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住房服务> 服务资讯

建设几何中心 绘写宜居新卷

  • 时间:2025-11-21 16:58:54
  • 来源:连云港日报
  • 阅读次数:
  • 字体:[ ]

清晨的市开发区,花果山总部经济中心前车流如织;昌圩湖公园里,孩童嬉戏、老人闲坐;新海高中开发区校区书声琅琅……“十四五”以来,这样充满生机的画面,已成为这里的日常风景。

五年间,市开发区坚定践行“港产城人”融合发展理念,锚定“苏北最高、沿海一流,现代化新港城几何中心”目标,通过规划引领、基础建设与精细治理同步推进,实现了城市从“拉开框架”到“提升品质”的跨越。如今,这里既有靓丽的“面子”,更有温暖的“里子”,“城美人欢、景靓业兴”的画卷正徐徐展开。

科学规划定方向 新城蓝图落地生根

从花果山北段出发,穿过下穿通道,视野豁然开朗。6车道宽敞平坦,天马科技园、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孵化中心、中华药港等现代化建筑沿路展开——这条发展轴线,正是市开发区科学规划城市空间的生动缩影。

自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明确发展定位以来,市开发区坚持“产业+城市”双轮驱动,以“六位一体”布局为指引,持续推进城市空间优化。产业上聚焦临港片区,规划“一主两副、四园多区”结构,推动“4+N”主导产业集聚发展;生态上依托“山、河、海”本底,构建“一带、双廊、三轴”格局,串联城市绿地与开放空间;服务上健全“1+2+2”公共服务体系,现代化产业新城的轮廓日益清晰。

夯实基础提品质 民生幸福触手可及

“下了高速看到朝阳大道,就知道到家了。”国庆期间,从北京返乡的李先生由衷赞叹,“几年没回,家乡变得这么美!”

城市好不好,老百姓最有发言权。五年来,市开发区聚焦群众需求,持续补齐基础设施短板:路网建设方面,新建改造朝阳大道、通园路等33条道路,总里程超32公里,打通多条“断头路”,形成“五横八纵”主干路网;环境提升方面,建成昌圩湖公园、大浦公园及“口袋公园”32个,新增绿化150余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41.97%,人均公园绿地16.25平方米,“推窗见绿、出门入园”成为常态;民生保障方面,市一院开发区院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投入使用,苍梧小学、新海初中开发区分校落地,“家门口上好学、看好病”从愿景走向现实。

精细治理激活力 基层服务温暖人心

“现在小区设施全、环境好,早上健身,晚上扭秧歌,日子特别舒心!”中云街道藤花苑小区的王大娘说起变化,笑容满面。

从“管理城市”到“经营城市”,市开发区治理方式持续创新:出台物业管理提升三年行动方案,厘清区街与社区物业职责;通过“日常巡查+专项整治”,规范市容秩序,新增停车位7247个;累计摸排解决各类问题2584条,化解率92.26%。对物业服务企业实施ABC分类管理,形成“树标杆、促提升、抓转化”的梯次推进机制。落实“街道吹哨、部门报到”,推动执法力量下沉,将“问题清单”转化为“幸福账单”,构建起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格局。

五年耕耘,市开发区不仅实现了城市面貌的“外在蝶变”,更完成了发展气质的“内在升级”。从交通末梢到区域枢纽,从粗放管理到精细治理,每一步跨越都凝聚着建设者的汗水,承载着群众的期盼。立足新发展阶段,市开发区将紧扣时代使命,以城市更新为契机,持续优化产业布局、改善人居环境、提升服务品质,为“现代化新港城几何中心”建设注入新活力,让宜居宜业的城市答卷更有温度、更富内涵。


扫一扫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