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水利局:磨山河-石安河幸福河湖建设项目高分通过省级验收
根据水利部关于幸福河湖建设成效评估有关要求,2025年11月26日江苏省水利厅在连云港市主持召开了磨山河—石安河幸福河湖建设成效省级验收会议。水利部淮委,连云港市水利局、财政局,东海县水务局,以及建设、设计、监理、施工、检测等单位的代表和特邀专家参加会议,并成立验收组。验收组通过查看工程现场、查阅工程档案、听取工作报告等方式,全面了解工程建设及成效情况,经质询讨论,一致同意项目通过省级验收。
磨山河—石安河位于连云港市东海县境内,河流总长65.7千米,流域面积469平方千米,是区域重要的防洪、除涝、灌溉、供水、生态及景观河道。磨山河—石安河幸福河湖建设项目于2024年4月入选水利部幸福河湖建设名单,总投资8770万元,其中中央资金补助7055万元,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河道堤岸功能完善、水域空间修复、水系连通、水生态治理、水文化保护修复、智慧化监控设施建设以及水域岸线空间保护等。工程于2024年9月开工,2025年7月完工,同年9月和10月陆续通过完工验收与市级验收。
磨山河—石安河幸福河湖建设紧扣“安澜、健康、美丽、文化、发展”核心维度,统筹推进流域“水安全、水生态、水环境、水文化、水管护”提升建设,助推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幸福河湖建设样本。
一是构建安澜保障体系,筑牢防洪排涝硬支撑。幸福河湖建设始终以守护河湖安澜为“首要任务”,通过工程筑牢安全防线,共完成淤泥开挖22.64万立方米、土方挖填13.87万立方米、石方开挖9959.16立方米、格宾石笼2798.26立方米、砼连锁块护坡4.91万平方米,新建磨山引河水系连通穿堤闸站及溢流口配套设施建设,畅通周边水网水系,改善流域防洪排涝条件,提升水资源优化配置能力。
二是守护健康河湖底色,攻坚环境修复提升。聚焦流域生态健康,针对沿线5个乡镇、14个自然村的涉河问题开展系统性整治,重点实施石榴树河口、石文港河口水域岸线空间修复及水土保持工程,治理岸线15.51千米,生态复绿20余万平方米,同步推进生态修复工程,实现“水清、岸绿、鱼跃”综合治理目标。
三是打造美丽宜居空间,彰显幸福河湖价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建设理念,聚焦市民休闲亲水需求,打造高人气滨水场景,实现“生态宜居”与“民生幸福”的深度融合。项目建成后丰富了市民生活场景,实现“推窗见绿、出门近水”的宜居目标,让群众切实感受到幸福河湖建设带来的获得感与幸福感。
四是创新智慧监管模式,提升河湖管护效能。项目建成无人机巡航系统3套、智能全感一体化监测站1套,安装高清警戒摄像头15套、雷视融合测流仪8套、水质监测站8套、智能电子界桩50套,实现对水量、水质、岸线等关键要素的实时感知,完善了全流域物联感知网络,成功构建“感知+平台+应用”的智慧河湖体系。
五是提升文化价值内涵,激活发展强劲动能。梳理各类水文化遗产45项,开展水文化保护修复及科学开发利用工作,以“河湖长+”机制为统筹,将幸福河湖建设与河湖文化传承保护、区域特色产业发展深度融合,推动生态价值向经济价值、发展价值高效转化,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注入鲜活“水动力”。
扫一扫打开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