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2014年市级决算草案的报告
关于2014年市级决算草案的报告
市财政局局长孙宗凤
(2015年6月28日)
今年初,市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批准了市财政局受市政府委托向大会提交的《关于连云港市2014年预算执行情况与2015年预算草案的报告》。日前,2014年决算已经汇编完成,受市政府委托,现向本次常委会报告2014年市级决算草案,请予审议。
一、市级决算草案
为了便于审议市级决算,先简要汇报一下汇总的全市决算情况。2014年,全市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61.8亿元,增长12.2%,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75.9亿元,增长3.7%;全市完成政府性基金收入216.3亿元,下降17.3%,完成政府性基金支出220.7亿元,下降19.5%;全市完成社会保险基金收入90.8亿元,增长19%,完成社会保险基金支出81.5亿元,增长12.6%。下面,汇报市级决算情况:
2014年市级决算由市本级决算和连云港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以下简称市开发区)决算组成,市本级决算中包含国家东中西区域合作示范区(徐圩新区)管委会(以下简称徐圩新区)决算。
(一)市本级收支决算
1.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决算情况
(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决算情况。经市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批准,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安排为23.1亿元。2014年,市本级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6.1亿元,完成年度预算的112.8%,剔除2013年核电所得税政策性退税不可比因素,同口径增长12.8%,税比58.7%,较上年提高0.6个百分点。分项目完成情况如下:
①增值税(25%部分)1.4亿元,完成年度预算的108.8%,比上年增长49.2%,增长较快的主要原因是得益于批发业增值税增长以及营改增扩围的带动。
②营业税3.1亿元,完成年度预算的170.4%,比上年增长70.9%,增长较快的主要原因是建筑安装业营业税收入受徐圩新区等重点工程开工建设带动较上年大幅增长。
③企业所得税(40%部分)1.5亿元,完成年度预算的94.9%,剔除2013年核电所得税政策性退税不可比因素影响,同口径比上年下降2.5%,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受经济下行压力加大,部分企业效益较上年下滑。
④个人所得税(40%部分)0.9亿元,完成年度预算的111.8%,比上年增长22.2%,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加强了工资薪金个人所得税的代扣代缴和征缴工作。
⑤城市维护建设税1.6亿元,完成年度预算的119.6%,比上年增长20.7%,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城市维护建设税作为附加税随营业税、消费税和增值税增长而相应增长。
⑥契税5.3亿元,完成年度预算的96.6%,比上年下降9.7%,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受房地产市场销售形势趋淡影响。
⑦其他地方税种1.6亿元,完成年度预算的 124.8%,比上年增长24.8%,增长较快的主要原因是徐圩新区重点项目推进,应税土地面积增加,带动城镇土地使用税等增长。
⑧非税收入10.8亿元,完成年度预算的112.4%,比上年增长11.3%。
(2)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决算情况。经市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批准,并按规定将省专项补助变更等最终决算事项向市人大常委会备案后,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最终调整为72.2亿元。2014年,市本级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支出63.7亿元,完成调整预算的88.2%,支出较上年下降17.8%,下降的主要原因是:2014年,国家、省对转移支付制度进行改革,财政资金逐步退出竞争性领域,并开展拨改投试点,以致对地方专项转移支付项目逐步减少。分项目完成情况如下:
①一般公共服务支出7.3亿元,完成调整预算的86.1%,支出进度不快的主要原因是按照中央、省关于厉行节约的各项要求,严格控制行政性经费支出。
②国防支出0.5亿元,完成调整预算的92%。
③公共安全支出7.5亿元,完成调整预算的96.8%。
④教育支出8.2亿元,完成调整预算的93.3%。
⑤科学技术支出1.6亿元,完成调整预算的85.4%,支出进度不快的主要原因是省级新设的科技创新券支出需专家审核后下达,流程较长。
