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份全市安全生产和自然灾害风险研判情况

  • 时间:2025-07-30 17:54:20
  • 来源:连云港市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办公室
  • 阅读次数:
  • 字体:[ ]

一、安全生产风险研判

(一)危化品安全

风险分析:1.强降雨将增多,部分危化品遇水发生反应,有爆炸、燃烧、中毒危险。2.夏季高温炎热,易燃易爆等危险化学品事故风险较大。3.雷击可能造成设备或设施的损坏,引发大规模停电、停产和火灾、爆炸等事故;电气设备绝缘老化可能造成触电事故。4.极端天气增多,增加了安全事故的风险。

防范措施:1.对遇湿反应化学品仓库、剧毒化学品仓库进行全面检查,做好防水、防淹涝、防泄漏措施和湿度检测工作,防止遇湿后发生火灾爆炸或泄露事故。2.密切关注危化品仓库隔热、降温设施,保证通风、降温、检测报警设施处于正常适用状态,严格甲、乙类仓库温、湿度控制;对危化品要分类、分库、分件、分架存放,严禁超温、超压、超液位运行。3.厂区应按规定安装避雷装置,提前做好防雷及接地检测工作,雷电期间停止易燃物料收发装卸等室外作业,电气作业人员要严格按照操作规范进行作业。4.要加强风险研判、警示提醒和明查暗访,强化线上巡查抽查,突出涉及重大危险源的动火等特殊作业、检维修作业和异常工况处置安全监管,有效防范事故发生。

(二)工矿商贸安全

风险分析:1.夏季高温,各类有毒有害气体容易蒸发聚集,有限空间中毒窒息事故多发。2.夏季降雨多、用电量增大,导线浸湿、老化、破损,容易发生电气火灾、触电事故。3.夏季极端天气增多,高空作业易发生高处坠落事故。

防范措施:1.有限空间作业必须履行审批手续,作业前必须进行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并将危险有害因素、防控措施和应急措施告知作业人员,必须采取通风措施,保持空气流通,必须对有限空间的氧浓度、有毒有害气体浓度进行检测,检测结果合格后,方可作业,作业现场必须配备呼吸器、通讯器材、安全绳索等防护设施和应急装备,作业现场必须配备监护人员,作业现场必须设置安全警示标志,保持出入口畅通,严禁在事故发生后盲目施救。2.加强用电安全教育和管理工作,严禁私自乱拉乱接电源,认真做好机器设备和安全防护装置的维护、保养和检测工作,防止触电事故的发生。3.严格落实高处作业“五个必须”。

(三)油气输送管道安全

风险分析:1.高温易诱发油气管道材料热胀冷缩、蠕变与密封失效。2.持续降雨易引发滑坡、雨水冲刷及地基失稳,可能导致管道裸露、悬空或断裂,同时第三方施工活动亦可能损坏管道主体及并行敷设的光缆。3.管道沿线第三方施工行为及其可能引发占压等隐患。

防范措施:1.落实涉及管道传跨越的重点施工项目保护措施,加强实时监控,及时向属地管道主管部门办理第三方施工备案手续,完成现场硬隔离设施安装。2.加大第三方施工管控力度,加强组织培训与政策宣贯,强化日常巡线与管理,对油气管道隐患开展再梳理、再排查。3.提高油气管道智能化系统使用频率,针对性组织专项培训,对高后果区等重点管段,结合视频监控增加巡线频次,及时反馈系统运行中的问题与建议,督促在新建管道人员密集区等重点区域加装视频监控并接入全市智能化系统。4.督促管道企业与所在县(区)、乡(镇)、村各级建立高效信息沟通与问题协商机制;构建覆盖所有县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及监管对象的网格化监管体系,实现资源共享;建立举报奖励制度,有效调动巡线员与网格员工作积极性。组织联合检查,形成监督合力。

