硅系列产品。

海洋化工产业链。一是发展盐化工产业链。纯碱化工产品链主要发展过碳酸钠、双乙酸钠等衍生产品;氯碱化工产品链主要加快离子膜烧碱的实施进度,填补我市离子膜烧碱的空白。二是发展溴加工系列产品。扩大溴系阻燃剂、溴系中间体等的生产规模,为农药、染料、医药等提供原料配套。依托纯碱或氯碱装置,建设海水淡化装置,联产水合硫酸钙、溴、镁、钾等化工产品。

精细化工产业链。发展香料、香精、染料、医药及农药中间体、食品及饲料添加剂等精细化工项目,形成产业集聚,按照绿色、生态、节能的要求,注重配套产业发展。积极发展化工新材料产业,延伸化工产业链。

(二)优化产业布局。在赣榆柘汪(海头)化工园区重点发展石油化工和生物化工,灌南堆沟港化工园区重点发展农药及精细化工,灌云燕尾港临港产业园区重点发展精细化工,在徐圩板桥工业园区重点发展石油化工,并规划建设盐化工产业区,发展海洋化工。围绕园区发展方向,抓好一批重点企业,在石油化工、盐化工、农用化工等产业领域实现新的突破。

(三)加大节能减排力度。关闭、淘汰、整治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落后生产工艺、产品和生产装置。加快化工集中区域外的化工企业搬迁步伐。严格控制新建高能耗、高污染的化工项目,加强前沿技术研究,积极研发和推广清洁生产、循环利用和污染治理等先进适用技术,采用新工艺、新技术,从源头上消除污染,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依法对企业进行全程、动态监控,提高节能减排工作的法制化、规范化水平。

(四)强化科技创新。以产业链为纽带,充分发挥化工园区和重点企业在产业技术创新中的带动作用,鼓励和支持园区和重点企业设立技术创新公共平台,逐步形成生产基地向研发和生产基地同步转化的发展格局。积极争取和支持省海洋化工研究院落户我市,鼓励化工企业采用新工艺、新装备,通过技术创新提升化工园区的环境质量和安全生产保障措施。

四、政策措施

(一)抓好重大项目招引。抓住国内外产业转移的机遇,瞄准国内外知名的大企业、大集团,重点引进产业关联度强、投资规模大、科技含量高的化工项目,特别是炼油化工一体化项目。围绕现有优势产业积极招引上下游配套项目,在园区内形成原料与产品的互供和共享关系,放大集聚效应。

(二)推进项目集聚发展。严格执行化工行业准入门槛要求,新建化工项目必须进入化工集中区,对于特殊情况需建设在化工园区外的化工项目,按照科学论证、严格控制的原则,在满足环保、安全要求的基础上,上报并经市政府研究同意后,方可开工建设。通过在土地、税收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推动化工园区外的企业实施搬迁。

(三)加大项目扶持力度。市财政设立重点产业扶持专项引导资金,对重点化工项目进行扶持。对技术先进、市场竞争力强、带动和支撑作用大的重大项目,给予上报省重点项目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并在土地、信贷等方面给予优先支持。支持符合条件的优势骨干企业争取国家、省有关扶持资金。积极落实研究开发费用加计扣除、固定资产加速折旧、节能减排、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等各项优惠政策。加大对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的企业信贷扶持力度,努力解决企业的贷款和担保问题。

(四)完善配套设施建设。完善园区内环保基础设施特别是污水处理、集中供热等方面的建设,确保园区环评达到相关要求。加快物流园区、化学品罐区和储运码头等配套物流设施建设,节省企业运输成本,为大型石化企业落户创造良好的基础条件。

(五)严格执行环保准入政策。严格执行环保要求,切实加强化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项目核准要按照环评、安评和能评要求严格进行审查,对未经环保部门审批的项目,投资主管部门不予核准,项目不得开工。严禁对拆分项目进行违规审批、核准和备案。

