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数据服务> 统计公报

海州区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 时间:2014-09-28 16:38:44
  • 来源:
  • 阅读次数:
  • 字体:[ ]

2009年,全区人民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齐心协力,奋力拼搏,有效应对复杂经济环境,扎实推进“重大项目突破年、城市建设攻坚年、作风建设提升年”战略,经济保持良好发展态势,人民生活持续改善,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的进展。

一、综合

2009年,海州发展新跨越拥有了更为广阔的空间,省政府批准板浦镇和宁海乡划归海州区管辖,经济社会发生了较大变化,人口总量、行政区域面积、经济总量实现历史性突破。年末,全区总人口23.24万人,增加了69.6%,区域面积282.09平方公里,增加了77%。

初步核算,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2亿元,比上年增长14.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7亿元,增长5.0%;第二产业增加值13.8亿元,增长16.4%;第三产业增加值11.5亿元,增长17.7%。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3767元,比上年增长10%。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2.1:43.1:54.8。农民人均纯收入6838元。

财政收入稳定增长。全年财政总收入7.03亿元;实现一般预算收入3.07亿元,其中,税收收入2.94亿元,占一般预算收入的比重为95.7%。分税种看,增值税入库2.76亿元;营业税入库1.13亿元;企业所得税6485万元;个人所得税3175万元;城市维护建设税2201万元;城镇土地使用税1227万元;土地增值税1854万元。

一般预算支出3.35亿元。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7165万元;公共安全支出1591万元;教育支出9652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569万元;医疗卫生支出1436万元。社会保险基金支出3240万元,增长80%。基金支出5878万元,增长212.8%。

二、农业

2009年,全区完成现价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2.08亿元,比上年增长8.0%。其中农业产值8.75亿元,增长15.2%;林业产值0.18亿元,增长3.0%;牧业产值2.18亿元,下降14.0%;渔业产值0.28亿元,增长54.7%;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0.68亿元,增长13.2%。

其中:粮食总产量16.07万吨,增产1.5%;蔬菜产量22.21万吨,减产14.6%;水果产量1.39万吨,增产30.3%;水产品产量2835吨,减产0.5%;肉类总产量10367吨,其中,猪肉产量7091吨,禽肉产量2830吨,奶类产量4984吨。

城郊现代农业发展加快。全区新增高效农业面积5120亩,实现农业增加值5.96亿元,同比增长6.0%。新引进现代农业企业6家,培育市级农业龙头企业6家,组建镇级土地流转交易服务中心5个,新发展农村合作组织22家,成立了全市首家农业专业合作联社。全区共有生态林2.17万亩,无公害蔬菜基地21.5千亩,孔望山盆景园300百亩,无公害农产品品牌15个,无公害农畜产品基地13个。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经济企稳回升。全区完成全部工业增加值12.27亿元,同比增长16.1%,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38.3%。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85家,当年新增6家,实现规模工业总产值40.5亿元,销售产值39.2亿元,分别增长19.5%和19.4%;实现销售收入39.7亿元,增长21.5%;实现利税4.94亿元,增长133.0%。

重点企业支撑有力。全区前20强工业企业不断壮大,全年总产值达到30.9亿元,占全部规模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76.2%,实现销售收入30.6亿元,对全区规模以上工业销售收入增长的贡献率为122.2%,拉动规模以上工业销售收入增长26.3个百分点。

建筑业稳步发展。全年全社会建筑业增加值完成1.53亿元,同比增长19.2%。全区(不含板浦、宁海)施工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10家,签订合同额3.46亿元,增长31.0%;其中当年新签合同额2.36亿元,增长36.0%。完成建筑业总产值3.3亿元,增长65.0%;其中在省外承揽工程完成总产值0.16亿元。全区建筑业企业竣工产值2.39亿元,增长32.0%。全年房屋建筑施工面积54.47万平方米,竣工面积18.3万平方米。