(四)电力安全

风险分析:8月天气炎热,高温易导致电气设备出现过热现象,增加电气设备绝缘击穿、短路概率,户外施工作业时容易出现火灾、触电事故。

防范措施:1.持续推进隐患排查整治,开展安全生产检查,常态化聘请专家参与安全生产督查检查,对排查出来的问题隐患对标整改。2.深入开展安全宣教活动,组织开展安全生产“五进”活动和宣讲活动,加强典型事故案例解剖,深挖事故根源性问题,以案示警、以案促改。3.建立健全极端天气快速反应、运行有序的事故信息报告和处置工作机制,督促重点企业启动应急预案修订完善工作,常态化组织突发事件实战演练,深化全员岗位练兵,动态更新抢险救援装备和应急物资储备。

(五)校园安全

风险分析:1.暑假部分学生特别是农村留守儿童私自到危险水域嬉戏、游泳的可能性提高,溺水风险增大;部分校园周边及社区附近水域防护设施损坏、监管不够到位,加之汛期水域状况复杂,加大溺水风险。2.汛期极端天气频繁,易造成校园及周边地区内涝、地质灾害,可能引发墙体坍塌、电路短路等情况;雷电大风天气,易造成校园电气设备、网络设施受损和树木倒伏等。3.学生外出走亲访友、研学旅行频次增加,未成年人违法骑行、违规载人、逆行、闯红灯等风险上升,乘坐超载车、无营运资质的“黑车”或农村面包车、三轮车等现象普遍,易引发交通事故。

防范措施:1.持续深化网格化管理与家校协同机制,对特殊家庭、重点群体学生实施重点跟踪;利用家长群、班级群定期推送防溺水提醒;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的家庭探访与安全提醒。2.严格落实汛期领导带班和 24 小时值班值守制度;督促学校开展全面检查,预防灾害性天气引发设施损坏及衍生灾害;完善应急预案,强化专业培训与演练,备足抢险救援物资。3.强化交通安全教育,提示家长关注孩子出行安全,避免恶劣天气出行,避免将电动车、摩托车交给未成年人使用,教育孩子拒绝乘坐超载车、黑车,打车时分享行程给家人。

(六)船舶修造安全

风险分析:1.高温天气,需防范高温带来作业人员注意力不集中、违规作业风险。2.受台风影响陆续频繁,需提醒企业做好台风天气安全生产风险防范。

防范措施:1.指导企业合理调整作业时间,加强日常巡查检查频次,并为员工提供防暑降温用品;加强天气监测预警,及时发布高温安全风险提示,提醒企业、员工做好防范。2.指导企业做实做细防台预案,加固船台、靠泊码头的无动力船舶,检查船厂内龙门吊等设备设施的固定,对海上锚泊的无动力船舶,要视情安排人员上船看守,切实检查锚抓力,加强观察瞭望,发现问题及时处置报告。

(七)道路交通安全

风险分析:1.未成年人违法骑行、多人骑乘电动自行车和飙车炸街等风险飙升。2.短途旅游、跨市出行增多,驾驶人疲劳驾驶、分心驾驶、疏于观察,高速公路交通安全风险显著上升。3.农村地区警示标志不齐、设施不全等问题较多,务农务工人员拼车包车集中出行频繁,农村地区留守儿童监护人监管缺位,“一老一小”驾乘摩托车、电动自行车,农用车、货车违法载人等现象较为普遍。4.雨天行车发生侧翻、侧滑单方事故风险较高,城市内涝、路面积水、路桥漫水等险情易引发交通拥堵,部分路段易有道路开裂、路基垮塌、坑包积水等情况,易引发交通事故。

防范措施:1.要准确把握夏季学生和未成年人出行规律特点,加强事故多发地点、多发时段的风险防控,加大涉未成年人交通违法查处力度,联合教育行政部门、社区开展安全教育,引导学生交通安全意识培养和行为习惯养成。2.要精准研判高速公路突出风险,科学合理安排勤务,广泛应用警用无人机等技术装备,加强易拥堵瓶颈路段疏导管控,加快推进高速公路重点路段交通安全优化提升工作。3.要加大农村地区“一早一晚”等拼车包车重点隐患车辆频繁通行时段的执法管控力度,严管严查“农村两违”、无证驾驶、酒驾醉驾、不佩戴安全头盔、逆行等突出交通违法行为;要全面排查道路线形、交通组织、安全设施、警示提示等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和问题,会同相关部门尽快整改。4.要加强部门协调联动,及时掌握天气变化趋势、提前掌握汛情险情,完善台风、暴雨、路面塌陷等情形下道路交通应急管理预案,细化应急处置措施,备齐备全物资装备,配合相关部门做好气象灾害期间交通保障工作;要全面排查易积水、易塌陷、树木易倒伏等重点路段桥梁隧道,做好临时防护措施。

