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市政府办 发布日期:2019-09-30 05:35 访问量:
今年上半年,全市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349元,同比增长8.6%。其中,工资性收入4895元,同比增长9.0%,占可支配收入的52.4%,拉动可支配收入增长4.7个百分点。经营净收入2789元,同比增长7.6%,占可支配收入的29.8%,拉动可支配收入增长2.3个百分点。财产净收入47元,同比增长16.5%,占可支配收入的0.5%,拉动可支配收入增长0.1个百分点。转移净收入1618元,同比增长8.9%,占可支配收入的17.3%,拉动可支配收入增长1.5个百分点。
从督查情况看,我市农民增收形势较为严峻,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绝对值全省垫底,增幅列全省第八位、苏北末位。受区域发展等因素影响,部分地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相对较低,且差距有不断扩大趋势。从收入构成看,四项构成增长存在不平衡性。工资性收入增速较快,成为拉动我市农民收入增长的主导力量。经营净收入仍是农民传统收入来源,但收入贡献率有所下降。因农村土地、金融等要素市场发展滞后,财产净收入在农民可支配收入中占比较低。相关县区情况如下:
(一)东海县。上半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812元,同比增长8.5%。其中,工资性收入3750元,同比增长8.9%,占可支配收入的38.2%,拉动可支配收入增长3.4个百分点;经营净收入4360元,同比增长8.2%,占可支配收入的44.4%,拉动可支配收入增长3.6个百分点;财产净收入47元,同比增长11.1%,占可支配收入的0.5%,拉动可支配收入增长0.05个百分点;转移净收入1655.7元,同比增长8.5%,占可支配收入的16.9%,拉动可支配收入增长1.4个百分点。
(二)灌云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604元,同比增长8.7%。其中,工资性收入4772.8元,同比增长8.9%,占可支配收入的55.5%,拉动可支配收入增长4.93个百分点;经营净收入2736.4元,同比增长5.4%,占可支配收入的31.8%,拉动可支配收入增长1.77个百分点;财产净收入104.9元,同比增长13.4%,占可支配收入的1.2%,拉动可支配收入增长0.16个百分点;转移净收入843.2元,同比增长17.4%,占可支配收入的11.5%,拉动可支配收入增长1.85个百分点。
(三)灌南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330元,同比增长8.6%。其中,工资性收入3500元,同比增长8.0%,占可支配收入的42%,拉动可支配收入增长3.4个百分点;经营净收入2289元,同比增长6.8%,占可支配收入的27.5%,拉动可支配收入增长1.9个百分点;财产净收入76元,同比增长11.7%,占可支配收入的0.9%,拉动可支配收入增长0.1个百分点;转移净收入2465元,同比增长11%,占可支配收入的29.6%,拉动可支配收入增长3.2个百分点。
(四)赣榆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921元,同比增长8.6%。其中,工资性收入5251元,同比增长9.6%,占可支配收入的52.9%,拉动可支配收入增长5.0个百分点;经营净收入2716元,同比增长6.3%,占可支配收入的27.4%,拉动可支配收入增长1.8个百分点;财产净收入120元,同比增长16.6%,占可支配收入的1.2%,拉动可支配收入增长0.2个百分点;转移净收入1833元,同比增长8.9%,占可支配收入的18.5%,拉动可支配收入增长1.6个百分点。
(五)海州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794元,同比增长8.4%。其中,工资性收入5032元,同比增长9.0%,占可支配收入的51.4%,拉动可支配收入增长4.6个百分点;经营净收入2986元,同比增长7.4%,占可支配收入的30.5%,拉动可支配收入增长2.3个百分点;财产净收入38元,同比增长16.3%,占可支配收入的0.4%,拉动可支配收入增长0.1个百分点;转移净收入1739元,同比增长8.2%,占可支配收入的17.7%,拉动可支配收入增长1.4个百分点。