四、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强劲。全区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0.04亿元,同比增长22.1%;工业投资17.65亿元,同比增长3.76%;民营投资18.03亿元,同比增长75.5%。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26.23亿元,增长24.3%,其中,城镇投资21.09亿元,增长34.4%;农村投资5.14亿元,同比下降5.0%。全年在建项目75个,计划总投资45.86亿元,当年新开工项目57个,计划投资5000万元以上项目26个,过亿元项目11个。

重大项目有序推进。2009年是海州“城市建设攻坚年”,重点实施了新区建设、旧城改造、市政基础设施、园林绿化、村镇建设、建筑业管理等建设,完成孔望山公园一期工程,面积15公顷,总投资4500万元。新城内道路桥梁建设,投资1.47亿元。便民路及路灯建设,投资107万元。

房地产市场回暖。全区共有房地产在库项目12个,完成投资5.72亿元,同比增长68.8%,商品房销售面积32.54万平方米,房屋施工面积69.71万平方米,其中住宅63.22万平方米,新开工面积14.24万平方米,其中住宅9.97万平方米,竣工面积17.71万平方米,其中住宅16.79万平方米。新区和老城共20多个房地产项目开工建设,全年共实施石棚名居、鼓楼嘉园、香格里拉花园、连云港·义乌中国小商品城、光明新贵等10个地块改造,完成投资5.9亿元。

五、国内贸易和对外经济

消费品市场繁荣。全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02亿元。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16.28亿元,住宿餐饮业零售额0.74亿元。零售业贡献突出,完成15.6亿元,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1.7%。

商贸物流业发展步伐加快。四季农产品市场和中翔钢材市场一期建成营业。新海粮食物流中心快速推进,世界500强企业家乐福超市入驻本区开工建设。兴隆国际商贸城、连云港义乌小商品城完成规划设计。

招商引资和出口平稳增长。全区完成进出口总额(不含板浦、宁海)7737万美元,下降13.37%。其中,出口额6938万美元,下降18.6%;进口额799万美元,增长94.3%。新批外商直接投资项目6宗;合同吸收外商直接投资7777.5万美元,增长239.2%;实际吸收外商直接投资3054万美元,增长17.6%。引进内联市外项目299个,市外到位资金19.58亿元,同比增长0.8%。

六、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事业均衡协调发展。全区拥有各级各类全日制学校35所,在校学生2.845万人。其中,小学22所,在校学生1.003万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初中10所,在校学生0.907万人,初中入学率、巩固率分别达到100%、99.7%。普通高中2所,在校生0.577万人;职业高中1所,在校生0.358万人。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段学校比例99%。全区拥有幼儿园12所,在园幼儿0.76万人,学前三年幼儿入园率96%。特殊教育学校1所,在校学生60人,三残儿童入学率达100%。十五年教育普及率达到96%。

科技创新成效明显。全年申报国家、省、市科技项目71项,申请专利131件,获得立项项目32个,获得上级科技扶持资金1773万元。其中,江苏中鹏电子有限公司的“LQFP绿色环保型塑封料的研发与产业化”项目获得国家02重大专项,科技扶持资金691.7万元;连云港黄海机械厂有限公司的“智能化岩心钻探装备的研发与产业化”项目获得省重大成果转化,项目资金500万元。通过新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企业2家,享受税收优惠政策。新增国家级博士后工作站1个;省级研发中心6家;新增省高新技术产品7个、省自主创新产品1个、市高新技术产品4个;新增省农业科技型企业1家、市高新技术企业5家、市农业科技型企业2家。

七、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设施建设加强。全区共有文化馆1个,乡镇文化站4个,村级文化室48个,文化市场管理站1个。新建省级标准农家书屋8家。全区共有2处国家级、10处省级、15处市级、9处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文体事业蓬勃发展。全年共举办庙会暨王子啤酒文化广场开幕式和房展会开幕式文艺演出、“迎新春”京剧大家唱、淮海戏大家唱等文化活动116场。“三下乡”送戏14场,送电影300场,送书1500册。全区新增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1人、一级社会体育指导员4人、二级社会体育指导员36人、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87人。建成村居健身点84个,区级国民体质监测中心1个。获得省级各类比赛金牌8枚、银牌1枚、铜牌5枚。