(八)建筑施工安全

风险分析:1.夏季施工面临高温天气,工人施工作业中暑容易产生风险隐患。2.台风、暴雨及大风等恶劣天气增多,发生各类安全事故的风险日益增大。

防范措施:1.合理安排每日工作时间,改善施工现场作业环境和工人劳动生活条件,配备防暑降温用品,组织开展防暑降温与中暑急救知识宣传教育。2.台风暴雨前,加强对脚手架、起重机械设备的基础、拉结、缆风绳等涉及结构稳定的关键设施监控并做好避雷接地,强化对工地高压线防护架、基坑支护等危险部位的专项检查;密切关注土体边坡的稳定性,基坑工程四周防护栏杆必须坚实可靠,排水设施齐全;全面检查宿舍、办公室、仓库、围墙等临时设施,及时设置警示标志并加强监控,对发现的隐患及时采取加固、修缮等措施,做好高速铁路、高速公路500米范围内围挡、密目网的安全管理。台风暴雨后,及时组织对大型设备、脚手架、深基坑、施工临时用电等进行全面检查。

(九)城镇燃气与城市地下管网安全

风险分析:1.高温下管道燃气设施设备的运行温度过高带来运行风险,汛期多雨可能造成燃气场站水淹风险,同时管线运行中还面临着安全间距不足、燃气管网占压或者第三方破坏等较严重安全风险。2.城镇燃气用户端因空调使用导致门窗紧闭,燃气泄漏后集聚爆炸的风险增加,使用不合格“灶管阀”、操作不当等原因引发的事故较多。3.瓶装气“小散乱”、非法经营燃气“黑窝点”、非法充装销售“黑气瓶”等问题依然存在;同时,瓶装液化气储配站存在夏季高温环境下运行安全风险及被水淹的风险。

防范措施:1.督促燃气企业依法依规按照排查评估结果推进燃气老旧管道改造工作,加强燃气管网等设施巡查巡检,做好储罐等燃气设施防高温工作和低洼地段燃气场站等防洪防涝工作,落实燃气管道第三方破坏防控工作;加强燃气管道信息化管理,开展城市燃气管道数据汇聚治理,因地制宜安装、使用物联感知设备,加强动态监测和预警处置。2.加强安全生产宣传和应急管理,加强使用安全、合格燃气的宣传教育;严格执行事故上报程序和要求,根据应急预案要求组织抢险和处置;加大对餐饮经营场所隐患排查力度,加强对“瓶灶管阀”等燃气具生产销售单位的监管;督促燃气供气企业履行对燃气用户的入户安检、燃气使用安全技术指导和宣传教育责任,定期对燃气设施进行检查和维护。3.加强联合执法,加大打击“黑气”违法行为力度,坚决取缔“黑气点”“黑气贩”;做好瓶装气市场规范管理,构建规模化经营、规范化管理、专业化发展、标准化服务的瓶装液化气市场格局,同时防范极端高温天气带来瓶装气安全风险。

(十)综合交通运输安全

风险分析:1.极端天气多发,道路行车条件较差,易发生车辆追尾、翻车事故和二次事故“两客一危”车辆动态监管主防系统、简易烟感报警器等安全设施在潮湿状态下容易失灵;高温导致作业人员反应能力降低,易出现不安全驾驶行为。2.水上交通领域可能存在船舶救生、消防设备未规范足额配置,部分船舶没有检验核定载客,以及存在超载现象等;台风、雷暴等极端天气使水流流态紊乱,船舶行驶稳定性变差,船舶走锚等险情因素增加;船舶运营商不顾天气、水情条件冒险开船情况仍然突出,同时恶劣天气影响船舶通讯,给船舶避险带来一定困难。3.港口码头储罐发生泄漏、起火、爆炸等的风险增大,作业人员作业期间不安全行为风险因素增加,可能出现装卸失误、货物坍塌等操作问题。4.交通工程存在作业人员中暑、临时设施和大型设备垮塌风险。

