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台山二十四景——石枕流泉

  • 时间:2024-02-13 08:20:50
  • 来源: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 阅读次数:
  • 字体:[ ]

为了让广大读者更深刻地了解“云台山二十四景”,我们邀请了连云港历史人文方面的专家,从人文、历史、地理、典故、文化、诗词等方面阐释“云台山二十四景”,让更多的人了解连云港的历史文化,传承连云港人文精神。今天推出第十二景——石枕流泉。

1.jpg

黄申瑾《图二十四景》写道:“由一线天而登,由大石欹卧崖下,水从石隙出,腾沸四流,溅珠喷玉,其声铿然。”

石枕流泉景观在今花果山一线天上方。

一线天周围的景观密集程度超越前云台任何一地,为花果山之冠:天通一线、别峰、万岭等景观,游人如织,逗留时间也较长,然而石枕流泉又为个中奇观,知之者、赏之者极少。

石枕亦称枕石,是一天然奇石,横卧山崖,似巨枕卧于草圃之中,长阔平坦,可躺在上面凝视苍天,可坐其上目视远方,可立石上四顾山野。可谓是游人休憩极佳之处,也是“发思古之幽情”的妙境。

石枕四周,野藤杂枝,或斜或横或垂挂,可以想见其修洁孤高、凌霜傲雪,萧然尘外的丰姿;花草叶片,红绿相织,斑斓夺目。

石枕之上,凹处多有苔藓,茵茵翠绿,柔感可人,生命之活力无可穷尽;还能见到有一道清泉从石缝中汩汩涌出,水漫石枕,“腾沸四流,溅珠喷玉”,自成一溪;静心可闻水流之声,其声潺潺,似大自然将苍穹间五弦拨动,天籁之音,铿然可闻。

如此美好的石枕流泉景观,今天仍然存在,当时给黄申瑾留下了美妙的感受,而今人游山却常常遗漏此景观,实属憾事。不是今人视之不见,实因该景观地处偏僻之所,道阻且狭,较难通行,故而游人稀疏,观者殊少。

在花果山沿着一线天景点拾级而上,不远处能看到一处清泉,从巨石下面的石缝中流出,而且水流较大,腾沸四流,溅珠喷玉,铿然有声。传说《西游记》中孙悟空有烦恼的时候,经常独自躺在这里休息,以石为枕。后来,这块巨石被称为“石枕”。这处景点在古代至今都被称为石枕流泉。就因为这个“枕”字,把石头与泉水的位置非常形象地表达出来,显示了石头与泉水一静一动的场面。

如果想听流泉优美的水声,就到石枕流泉不远处的多宝佛塔那里,能听到隐隐的流水声,大自然流水声如同清晨,或傍晚从远处飘来的音乐声一样,婉转动听。泉水从石枕下流出来,叮叮咚咚流动的声音,一路而下流向远方。

人们在这里欣赏石枕流泉,犹如在仙境之中,仿佛还能听到孙悟空躺在这里休息时打呼的声音。

花果山除了是仙气萦绕的大圣家乡,还是国家地质公园。山中众多独特的景观都属于地质景观。石枕流泉也是。

三元宫周边大的山岭有三条,一是西面的龙松岭,二是三元宫所在的琵琶岭,三是东面的东秃龙岭。较长的涧沟有四个,其中有一条发源于海曙楼,经青峰顶停车场、照海亭东、一线天东,与九龙桥出水相汇。这条涧落差大,沟深石多林密,冬春时节,泉水长年不涸,夏秋雨水季节,瀑水奔流,石枕流泉景点就在这条涧沟上。

作为国家地质公园,花果山地处我国一级大地构造单元秦岭褶皱系大别—苏胶褶皱带的苏北—胶南背斜之上,是目前中国确认的切割深度最大的断裂之一,位于“苏鲁造山带”区内。花果山地区变质岩以浅粒岩为主,属中新元古代(距今11亿至8亿年),夹有较多的基性岩脉体,被命名为“云台岩群”。

花果山是扬子板块和华北板块碰撞的产物。后来,由于郯庐断裂的平移作用,花果山又向东北方向平移了一段距离,如今的花果山地貌,是形成于近50万年以来的地质建造,由于花果山地区四周为脆性断裂,第四纪以来,构造运动表现出不均衡升降的特点,花果山不断升高,形成了现今江苏省的最高峰。

据悉,由于云台山脉位居横贯大别—苏鲁超高压变质带上,郯庐断裂带又从我市西部马陵山区穿过,云台山的混合岩和变质岩的地质特征非常典型,类型发育比较齐全,留下了众多的地质遗迹,而且该地区形成的地质地貌景观具有相当的观赏性,如洞穴、奇石、天生桥、一线天、山谷等。

玉女峰是花果山可观赏的第一个地质景观。花果山由12条山脊、88个山峰组成,其主峰即为玉女峰,是云台山的顶峰,也是江苏省的最高峰。

单面山地貌是花果山地质景观的又一个看点。单面山又称半屏山,是一种地形地貌景观,指一边极斜、一边缓斜的山。其通常由于原本倾斜排列的岩层,上层岩石较硬、下层岩石较软,受到风或水的侵蚀之后,软的一边的地层受到较多的侵蚀,形成较另一边陡的坡度,因而形成单面山。

山顶“遥镇洪流”四个字所在岩体为发育的节理。节理是花果山地区广泛发育的一种断裂构造,也是地壳上部岩石中最广泛发育的一种断裂构造。花果山的这组节理为风化作用、山崩形成的非构造节理,呈东北向,长约300米、高20~30米,形成了断裂悬崖。

在花果山地质公园,洞穴与瀑布奇观也是值得一看的地质景观,著名的水帘洞就是花果山天然洞穴的代表,它处于断崖的石壁间洞口,洞口呈“人”字形。花果山地区节理裂隙发育,降水在山顶瑶池汇集后于此处流出形成瀑布水体景观。石枕流泉景观则是奇石与水体相交融的地质景观。

山海相依是港城的代表性风景,而花果山上的海浸石则是这一风景的最好证明,原本呈尖棱状的岩石在海浪的作用下逐渐被磨圆,岩性稍软一点的则被冲刷,形成海蚀坑或海蚀洞。在花果山地区共存在7个不同海拔高度的海浸石或海蚀洞穴群,代表了近50万年以来,至少发生过7次较大规模的断层构造抬升作用。

在花果山上,不仅有自然洞穴,还有崩塌形成的洞穴景观,这就是七十二洞,这是岩石中节理和小断层发育,长期的风化作用又使得岩石支离破碎,在地震和重力作用下,岩石极易崩落,降水则使得已崩落的碎石堆进一步失稳而形成崩塌堆积洞穴群,石崖交错垒叠成洞,洞穴一个连一个,总称七十二洞。

在三元宫停车场附近,我们可以看到有趣的石香肠。据悉,石香肠在地质学上称为香肠构造,是由于岩层受到垂直层理的挤压力作用时在顺层方向上产生单向或双向的拉伸,当弱岩层发生塑性流动时促使强岩层发生破裂而形成的。从剖面上看,这些块段很像并排串列的香肠。

山上唐僧崖是地质景观中的帚状节理,是受节理控制,山体崩塌后留下的一个崩塌悬崖,崖上有一尊天然形成的唐僧石像,石像身上长条形图案的袈裟是由平行的帚状节理构成。

此外,在漫长的地质时期内,云台山经历了多次地壳运动与地震等外动力地质作用,许多山峰崩裂,乱石滚到了山坡上,经过日晒夜露和风霜雨雪的磨炼,形成了许许多多的怪石景观,也非常值得一看。


扫一扫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