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目录> 政务督查

关于一季度全市“两稳一促”情况的通报

来源:市政府办 发布日期:2021-05-11 10:03 访问量:

今年以来,各县区、市各有关部门坚决贯彻上级决策部署,认真落实“六稳”“六保”任务,抓早、抓紧、抓实“两稳一促”工作,外资外贸和消费运行呈现稳中向好、稳中提质态势,实现了“开门红”。近日市政府办公室会市商务局通过系统比对、资料核查等方式,对一季度全市外资外贸和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完成情况进行了专题督查。现将有关情况通报如下:

一、总体情况

(一)利用外资稳步运行。一季度全市实际利用外资(市确认)2.3亿美元,同比增长16.5%,完成全年目标的27.3%,超序时进度2.3个百分点。新设外商投资项目18个,同比增长63.6%。协议注册外资8.2亿美元,同比增长49.9%。

全市9家外资目标责任载体中,赣榆区、市开发区、东海县3家单位完成序时进度。其中赣榆区到资4200万美元,市开发区到资8031万美元,东海县到资3000万美元,分别完成目标的35%、26.8%和25%。其他6家责任载体未达序时进度,其中连云区到资2136万美元,完成目标的21.4%;海州区到资1512万美元,完成目标的12.6%;徐圩新区到资2417万美元,完成目标的12.1%;灌云县到资1127万美元,完成目标的9.4%;灌南县到资740万美元,完成目标的6.2%;云台山景区无到资。

表1 一季度全市实际利用外资情况表

单位:万美元

责任载体

年度目标

实际到资

同比增幅

(%)

完成进度(%)

进度排名

全 市

85000

23163

16.54

27.25

东海县

12000

3000

121.41

25

3

灌云县

12000

1127

131.79

9.39

7

灌南县

12000

740

-87.82

6.17

8

赣榆区

12000

4200

139.18

35

1

海州区

12000

1512

1999.86

12.6

5

连云区

10000

2136

4.25

21.36

4

市开发区

30000

8031

0.96

26.77

2

徐圩新区

20000

2417

1788.28

12.09

6

云台山景区

1200

0

0%

9

(二)对外贸易持续提升。一季度全市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27.4亿美元,在去年一季度增长12%的基础上,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长,增幅为17.8%,其中出口10.5亿美元,同比增长30.9%;进口16.9亿美元,同比增长10.9%,进口总额排名苏北第一位。

全市8家外贸目标责任载体中,有7家单位实现正增长,6家同比增幅超过8%。其中,市开发区进出口总量居全市第一,完成进出口总额6.5亿美元;灌云县进出口增速居全市第一,同比增长83.2%;灌南县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0.4亿美元,同比下降13.4%,为全市唯一负增长。

表2 一季度全市货物进出口情况表

单位:亿美元

责任载体

外贸进出口

同比增幅(%)

年度目标(%)

增幅排名

总量排名

全市

27.3

17.8

7

-

-

东海县

1.1

26.7

8

3

6

灌云县

0.7

83.2

8

1

7

灌南县

0.4

-13.4

8

8

8

赣榆区

4.6

12.2

8

4

4

海州区

3.0

10.8

8

5

5

连云区

6.4

9.8

8

6

2

市开发区

6.5

6.8

8

7

1

徐圩新区

4.6

73

50

2

3

(三)社会消费快速回暖。一季度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30.23亿元,同比增长40.4%,高于全省平均1.3个百分点,增幅居苏北第2、全省第5位。消费市场整体快速复苏,全市限上餐饮完成收入4.42亿元,同比增长71.3%;商品零售完成85.02亿元,同比增长66.7%。新型消费快速增长,商品零售中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商品销售额为11.97亿元,同比增长180.6%,占限上商品零售比重达14.1%。

全市7家社零目标责任载体中,灌云县高于全市平均增幅2.7个百分点,东海县高于全市平均增幅2个百分点,海州区、赣榆区和连云区分别低于全市平均增幅0.4、0.9和1.8个百分点,灌南县低于全市平均增幅1.2个百分点,市开发区低于全市平均增幅2.6个百分点。灌云县和东海县社零增速回升较快,其中东海县社零基础工作相对扎实,2020年推进限上企业入库力度较大,全年新增入库限上企业149家。

表3 一季度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情况表

单位:亿元

责任载体

社会消费品

零售总额

同比增幅(%)

考核目标(%)

增幅排名

全  市

330.23

40.4

7.0

-

东海县

72.23

42.4

7.5

2

灌云县

22.5

43.1

7.5

1

灌南县

26.61

39.2

7.5

5

赣榆区

53.99

39.5

7.5

4

海州区

119.01

40

7.5

3

连云区

25.26

38.6

7.5

6

市开发区

10.61

37.8

7.0

7

二、存在问题

(一)利用外资不平衡不全面。部分责任单位到资较少,9家责任单位中有6家滞后序时进度,争先进位意识和压力传递有待进一步加强。外资项目储备不够,一季度全市利用外资到资项目40个,其中结转项目36个,实际到资2亿美元,占全市实际到资比重为88.9%,新设项目到资量少,结转项目到资空间不足,新设项目到资转化率、贡献率有待提高。

(二)外贸稳增长后劲不足。一季度全市进出口保持两位数增长,但仍低于全省平均增速17个百分点。8家责任载体中,有2家责任单位暂未达到序时进度。外贸经营主体仅新增60余家,新增经营主体进出口总量仅有约800万美元;新增外贸主体较少,存量企业进出口受到国际原料价格上涨、企业基础薄弱等因素影响,外贸进出口有进一步下滑风险。

(三)限上企业培育不均衡。一季度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居苏北第二位,但领先优势不明显,仅高于淮安0.3个百分点,高于盐城不足1个百分点。上述两市正全力推进入统企业工作,追赶势头迅猛。从我市情况看,7家责任载体一季度共新增入统企业51家,其中灌云县新增22家,海州区新增12家,赣榆区、东海县、市开发区各新增5家,连云区、灌南县各新增1家。

三、工作要求

(一)全力抓好外资项目招引。坚持“项目为王”,抓早抓紧抓实外资项目招引,增加外资项目储备,突出新设项目到资,破解新项目少、到资不足难题。深入研究利用外资若干政策及实施意见,加大督查推进和工作调度,实现促增量、扩存量、提质量并举。严格落实外资项目、重点企业联系服务制度,深入开展“三访三服务”活动,倾力服务项目落地、企业运行。

(二)千方百计稳定外贸增长。认真落实外贸稳增长工作要求,多形式多途径鼓励企业稳份额、保客户、拓市场。完善重点企业服务机制,切实帮助外贸企业解决用工难、贷款难、物流难等痛点堵点问题。支持企业申报原油等大宗商品进口,深度挖掘外贸新增长点。积极培育外贸主体,发挥国家级出口基地产业集聚效应,扩大出口规模。加快跨境电商新业态发展,培育认定跨境电商产业园、海外仓,做大跨境电商交易规模。强化信保支撑作用,完善扶持政策,推广金融服务,为企业拓市场提供保障。

(三)多措并举保民生促消费。各县区要围绕社零年度目标,积极引导消费新业态发展,认真筹备开展“消费促进月”系列活动,指导企业适时推出汽车、家电、家居用品等促消费活动,引导促进消费品市场繁荣活跃。切实加强运行监测预警,掌握企业运行实际情况,实行专人联系制度,加强指导服务,帮助解决具体问题,确保新增及在库企业经营数据应报尽报。


政务督查第7期.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