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k12498411/2006-00783
发布机构 连云港市人民政府 发文日期 2006-11-10
标 题 关于下达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整改措施及持续改进方案的通知
文 号 连政发〔2006〕218号 主 题 词
内容概述 2006年11月1日至3日,国家环保总局组织了由6名专家组成的技术评估组,对我市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工作进行了为期3天的国家技术评估。
时 效 有效 文件下载

连政发〔2006〕218号

关于下达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整改措施及持续改进方案的通知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

现将《连云港市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整改措施及持续改进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二○○六年十一月十日

 

连云港市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

整改措施及持续改进方案

 

2006年11月1日至3日,国家环保总局组织了由6名专家组成的技术评估组,对我市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工作进行了为期3天的国家技术评估。技术评估组在肯定我市创模工作成绩的同时,对我市下阶段创模工作提出了9点意见和3条持续改进建议。现结合技术评估组意见及创模“十一五”考核指标,提出以下整改措施及持续改进方案。

一、关于创模指标

1创建国家卫生城市

目前,我市国家卫生城市尚未通过验收,影响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市爱委办等相关部门和各区政府要密切配合,攻坚克难,全力加快创建进度,力争2006年底完成省爱委会向国家爱委会推荐工作。

2、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据市城管局提供的资料,我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为100%,超过80%考核要求。市城管局、环保局等部门对该项指标完成情况要进一步核实,并补充完善相关基础资料台帐。

3、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

市建设局、环保局等部门要进一步核实大浦污水处理厂二级处理运行时间,补充完善相关基础资料台帐和工作总结。增加大浦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方面的内容,并符合相关规范要求。

4、按期完成总量控制计划

市环保局要进一步完善基础资料台帐,保证三年总量完成情况符合省下达的总量控制计划。

5、人均GDP

2005年我市人均GDP为10003元,虽达到人均GDP大于1万元的考核要求,但与“十一五”人均GDP大于1.5万元的考核指标差距较大。各县区、各部门要进一步加快全市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不断提高人均GDP水平,确保稳定达到创模指标。

6、自然保护区覆盖率

目前我市自然保护区覆盖率为5.44%,虽然达到“十五”指标要求,但距“十一五”指标“受保护地面积占国土面积比例大于10%”的要求有较大差距。市林业局、建设局、旅游局等部门和各县政府,要进一步加大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城市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建设力度,确保新2007年上半年新增自然保护区342平方公里,达到“十一五”指标要求。

二、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管理

国家创模技术评估组认为,连云港铃木组废弃物处理有限公司现有设施技术水平较低,存在环境风险。要求铃木组废弃物处理有限公司按照国家关于危险废物和医疗废弃物处置技术规范,在2006年底前提出处置设施的更新改造方案,加快建设步伐,确保危险废物和医疗废弃物安全处置。市环保局要继续加大对危险废物监管力度,强化危险废物从产生、收集、运输、贮存、处理的全过程管理。

三、大浦污水处理厂污泥安全处置

国家创模技术评估组认为,大浦污水处理厂对污泥处理没有明确处理方案。市建设局要在2006年底明确大浦污水处理厂的污泥安全处置方案,开工建设污泥干化场。

四、加快墟沟污水处理厂建设进度

国家创模技术评估组认为,随着我市东部滨海地区的不断发展,城市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量不断增加,城市污水处理率难以达到“十一五”80%的考核指标要求。市建设局和合作单位,要全力加快墟沟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建设的进度,确保200710月底前建成投运。

五、认真落实城市规划,合理优化城市布局

在新城区的建设和老城区的改造中,要严格按照城市规划功能区要求,不断完善配套环境基础设施,优化工业园区、企业以及居民住宅布局,避免环境扰民问题的产生。

六、进一步加大水污染防治工作力度

国家创模技术评估组认为,连云港市在水环境整治中通过污水处理厂的建设以及不断加大水环境综合整治力度,使水环境质量得到一定改善。市建设局要继续扩大截污管网覆盖范围,提高污水处理率。市环保局要继续加大对重点工业企业以及污水处理厂的监督管理力度,确保城市水环境功能区稳定达标。

七、垃圾无害化处理

国家创模技术评估组认为,我市钓鱼山垃圾处理场基本达到二级无害化等级的创模要求,但技术水平依然较低。市城管局要加大垃圾处理场运营的监管力度,对部分设备实行改造和更新,重点实施渗滤液预处理工程,确保达到规范化卫生填埋要求。西墅垃圾处理场要作封场处理,垃圾渗滤液和填埋气体要进行有效处理。加快垃圾焚烧热电厂建设进度,确保2007年底投入运行。

八、加强水资源管理

国家创模技术评估组认为,我市淡水资源匮乏,且供水过程中的管损大,供水基础设施较陈旧,无中水或污水回用设施。市建设局和市自来水公司要尽快落实供水基础设施更新改造措施,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达到节约水资源目的。同时要加快中水回用设施的规划建设,确保城市污水再生利用率于2007年10月达到“十一五”指标“大于20%”的考核要求。

九、加大创模宣传力度,营造浓厚氛围

我市在创模宣传发动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下一步要继续加强创模宣传,加大资金投入,营造浓厚氛围,不断提高公众对城市环境保护的满意度。