抓好农民增收工作,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必然要求。各县区、市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提高站位,坚持问题导向,强化系统思维,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落实力度。要扭住目标任务不放松,建立健全联农带农机制,深化农村重点领域改革,加快补齐短板弱项。要明确工作责任,健全考核体系,层层传导压力,全面抓好落实。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加快发展实体经济。持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吸引更多优质企业来连落户。加大支柱型产业培育力度,因地制宜发展劳动密集型、工业小微等吸纳农民就业明显的企业,有效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
二是推动农民创业就业。构建自主创业绿色通道,引导农民创办专业合作社、个体工商户和小微企业,鼓励围绕优质项目创立自主品牌。优化体制机制环境,提高农民返乡创业参与率和成功率。实施有针对性的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健全劳务输出服务体系,进一步扩大输出规模和效益,通过转移促增收。
三是促进三产融合发展。突出发展优质稻米、设施蔬菜、食用菌、海淡水产等主导产业。推动农业+旅游、农业+疗养等新业态快速发展。大力培育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进产权制度改革,推动资金向股金、资源向资产、农民向股民转变,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切实增加农民的财产性收入。
四是强化政策兜底保障。全面落实公益性岗位补贴、企业用工税收减免等扶持政策,确保有意愿和劳动能力的建档立卡低收入人口全部就业。实施低收入农户增收项目建设,完善劳务用工、贴息贷款、对口帮扶、利润分红等措施,增强以发展项目带动低收入人口增收的可行性和实效性。
附件:1. 2019年上半年各设区市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情况
2. 2019年上半年我市与宿迁市各县区农民收入对比
3. 2019年上半年我市与宿迁市农民收入指标对比
附件1
2019年上半年各设区市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情况
地区 |
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
|||
去年同期 |
今年 |
增幅% |
排名 |
|
南京市 |
13189.6 |
14396.6 |
9.2 |
2 |
无锡市 |
15659.3 |
17080.9 |
9.1 |
3 |
徐州市 |
9389.3 |
10230.5 |
9.0 |
4 |
常州市 |
14342.2 |
15568.0 |
8.5 |
9 |
苏州市 |
16618.0 |
17986.1 |
8.2 |
12 |
南通市 |
11356.5 |
12320.8 |
8.5 |
9 |
连云港市 |
8609.7 |
9348.9 |
8.6 |
8 |
淮安市 |
8854.4 |
9644.9 |
8.9 |
5 |
盐城市 |
10477.6 |
11455.2 |
9.3 |
1 |
扬州市 |
11233.3 |
12191.4 |
8.5 |
9 |
镇江市 |
12830.3 |
13860.8 |
8.0 |
13 |
泰州市 |
10692.6 |
11635.7 |
8.8 |
6 |
宿迁市 |
8639.8 |
9399.4 |
8.8 |
6 |
附件2
2019年上半年我市与宿迁市各县区农民收入对比
地区 |
可支配收入(元) |
增幅(%) |
地区 |
可支配收入(元) |
增幅(%) |
连云港市 |
9349 |
8.6 |
宿迁市 |
9399 |
8.8 |
市辖区 |
9912 |
8.6 |
市辖区 |
9370 |
8.7 |
海州区 |
9794 |
8.4 |
宿城区 |
9228 |
8.7 |
赣榆区 |
9921 |
8.6 |
宿豫区 |
9581 |
8.7 |
东海县 |
9812 |
8.5 |
沭阳县 |
||
灌云县 |
8604 |
8.7 |
泗阳县 |
9503.6 |
8.8 |
灌南县 |
8330 |
8.6 |
泗洪县 |
9452.7 |
8.9 |
附件3
2019年上半年我市与宿迁市农民收入相关指标对比
指标名称 |
连云港市 |
宿迁市 |
||||
绝对值(元) |
增幅 (%) |
占比(%) |
绝对值(元) |
增幅(%) |
占比 (%) |
|
人均可支配收入 |
9349 |
8.6 |
9399 |
8.8 |
||
(一)工资性收入 |
4895 |
9.0 |
52.4 |
4407 |
8.4 |
46.9 |
(二)经营净收入 |
2789 |
7.6 |
29.8 |
2818 |
8.2 |
30.0 |
(三)财产净收入 |
47 |
16.5 |
0.5 |
126 |
10.5 |
1.3 |
(四)转移净收入 |
1618 |
8.9 |
17.3 |
2048 |
10.3 |
2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