⑥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2亿元,完成调整预算的98.3 %。
⑦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5.3亿元,完成调整预算的92.5%。
⑧医疗卫生和计划生育支出3.1亿元,完成调整预算的86.4%,支出进度不快的主要原因是医疗卫生等上级专项资金下达较迟,无法在当年拨付。
⑨节能环保支出1.6亿元,完成调整预算的59.7%,支出进度较慢的主要原因是根据项目管理办法和项目进度,部分资金需在验收后才能拨付。
⑩城乡社区支出5.4亿元,完成调整预算的94.5%。
?农林水事务支出4亿元,完成调整预算的95.8%。
?交通运输支出9.7亿元,完成调整预算的94.8%。
?资源勘探信息等支出1.1亿元,完成调整预算的80.3%,支出进度偏慢的主要原因是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等专项资金根据文件要求,先预拨一部分,剩余部分根据项目验收意见及资金审计报告再拨付。
?商业服务业等支出0.5亿元,完成调整预算的58.2%,支出进度较慢的主要原因是省下达的招商经费及考核经费1600万元于年末下达我市,无法在当年拨付。
?金融支出445万元,完成调整预算的52.3%,支出进度较慢的主要原因是受国家宏观政策等多种因素影响,当年预算安排金融奖补资金无法兑现。
?国土海洋气象等支出0.8亿元,完成调整预算的27.1%,支出进度较慢的主要原因是海域使用金1.7亿元跨年度下达,无法在当年拨付。
?住房保障支出2.4亿元,完成调整预算的92.1%。
?粮油物资储备支出0.1亿元,完成调整预算的96%。
?其他各项支出2.4亿元,完成调整预算的94.6%。
2014年年初预备费预算安排1亿元,支出9427万元,完成年度预算的94.3%,支出时分解到以上各科目中。其中,弥补养老金缺口5000万元、国有企业职教幼教退休教师待遇补助资金348万元等。
(3)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决算平衡情况。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平衡情况为: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总来源143.7亿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6.1亿元、上级补助收入36亿元、下级上解收入67.5亿元、地方政府债券收入4.6亿元、国债转贷资金上年结余0.2亿元、上年结余结转9.3亿元。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总支出135.2亿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支出63.7亿元、上解上级支出15.6亿元、补助下级支出54.6亿元、转贷地方政府债券支出1.1亿元、国债转贷资金结余0.2亿元。收支相抵,年终结余结转8.5亿元。
(4)转移支付。根据省对下财政结算情况,2014年省下达市本级各类转移支付29.4亿元,剔除国家东中西区域合作示范区补助资金2.8亿元未下达的不可比因素,比上年减少7.4亿元,下降18.7%。根据市对区财政结算情况,2014年市本级对下补助54.6亿元,比上年增加2.7亿元,增长5.2%。
2.政府性基金收支决算情况
经市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批准,2014年市本级政府性基金收入预算安排为18.3亿元(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安排12.5亿元,占68.3%)。2014年,市本级完成政府性基金收入90.1亿元,完成年度预算的493.1%。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81.8亿元,完成年度预算的654.1%,占政府性基金收入的90.8%。
经市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批准,2014年市本级政府性基金支出预算安排为18.3亿元(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安排的支出预算11.6亿元,占63.4%)。2014年,市本级完成政府性基金支出83.7亿元,完成年度预算的458.3%。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安排的支出74.5亿元,完成年度预算的640.6%,占政府性基金支出的89%。
2014年市本级政府性基金收支决算平衡情况为:市本级政府性基金收入90.1亿元,加上上级补助收入2.6亿元、下级上解收入1.6亿元、上年结转19.8亿元,收入总来源114.1亿元,根据以收定支、专款专用,结余结转下年安排使用的原则,市本级支出83.7亿元,补助下级支出6亿元,上解上级支出0.1亿元。收支相抵,年终结余结转24.3亿元。
需要说明的是,2014年市本级政府性基金收支决算数与预算数差异较大,主要原因是受国家宏观政策及经济环境、土地利用计划下达时间与预算编制时间不一致等因素影响,土地出让规模波动较大,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支预算难以准确编制。