十、加强田湾核电站的监管

江苏田湾核电站一号机组已并网发电,市各相关部门要积极协助国家环保总局加强田湾核电站的监管,保障核环境安全。

十一、环境突发事件应急能力建设

国家创模技术评估组认为,我市应加强对突发环境污染事故的应急防范,完善应急预案,建立环境质量预警预报系统和环境污染应急快速反应系统,构筑环境安全应急处理系统。市各相关部门要进一步加强环境应急能力建设,加大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力度,健全队伍和设备,提高处理环境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同时,要加强对饮用水源、重点流域水质和重污染源的环境自动监测监控系统建设。

十二、城乡结合部的环境综合整治

结合国家卫生城市创建工作,各县区和市城管局等部门要进一步做好城乡结合部的环境综合整治,使城乡结合部及周边地区环境管理符合“十一五”指标要求。要持续不断提高城乡结合部及周边地区环境综合整治水平,预防城区污染向城乡结合部及所辖县、乡镇地区转移和预防在城乡结合部及所辖县、乡镇发生由环境污染问题引起的群体性事件。

附件:连云港市创模整改及持续改进重点项目表

 

 

 

 

 

 

 

连云港市创模整改及持续改进重点项目表

序号

项目名称

整改措施及持续改进方案

完成进度

责任单位

1

创建国家卫生城市

加快创建进度,完成省爱委会向国家爱委会推荐工作

2006年底前

市爱委办

2

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进一步核实指标完成情况,补充完善相关基础资料台帐。补充2006年台帐资料

2006年11月

市城管局、环保局

加大钓鱼山垃圾垃圾处理场运营的监管力度,对部分设备实行改造和更新,重点实施渗滤液预处理工程,达到规范化卫生填埋标准

2007年6月底

市城管局

垃圾收集、清运率达到100%,城区、城乡结合部、城市河道及两侧等无垃圾堆存

长期

市城管局、水利局

对西墅垃圾处理场封场后的垃圾渗滤液和填埋气体进行有效处理

2006年底制定最终处置方案

市城管局

加快垃圾焚烧厂建设进度

2007年底建成

市城管局

3

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

进一步核实大浦污水处理厂的二级处理运行时间,补充完善相关基础资料台帐和工作报告,加大日常运行管理

2006年11月

市建设局、环保局、大浦污水处理厂

加大截污力度,提高污水处理率

长期

市建设局

确定污水处理厂污泥安全处置方案,开工建设污泥干化场

2006年底

市建设局

加快墟沟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建设进度

2007年10月投入运行

市建设局

4

按期完成总量控制计划

进一步完善基础资料台帐,三年总量完成情况符合省下达的总量控制计划

2006年11月

市环保局

5

人均GDP

加快全市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速度,提高人均GDP水平,确保稳定达到创模指标

长期

市发改委、统计局

6

自然保护区覆盖率

新增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城市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等面积342平方公里

2006年制定方案,2007年6月完成

各县政府,市林业局、建设局、旅游局

7

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管理

按照国家关于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处置技术规范,制定危险废物处理设施的更新改造方案,加快建设步伐,确保危险废物安全处置

2006年底

铃木组废弃物处理有限公司

加大危险废物管理力度,强化危险废物从产生、收集、运输、贮存、处理的全过程管理

长期

市环保局

8

落实城市规划,优化城市布局

在新城区的建设和老城区的改造中严格按照城市规划功能区要求进行,不断完善配套环境基础设施,合理布局工业园区、企业以及居民住宅

长期

市规划局、建设局、环保局

9

加强水资源管理

落实供水基础设施更新改造措施,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达到节约水资源目的

2006年底制定方案,2007年10月完成

市自来水公司

加快中水回用设施建设,确保城市污水再生利用率达到“十一五”指标>20%考核要求

200710

市建设局

10

工业废水达标排放率

加大对重点工业企业以及污水处理厂的监督管理力度,重点工业企业污染物排放稳定达标率100%

长期

市环保局

11

创模宣传

继续加大创模宣传力度,营造浓厚创模氛围,不断提高公众对城市环境保护的满意度

2006年11月

各县区政府,市环保局、城管局、电台、电视台等

12

加强田湾核电站的监管

积极协助国家环保总局及省环保厅加强田湾核电站的监管,保障核环境安全

长期

市有关部门

13

环境突发事件应急能力建设

加强对突发环境污染事故的应急防范,完善环境应急预案,建立环境质量预警预报系统和环境污染应急快速反应系统,构筑环境安全应急处理系统

长期

市有关部门

加强环境应急能力建设,加大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力度,健全队伍和设备,提高处理环境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

长期

市有关部门

加强对饮用水源、重点流域水质和重污染源的环境自动监测监控系统建设

长期

市环保局

14

城乡结合部的环境综合整治

做好城乡结合部的环境综合整治,不断提高城乡结合部及周边地区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水平,预防城区污染向城乡结合部及所辖县、乡镇地区转移和预防在城乡结合部及所辖县、乡镇发生由环境污染问题引起的群体性事件

长期

各县区政府,市开发区管委会,市城管局、市环保局


扫一扫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