防范措施:1.向道路运输企业及时推送恶劣天气信息、最新安全管理信息,督促道路运输经营者持续做好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提前研判运营安全风险,进一步合理制定运输计划。2.不断改善水上交通安全生产基础条件,加强现场巡查和通航秩序维护,持续开展安全执法检查。3.督促港口企业自查自纠,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常态化开展港口码头执法巡查和专项检查,提前告知企业做好恶劣天气防范准备。4.督促项目施工单位加强作业人员管理,加强关键部位风险管控和重点作业环节隐患排查治理,定期开展安全检查,掌握施工领域安全生产风险,落实用火、用电、用油、用气、极端天气安全防范措施。

(十一)农业安全

风险分析:“夏种”工作结束,农机行业进入短暂农闲时段,大量农业机械处于待保养维修期,如不及时维修保养,农业机械可能存在安全隐患,一旦投入使用,易发生安全事故。

防范措施:及时组织农机维修技术人员成立服务队,协助引导机手对机具及时做好维护保养,消除农机事故隐患,确保农业机械以良好的技术状态投入到即将到来的“三秋”生产。

(十二)渔业安全

风险分析:1.8月5日,刺网、桁杆拖虾、笼壶类和灯光围(敷)网的渔船将开展专项捕捞,海上渔业安全风险增大。2.8月份为台风多发季节,给专项捕捞作业带来不利影响。3.一些不法分子使用涉渔“三无”船舶,特别是快艇违规出海非法偷捕,易产生安全风险。

防范措施:1.强化渔船出海检查,出海前开展安全隐患自查。严格落实渔船出海检查“十个必须”要求。2.严打“三无”渔船,开展联合执法行动,通过日常巡查、夜间伏击、重点检查等方式,重点加强对涉渔快艇违法行为的查处。3.加强极端天气防范,及时传递台风等气象信息,加强对渔港的安全监管,落实好防风、防碰撞等措施,严格落实24小时应急值守,如发生渔船险情,全力做好搜救工作。

(十三)特种设备安全

风险分析:使用单位在高温高湿等不利工况条件下,可能出现安全巡查巡检不够、排查安全隐患不及时等情况,导致特种设备受损,影响后续使用中的安全运行,甚至可能发生事故。

防范措施:督促使用单位落实使用安全主体责任,严格落实管控机制,对在用特种设备进行检查;对临检、达检到期的特种设备进行及时报检送检,协调检验机构集中、便利上门开展检验鉴定;深入排查特种设备安全风险隐患,完善应急救援预案,加强应急值守。

(十四)文化旅游安全

风险分析:1.游客出游热潮涌动,夏季高温天气多,易发生游客中暑等情况。2.汛期强降雨造成洪涝灾害较多,旅行社旅游包车安全、旅游目的地风险研判需进一步加强。3.景区内大型游乐设施设备运行频繁带来的安全风险也随之增大。

防范措施:1.加强景区流量控制,增设遮阳设施,做好应急处置措施准备。2.督促旅行社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加强旅游目的地风险评估,强化导游人员培训,督促导游在旅游团队行程中加强经常性安全提示提醒,引导游客不擅自进入未正式开发开放、缺乏安全保障的区域游玩。3.加强对A级旅游景区特种游乐设施、水上游船(艇)、吊桥等游乐设施设备的检查指导,企业及经营者严格落实车辆、船艇、设施设备检测的维护保养制度,开展全方位的安全隐患排查和安全管理人员、操作人员安全教育培训,建立健全设施设备安全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提前做好高频率运行的应对工作。景区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及相关部门发布的预警信息,遇有恶劣天气及时停止设备运行,并妥善疏散游客。

