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台山二十四景——后顶观潮

  • 时间:2024-01-05 14:52:33
  • 来源: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 阅读次数:
  • 字体:[ ]

为了让广大读者更深刻地了解“云台山二十四景”,我们邀请了连云港历史人文方面的专家,从人文、历史、地理、典故、文化、诗词等方面阐释“云台山二十四景”,让更多的人了解连云港的历史文化,传承连云港人文精神。今天推出第九景——后顶观潮。

1.png

黄申瑾《图二十四景》: “此为山阴后顶也,倚崖构殿,亦奉帝像,前顶向南一带,有沙堤盐市、村舍田庐,水面尚小。后顶则向北,望大洋茫茫,天水相接,早潮晚汐,空阔无际。洋中一山,据此二百余里,名神山。”


这一景观在云台山后顶,即金牛顶。

曾有金姓、牛姓二人于花果山后顶山侧金牛洞修行,故名金牛顶。清人程宗城《过后顶》诗云:“芒鞋踏遍古云台,又见峰峦万仞开。拔地奇松撑翠盖,接天飞瀑响晴雷。”足见这里景色之特别。

后顶曾有著名的北海观音寺,侍奉三元大帝和观音,住持为清风和尚,这个清风和尚是一位得道高僧,他曾寒来暑往立于危崖石上参禅,据说多年不食人间烟火,仅靠松柏之叶充饥,日久,石生足痕如镌,不日旁又生菩提树一株。后世称其为“立禅石修炼者”。

清顺治年间,朝廷封山禁海(裁海),人去楼空,古刹大多坍塌,至今尚可见殿址遗存。这里还有石刻多处,至今仍存。

清康熙年间,云台山尚四面环海,在康熙五十年后渐次退海成陆。嘉庆道光年间南面仍有半海,因南侧海退滩涂显现,以板浦为中心盐业盛行,于是如黄申瑾所言“前顶向南,一带是沙堤盐市,村舍田庐”,即可见一块块盐田,盐场茅舍,河舟运盐场景。此时山西面有海峡,山北、东皆为大海,即所谓“望大洋茫茫,天水相接,早潮晚汐,空阔无际”。

嘉庆年间奉派到两淮主持盐务的谢元淮有《金牛望海》诗云:“山高地易隘,寺西独幽旷。朐阳百里间,最高此莫抗。大海浮圆穹,长风送远浪。天地如同流,元气资鼓荡。”写出了“后顶观潮”的壮美之景。

云台山中有“前顶”和“后顶”之分,青峰顶为前顶。在玉女峰东面,有一山顶,被称为“后顶”,也叫金牛顶。后顶有“金牛洞”,又称呼为“二仙洞”,相传在古代有金、牛二人在这里修炼而得名。

后顶北崖下,在宋代有“倚崖构殿”,内奉三元,人称三官庙,明为“大士禅院”,内奉观音,地方称为“北海观音寺”。清初“栽海”,云台庙宇遭空前洗劫,“大士禅院”被毁。在清时,先后修复又被毁。大士禅院已荡然无存,后久缓未修。

崔应阶的《云台山志》载有一首凌廷堪的五言律诗:苍茫连碧海,极目望悠悠。浪涌鼋鼍伏,波翻日月浮。奔腾吞远屿,出没乱虚舟。试问逍遥客,何如水上鸥。讲的就是这个景观。

后顶的重点是观潮,在古时,人们站在后顶向北看海,大海一片茫茫,只见天与海水交界无边相接,早潮晚汐,空阔无际。今天,大海虽已东退,壮阔的海潮景观已经不复存在,成为历史。但是,山脚下的良田千顷,绿树成荫,一排排民居,一派繁荣景象。今天,后顶这里仍不失为一处优美的景点。

明清时期,云台山还是浮于海中的岛屿,因此地处云台山北麓绝顶的后顶便面向深海,每到风暴来临之时,海上惊涛骇浪,场面蔚为壮观。因此黄申瑾将其列入了“云台山二十四景”中,名“后顶观潮”。

黄申瑾图说中“倚崖构殿”的观潮胜境是指哪里呢?据史籍记载,此处便是号称与前顶“三元宫”遥相呼应的后顶“北海观音寺”。如今,那里只剩下断壁残垣,不过仍是访古的好去处。