(六)整合化工行业资源。通过上市、兼并、联合、重组等形式,加快现有化工企业的改组,培育一批核心竞争能力强、主导产品优势突出的大、中型优势骨干企业,鼓励企业加强与上下游企业、研发机构的合作,组建战略联盟,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

五、规划实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市重点产业振兴联席会议制度,由市政府分管领导牵头,市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参加,按照责任分工,加大产业组织协调力度,加强指导和监督检查,确保振兴目标的实现。各地应建立相应的组织领导体制。

(二)注重规划引导。各地可结合实际编制相关产业规划,通过规划引导产业布局,培育特色产业,推动化工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三)强化人才支撑。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构建多层次人才体系。支持企业引进高端人才,加强地方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与企业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建立人才评价和奖励制度,营造人才脱颖而出的发展环境。

(四)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对产业优化升级的推动作用,积极鼓励行业协会搭建信息交流平台,加强信息统计、分析预测等工作,及时提出政策建议。

附件:1. 关键技术

      2. 重点项目

      3. 工作分工


附件1

关键技术

 

1.石油化工。重点推广应用新型催化技术、新型分离技术、节能降耗环保技术、精细加工技术、电子信息技术等。

2.生物化工。重点推广应用生物催化与转化技术、化学与生物耦合制备技术、生产产品的分离和提纯技术、可再生资源开发和利用技术等。

3.农用化工。重点推广应用低毒、高效、低残留新型化合成技术、组合化学技术、转位技术、定向合成技术等。

4.硅化工。重点推广应用有机硅产品生产技术、节能降耗环保技术等。

5.海洋化工。重点推广应用多功能生产装置技术、新型反应器技术、新型高效精馏技术、离子膜法烧碱技术等。

    6.化工环境保护。重点推广应用源头治理技术、环境友好催化技术、绿色化溶剂技术、清洁生产工艺技术等。


附件2

重点项目

 

1.双菱化工公司30万吨离子膜烧碱项目(一期)

2.罗盖特淀粉公司年加工45万吨玉米淀粉项目

3.新海石化公司二期年产120万吨延迟焦化、500万吨原油预处理项目

4.金茂源生物化工公司年产10万吨醋酐、20万吨醋酸丁酯、15万吨混合溶剂项目

5.宝邦化工公司年产1万吨农药及农药中间体生产项目,乐斯化学公司年产6000吨高效、低毒、安全新品种农药产品项目,嘉隆科技公司年产1500吨农药及其中间体项目

6、联化化学品公司年产4万吨生物丁醇及其附产品项目

7.湛蓝科技开发公司年产20万吨有机肥、无机复混肥项目

8.宝诚化工公司年产4万吨亚氨基二乙酸项目,龙游化工公司年产2万吨亚氨基二乙酸生产项目

9.盛源化工公司年产1万吨离子交换树脂项目

10.三吉利公司整体搬迁项目

11.吴越公司染料生产项目

12.华尔化工公司年产300060#蓝、2000吨对氯苯酚、100035#分散蓝等染料及染料中间体项目


附件3

工作分工

 

序号

工作任务

牵头单位

参与单位

1

优化产业布局,推进重点项目

市经贸委

市发改委

市国土局

市环保局

市规划局

2

省、市、县安排扶持资金

市财政局

市经贸委

市发改委

3

充分运用国家已出台的税收政策

市国税局、市地税局

市发改委

市经贸委

4

构建多层次的融资体系,拓展融资渠道

市经贸委、

人行连云港中心支行、市金融办

市财政局

5

优先安排重点项目用地,鼓励使用存量用地,引导企业向园区和化工集中区集中

市国土局

市经贸委

市发改委

各县区政府

6

控制总量;严把准入门槛,加强化工固定资产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市环保局


7

开展新一轮化工整治

市经贸委

市环保局

市安监局

8

加强产学研结合,建设创新平台。建立高级人才引进机制和专项资金;加强企业职业技术教育

市科技局、市人事局

市财政局

市经贸委

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扫一扫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