(十五)消防安全

风险分析:1.甲乙类加工厂库房和石化企业等火灾高风险场所进入事故高发期。2.出租房、群租房、集体宿舍人员聚集,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等增多,加之近期空调、电蚊香等使用频繁,出租房群租房火灾亡人风险将进一步增加。3.校外培训、托幼、夏令营等机构的师生较为集中,火灾防控压力增大,低幼儿童逃生能力差等因素易导致群死群伤。4.夜间经济进入全年最活跃的阶段,用火用气逐渐增加,高温高湿天气易加剧管道老化、人员安全意识懈怠,燃气燃烧爆炸事故多发。

防范措施:1.针对夏季餐饮娱乐和宾馆住宿等经营活跃的场所、暑期校外培训机构,联合开展专项安全检查,严防火灾事故发生。2.加强甲乙类厂库房和化工企业的消防监督检查,分级分类加强指导服务。3.针对夏季火灾特点开展暑期消防安全宣传,开展“四个一”活动、“走进消防救援站”主题实践、线上消防安全知识学习、校园消防安全教育查改等活动。4.强化夏季多发灾害事故的应急救援准备,加强部门间应急会商,补充救援器材物资,完善应急预案,调整力量部署布点。

二、自然灾害风险研判

(一)森林火灾

风险分析:8月份雷阵雨较多,主要防范雷击火灾发生和林区施工可能导致的火灾隐患。

防范措施:及时督导相关单位,加大在林区施工重点人群与重点区域的安全施工与森林防火管控力度,严格要求施工人员遵守操作规程和相关安全规范,加强防雷击事故发生,积极消除火灾、雷击等安全隐患。

(二)海洋灾害

风险分析:8月份影响我市海域的热带气旋总数为1-2个,有0-1个严重影响我市海域,预计我市沿海将出现1-2次台风风暴潮过程、1次温带风暴潮过程;沿海可能出现2-3次2.5米以上的大浪过程,大浪天数为3-6天;赤潮可能发生1次,绿潮规模逐渐消亡。

防范措施:1.持续做好海洋预报工作,开展24小时海洋预报及预警报告工作。2.加强市、县两级海洋灾害应急值守,出现海上灾害险情灾情和极端天气时,及时启动应急响应。3.加强与有关部门的预报信息共享和应对处置联动,做好应对措施准备。

(三)地质灾害

风险分析:8月份易发、多发高风险区段为市区锦屏山、凤凰山、前云台山、后云台山、北固山及连岛一带和灌云县大伊山周边。其中,前、后云台山的滑坡、崩塌隐患是全市地质灾害关注重点,特别是连续降雨3天以上或日降雨量超过30mm,过程降雨量大于100mm的时段以及雨后120小时内,需密切关注。

防范措施:1.严格执行汛期“三查”、应急值守、灾情速报等防灾制度。2.持续加强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工作,健全地质灾害专业监测网络,完善群专结合监测预警体系。3.密切关注汛期重大雨情、汛情,特别是强降雨等极端天气时段,紧盯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在建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及易发生突发性地质灾害的重点区域,加密巡查排查频率。

(四)地震灾害

风险分析:连云港台体应变、地磁、灌云台水温水位、东海台水温水位及市地震数据处理中心电磁波数据未见短临异常,8月份发生5级以上地震的可能性小。

(五)水旱灾害

风险分析:全市河库水位较低,河库调蓄空间大,淮河流域沂沭泗水系等可能发生超警洪水,新沂河、新沭河可能发生行洪过程,8月可能出现阶段性干旱。

防范措施:1.全力抗旱保灌,通过新沂河南偏泓、淮沭新河、新沭河三条线路调水补水,同时调度河库涵闸拦蓄雨洪资源。2.严防旱涝急转,及时掌握雨水情发展趋势,做好水情旱情预警发布,加强水利工程调度,优化水资源利用,及时调整防御措施,处理好防汛和抗旱关系。3.强化汛期24小时值班值守及领导带班制度,前置应急抢险物资队伍,及时组织开展巡堤查险,落实落细重要风险点防御措施和人员转移避险方案,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六)气象灾害

