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市政府办 发布日期:2021-11-30 09:11 访问量:
今年以来,全市上下认真贯彻上级决策部署,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持续找痛点、疏堵点、攻难点,全力做好“两稳一促”工作,商务运行呈现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稳中提质的良好态势,外贸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外资、社零消费保持快速增长。近日,市政府办公室会市商务局通过系统比对、资料核查等方式,对1-6月份全市外资外贸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情况进行了专题督查。有关情况通报如下:
一、总体情况
(一)利用外资推进有力。上半年全市实际利用外资(市确认)5亿美元,同比增长28.2%,完成全年目标的58.9%,超序时进度8.9个百分点。新设外商投资项目43个,同比增长72%。协议注册外资12.8亿美元,同比增长88.8%。
全市9家外资目标责任载体中,灌南县、赣榆区、东海县和市开发区4家单位任务推进达序时进度要求。其中灌南县到资10110万美元,赣榆区到资7265万美元,东海县到资6774万美元,市开发区到资15107万美元,分别完成目标的84.3%、60.5%、56.5%和50.4%。其他5家责任载体未达序时进度,其中连云区到资3780万美元,完成目标的37.8%;灌云县到资3035万美元,完成目标的25.3%;海州区到资1552万美元,完成目标的12.9%;徐圩新区到资2417万美元,完成目标的12.1%;云台山景区无实际到资。
(二)对外贸易持续提升。上半年全市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63.3亿美元,外贸进出口增速达41.8%,增速全省排名第四,持续6个月保持上升态势。其中:出口27.1亿美元,同比增长56.5%;进口36.2亿美元,同比增长32.7%,进口总额排名苏北第一位。6月当月进出口总额14.1亿美元,创单月进出口总量历史新高。
全市8家外贸目标责任载体全部实现正增长,7家单位增幅达8%以上。其中,市开发区进出口总量居全市第一,完成进出口总额17.5亿美元;徐圩新区进出口增速居全市第一,同比增长157.6%;灌南县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0.9亿美元,仅增长2.1%,滞后序时进度5.9个百分点。
(三)社零消费快速增长。上半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65.8亿元,同比增长30.3%,高于全省平均增幅1.6个百分点,增幅居全省第4、苏北第2位。从区域看,上半年我市城镇限上社零完成119.1亿元,增长32.6%;乡村限上社零完成6.9亿元,增长72.1%。从消费形态看,限上餐饮收入完成10.1亿元,增长47.4%,限上商品零售完成172.1亿元,增长36.3%,其中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商品销售额为25.8亿元,增长79.6%。
全市7家社零目标责任载体中,东海县、灌云县、灌南县分别高于全市平均增幅5个、3.1个和1.5个百分点。市开发区、海州区、赣榆区增速出现回落,其中,海州区、赣榆区分别低于全市平均增幅2个、3.3个百分点,市开发区低于全市平均增幅4.6个百分点。
二、存在问题
(一)利用外资项目储备不足。部分责任单位到资较少,9家责任单位中有5家滞后序时进度,其中2家完成率不到20%,2家不到40%,1家无到资,目标意识和压力传递有待强化。部分项目到资序时、节点把握不及时,导致数据确认滞后。外资项目招引、储备不够,缺少项目支撑。新设项目偏少,新设项目到资贡献率不够,上半年全市利用外资到资项目59个,其中结转项目48个,实际到资3.9亿美元,占全市实际到资比重为78.8%。
(二)外贸稳增长后劲乏力。上半年外贸进出口高速增长,但受人民币升值、海运费用大幅上涨、原油和矿产品等大宗商品涨价影响,外贸企业获利空间受到挤压甚至出现亏损,部分企业存在等待观望、不接订单现象,下半年全市外贸增长将持续承压,难以维持当前的较高增长态势。
(三)“入统入库”企业数量缺口较大。上半年我市限上“入统入库”企业61家,距全年目标245家相差184家,完成率不足25%。按区域分,我市7家责任载体中,灌云县新增24家,海州区新增12家,赣榆区、东海县、市开发区各新增10家、5家、5家,连云区新增4家,灌南县新增1家。
三、工作要求
(一)紧盯目标加快外资推进落实。各县区、板块要坚持目标导向,完善利用外资督查、通报、考核等机制,压紧压实主体责任,在提高总量和增幅上狠下功夫。树立“项目为王”观念,想方设法抓好外资招引和在手项目推进,建立完善在手外资项目库,力争外资大项目有突破,在扩存量和促增量上狠下功夫。挖掘在手项目和存量企业到资空间潜力,促进早落地早到资,鼓励外资企业增资扩股和利润再投资,在提高新设外资项目注册率和外资到账率上狠下功夫。严格落实外资项目、重点企业联系服务制度,深入开展“三访三服务”活动,开展外资项目落地情况跟踪检查,倾力服务项目落地、签约到资和企业运行。
(二)持续发力推动外贸稳中提质。推动外贸主体持续扩容,着力引进优质经营主体,发展壮大新增主体。深入开展“优化环境促发展、问题清零解难题”系列活动,有效落实重点企业监测机制,及时协调解决困难问题。组织企业参加进博会、广交会等知名展会平台及“江苏优品·畅行全球”系列线上贸易促进活动,支持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加快外贸新业态发展,培育认定一批跨境电商产业园、孵化基地,加快做大跨境电商交易规模,推动市场采购贸易新业态尽快落地。强化信保支撑作用,优化出口配套扶持政策,稳定企业出口信心。
(三)创新方法确保数据应统尽统。各县区要积极开展线上线下系列消费促进活动,推动“夜间经济”发展,促进消费提质扩容。加强数据运行监测预警,树立“抓调度必须抓生产”“管行业必须管数据”“管数据必须抓入库”的理念,抓住下半年企业“入统入库”的黄金时段,提前分析企业数据,主动加强指导服务,帮助企业解决具体问题,确保新增及在库企业经营数据应报尽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