医疗服务不断提高。全区共有卫生院7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个,卫生防疫和防治机构1个,卫生监督所1个。设社区卫生服务站30个,村卫生室59个,村卫生室人员229人。全区拥有各类卫生技术人员344人,其中,执业医师112人,注册护士116人,药师27人。全年各医疗机构诊疗人次25.78万人次。年末城镇居民健康档案累计建档人数2.12万人,农村居民健康档案累计建档人数4.51万人。

八、城乡建设和环境保护

城市建设强力推进。新区一方山水、河畔花城、香溢小区等11个房地产项目快速推进,区行政服务中心建成并投入使用,孔望山公园完成一期工程建设,新孔南路续建工程和青河路北延工程竣工通车,新孔路桥建成通车,改建新城内220KV高压线5.5公里,建成塔基31座,实施园林绿化工程34项,累计投资5490万元

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实施老城区便民道路改造12条,安装便民路灯110套。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新坝中路大修工程全面完成,实施农村一事一议公益项目82个,铺设农村道路21.25公里,修建新坝中路桥、新海桥等农桥30座,疏浚县乡河道112万方,完成王庄、双龙等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新建沼气池152个,完成农村无害化户厕改造4500户。

宜居环境明显改善。城市环境噪声达标区覆盖率100%,新增城市绿地面积38.85公顷,绿地改造3公顷,绿化覆盖率达45.01%,提高1.14个百分点,绿地率达35.14%。饮用水源环境安全,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到100%;集中式饮用水质达标率达100%;农村集中式饮用水质达标率达到100%。排污申报率和环境评价执行率均达到100%;医疗机构医疗废物集中处理率100%;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76%;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达到98%以上。

九、人口和旅游业

人口总量平稳增长。年末全区总户数68793户,总人口为232424人,比上年末增加2828人,同比增长1.2%。其中:男性118058人,女性114366人,性别比为103.23。全年计划生育率99.24%,出生率7.56‰,死亡率为4.02‰,自然增长率为3.54‰,节育率为91.8%,晚婚率75.07%。

旅游业取得新进展。积极推进景区建设,建成孔望山景区北门广场和桃花涧景区游客服务中心,重点打造“一山一城”(锦屏山、古城)旅游品牌,铺设了石棚山至桃花涧10公里长的步游道,锦屏山旅游框架初步拉开。成功举办了第九届“连云港之春”系列旅游、连云港市武术节、苏北鲁南地区民俗文艺精英赛、连云港市风筝节、白虎山文化旅游庙会等文化旅游活动。全年接待游客95.38万人次,同比增长19.09%;旅游总收入7.01亿元,同比增长36.91%。桃花涧AAA景区、石棚山区AAA景区顺利完成省复查验收。

十、社会保障和就业

社会保障水平提升。全区(不含板浦、宁海)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工伤、生育四项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9093人、11049人、6082人、3975人,基金征缴收入分别达到3547万元、2120万元、49万元、42万元。企业职工基本养老参保人数9093人,机关职工基本养老参保人数1903人,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1049人,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数34741人。农民工参加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和工伤保险人数分别达到547人、2042人、3471人。离退休费用发放率100%。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含新农合)覆盖率达到99.5%。

就业培训稳步推进。全区(不含板浦、宁海)全年提供就业岗位4112个,城镇新增就业人数3915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635人,“4050”人员再就业442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43%,充分就业社区创建率达到89%推进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新建5个农民创业孵化基地,新转移农村劳动力3088人。

注:1、公报中的比较指标均是2009年与2008年比较;地区生产总值和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均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2、公报中没有特殊说明,均含宁海、板浦。

 

扫一扫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