风险分析:8月降水量160~190毫米,平均气温27.5~28.5℃,主要致灾天气有风雹、龙卷、暴雨、雷暴和台风,是台风致灾最多的月份,同时也是暴雨灾害最多的月份之一。

防范措施:1.8月降水偏少,气温偏高,蒸发量大,需防范阶段性干旱和高温带来的不利影响。2.大气不稳定时有发生,风雹和雷暴大风的可能性仍然存在,需做好应对冰雹、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的准备工作。

三、8月份案例警示

)2024年8月23日,宿迁市宿豫区一电动车店发生火灾,造成6人死亡。事故起因:初步调查显示,事故由一楼电动车商铺的锂电池自燃引发?,一楼存放的电动车、塑料配件等加剧了火势蔓延和有毒气体扩散,商铺与居住区未做防火分隔,火势迅速蔓延至二楼居住区域。事故主要教训:部分商铺未制定消防安全制度,责任未落实到人,日常巡查流于形式,隐患整改不及时;消防设施配置不足,安全出口被锁闭或设置障碍物;商户消防意识淡薄,使用大量易燃可燃材料进行吊顶和分隔;相关部门检查不严,监管不到位。防范措施:强化监管与联动机制,全面开展居民住宅小区消防安全专项整治,深入推进电动自行车安全等“一件事”全链条治理,严厉打击违规行为。提升人员消防意识,定期组织员工消防培训,开展应急演练。完善消防设施配置,配备足量灭火器、消火栓,定期维护报警系统,确保通道畅通。安装独立式烟感报警器,提升火灾早期预警能力。规范建筑与装修,严格按照规范设置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采用不燃或难燃材料装修。禁止使用易燃可燃材料进行分隔,减少火灾荷载。

)2020年8月28日,灌云县一小区进行塔吊安装附墙件作业时发生一起人员高处坠落事故,造成1人死亡。事故起因:施工人员违规操作,未按照规定要求在高处作业佩戴安全带。事故主要教训:建筑起重机械安全风险点多面广,监管压力较大,要切实加强建筑起重机械关键节点安全管理。防范措施:加强对建筑起重机械专项施工方案管理,加强建筑起重机械安装、拆卸、使用、顶升过程管理,加强建筑起重机械检测工作,确保建筑起重机械相关作业人员配置到位。

)2015年8月12日,天津市滨海新区天津港的瑞海国际物流有限公司危险品仓库发生火灾爆炸事故,造成165人遇难、8人失踪,798人受伤。事故起因:瑞海公司危险品仓库运抵区南侧集装箱内硝化棉由于湿润剂散失出现局部干燥,在高温(天气)等因素的作用下加速分解放热,积热自燃;引起相邻集装箱内的硝化棉和其他危险化学品长时间大面积燃烧,导致堆放于运抵区的硝酸铵等危险化学品发生爆炸。事故主要教训:有关地方政府和部门存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监管不力等问题,对有关部门、单位违反城市规划行为和在安全生产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失察失管。有关部门未认真贯彻落实有关法律法规,未认真履行职责,违法违规进行行政许可和项目审查,日常监管严重缺失。有些负责人和工作人员贪赃枉法、滥用职权。有关中介和技术服务机构弄虚作假,违法违规进行安全审查、评价和验收等。防范措施:坚持安全第一的方针,切实把安全生产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推动生产经营单位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任何企业均不得违规违法变更经营资质;进一步理顺港口安全管理体制,明确相关部门安全监管职责;完善规章制度,着力提高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法治化水平;建立健全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体制机制,完善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建立全国统一的监管信息平台,加强危险化学品监控监管;严格执行城市总体规划,严格安全准入条件;大力加强应急救援力量建设和特殊器材装备配备,提升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处置能力;严格安全评价、环境影响评价等中介机构的监管,规范其从业行为;集中开展危险化学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消除各类安全隐患。


扫一扫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