这座始建于明代万历年间的北海观音寺曾名“大士禅院”“金佛禅寺”。清顺治十八年(公元1661年),清廷为杜绝沿海居民支持郑成功等反清势力,下令将包括海州在内的沿海居民迁往内陆,史称“迁海”或“裁海”。

清《嘉庆海州直隶州志》载:“顺治十八年,兵部尚书苏纳海等会阅江南沿海地方,将各岛所住村庄迁移内境,云台山以向在海中,一并禁为界外。”一同迁往内地的不仅是当地居民,就连出家之人也一并算在移民之列。北海观音寺也因此人去楼空。据《云台新志》记载,起初后顶曾是供奉三元大帝的观宇,而到了康熙十六年(公元1677年)“复海”之时,这里已变成了供奉观音的道场。

《云台新志》中记载的北海观音寺是这样的:“观音寺,一名倒座崖,在青峰顶之后,面北俗称为北海观音。白莺、紫竹常现云中。开山僧无相立山岩一石上,三年,脚痕深寸许,旁生菩提树一株,今名其石曰立禅石。”

“白莺”“紫竹”是南海观音的象征,此二物出现在后顶的观音寺,可见当时此处是非常灵验的观音道场。

据《云台山志》中收录的《无相上人传》一文记载,云台山开山祖师俗家名叫谢淳,号守庵,法号德证,淮安府山阳县(今江苏淮安)人。万历十五年(公元1587年),谢淳毁家建庙,创建三元宫。万历十六年,淮海地区遭遇荒年,百姓流离失所,谢淳以工代赈。至万历二十四年(公元1596年)三元宫落成,从此,云台山金碧夺目,声名远播,成为佛教圣地。

“其时,云台附近寺观,无相次第修整,皆金碧雕华,照耀巖谷。”《云台新志》中盛赞其为“云台开山”之“首功”。“立禅石,在倒座崖侧。赵续志:开山僧无相,立一石上,不避风雨,但食松枝,如是者三年,脚痕深入石骨。后所立石旁,生菩提一株。”清道光十六年,时任两淮盐运使司海州分司运判的谢元淮在《养默山房诗钞》中曾在收录有一篇题为《倒座崖》的五言诗,诗中同样提到了“立禅石”的典故:“昔有立禅僧,三年立此处。兰若竟焕然,侧生垂寳树。”

在今天后顶北海观音寺遗址旁的一块崖壁巨石上,一个足形凹槽赫然醒目,据说这便是史料中津津乐道的“立禅石”,古人认为,这处凹槽便是开山僧无相“脚痕深入石骨”留下的足印。事实上,这仅是一处鬼斧神工的自然遗迹而已,至于“旁生菩提树一株”,如今也未见其树,或许只是为了证实无相禅师佛法超群的象征。

北海观音寺虽然久已毁圮,波涛汹涌的大海也远去多时,但直到今天,这里仍是许多金石书法爱好者经常光顾的“胜境”。据市文保志愿者考证,目前在北海观音寺周边岩壁上,至今仍完好地保留着19处摩崖石刻,其中明代4处、清代4处,民国1处,剩余的10处因没有落款,无从判断其年代。

据悉,这九处带有明确纪年落款的石刻中,明代集中在崇祯二年(公元1629年)至崇祯十年(公元1637年)间,其内容多为观潮览胜的应景之作。清代的4处则皆为康熙三十三年(公元1694年)所刻,由此推测,自康熙十六年(公元1677年)“裁海”令撤销后,北海观音寺始终处于荒废状态,并未像前顶的三元宫那样得以复修。

康熙三十三年,海州知州万萧裔与司训杨廷镇前来访查古迹,对于后顶如此壮美的风景,二人分别留下了“崩云”“气象万千”“移我情”等榜书佳作。而对于观音寺的毁圮,二人既表现出对旧时后顶胜境的追忆,又对当时的时局有着些许无奈。诗曰:“攀磴寻云壑,仙踪忆古初。寺虚钟渺渺,海末日徐徐。岛雾迷轻楫,旋烟灭旧墟。何处闲事静,蓑笠狎畊渔。”


扫一扫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