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南:聚焦主题教育“小切口” 搭建服务民生“大舞台”
家门口有了老人助餐点、新增智慧停车场、兴汤线建成通车、先诊疗后付费……自主题教育开展以来,灌南县从群众关切点入手,聚焦群众急难愁盼“小切口”,尽心尽力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堵点、痛点、难点问题,切实把主题教育的成果体现在为民办实事的成效上。
小饭碗里装着大民生。灌南县积极探索服务模式,引入第三方承接助餐点为老人服务,形成助餐、配餐、送餐的“一条龙”配套服务体系,因地施策破解老年人用餐难问题。该县把养老服务中心打造成了集日间照料、长者文化娱乐与进修、居家照料等全方位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于一体,在非就餐时间,老人们可以自发地下棋聊天看电视并参加各种节假日活动,实现了15分钟养老服务圈。
民之所望,政之所向。灌南县第一人民医院直面医疗服务中存在的“三长一短”现象——挂号时间长、候诊时间长、取药时间长、就诊时间短,创新实施“医后付”项目,患者只需要进行一次挂号,可以完成问诊、检查、化验、取药等全流程操作,无须现场反复排队缴费。就诊结束后,可通过微信公众号、自助机、窗口一次性结算费用。 目前灌南县第一人民医院有16个科室开放“医后付”服务,享受医后付患者达到14200例,涉及总金额达300万元。
在主题教育中,灌南县把有序实施城市更新纳入民生项目清单中,征收置换4个老旧小区2.3万平方米,改变了原先瓦房林立、道路狭窄、污水横流的环境,吴兴海原先居住的机械厂家属区也在其中。
交通的畅达便捷,直接关系到经济发展和群众出行,是群众最期盼的民生大事。苏州南路改扩建项目是灌南县重点民生工程之一,位于灌南城区南部,属于交通要道,改扩建范围南起长江路,北至鹏程路,改造为宽42米,双向六车道沥青路面,道路两侧新建了人行道和非机动车道。
主题教育的成效如何,民生问题的解决情况是重要标尺。自主题教育开展以来,灌南县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突出群众实际感受,突出群众普遍受益,完成了淮河路、兴汤线等3条道路升级改造,建成智慧停车场8处,新增充电桩76个,郑于河西侧风光带等7个公园游园建成惠民,五龙口生态湿地公园建成开放,苏州路实验学校、第四中学改扩建工程建成投用,灌南县第二人民医院新建项目、灌南县精神病院睡眠中心主体落成,创新打造苏北首家民政综合服务体,“一老一小”经验做法获评“全省高质量民政事业发展事项创新成果”。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灌南县主动呼应人民群众多元需求,对照主题教育30件民生实事项目清单,倒排工期,实行项目化管理、清单式推进,用心用情、久久为功,切实把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关键小事”做到群众心坎上,让主题教育成果真正惠及民生。
扫一扫打开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