3.社会保险基金收支决算情况
经市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批准,2014年市本级社会保险基金收入预算安排为45.6亿元。2014年,市本级完成社会保险基金收入46.1亿元,完成年度预算的101%,其中上级补助收入1.3亿元。2014年市本级社会保险基金支出预算安排为44.3亿元。2014年,市本级完成社会保险基金支出43.6亿元,完成年度预算的98.3%,其中上解上级支出1.2亿元。
2014年市本级社会保险基金收支决算平衡情况为:市本级社会保险基金收入46.1亿元,加上上年结余18.4亿元,收入总来源64.5亿元,市本级社会保险基金支出43.6亿元,年终结余20.9亿元。
4.市本级部门决算收支情况
根据汇总的2014年市本级部门决算,市本级部门预算单位收入合计77.3亿元,其中,财政拨款收入47.8亿元,完成年初预算的124.5%。财政拨款收入完成年初预算较高的主要原因为2014年部门决算财政拨款收入中包含了政府性基金10.3亿元,而部门预算单位尚未完全编制政府性基金预算。市本级部门预算单位支出合计75.4亿元,其中基本支出50.7亿元,项目支出24.7亿元。
(二)市开发区收支决算
经市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批准,市开发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安排为43.3亿元。2014年,市开发区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0.2亿元,完成年度预算的92.8%,增长4%,税比82%,较上年提高1.5个百分点。市开发区收入预算未完成的主要原因是营业税只完成了年度预算的83.3%,主要是受土地市场趋淡影响;非税收入只完成了年度预算的83.1%,主要受国有资本上缴利润比预期减少影响。经市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批准,并按规定将省专项补助变更等最终决算事项向市人大常委会备案后,市开发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最终调整为35.5亿元。2014年,市开发区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2.6亿元,完成调整预算的92%,增长0.4%。
市开发区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平衡情况为:市开发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总来源69.1亿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0.2亿元、上级补助收入25.4亿元、地方政府债券收入0.3亿元、上年结余结转3.2亿元。市开发区一般公共预算总支出66.3亿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2.6亿元、上解上级支出33.7亿元。收支相抵,年终结余结转2.8亿元。
二、2014年财政部门主要工作
(一)着力稳增长,巩固发展实力。健全收入组织机制,不断完善全员、全年、全面抓收入的工作机制。坚持以收入质量为导向完善收入考核机制,建立县区收入组织联动协调机制。完善财政运行监测分析体系,定期召开财税收入形势分析会,及时掌握经济发展态势,研究解决财政运行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切实增强财政工作针对性和前瞻性。完善综合治税体系,重点支持基层搭建综合治税平台,加大涉税信息共享力度,切实提升征管效率。2014年,全市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61.8亿元,税收占比81.5%,较上年提高0.1个百分点,实现财政收入稳中有进、稳中提质。
(二)着力促改革,释放发展活力。逐步将政府所有收支纳入预算管理,实现由一般公共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和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有效衔接的全口径预算管理体系。稳步推进预决算公开,按照省统一部署,有序扩大预决算公开试点范围,推进52家试点单位部门预决算以及各部门三公经费预决算公开工作。起草我市《关于全面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的实施意见》并于今年出台,推进建立现代财政制度。有序扩大营改增试点范围,2014年全市营改增试点纳税人达11452户,共减征税款1.8亿元,94%以上的纳税人税收负担有所降低。助力一带一路建设发展,开展一带一路交汇点建设重点调研,加强一带一路建设财税政策研究,成功争取连云港成为启运港退税政策试点港口,创新工作思路,积极向上争取,全力做好一带一路建设服务保障工作。
(三)着力惠民生,凝聚发展合力。加大三农投入力度,筹措资金8284万元,完成104条县乡河道的疏浚整治。筹措资金1.1亿元,实施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622个,惠及全市556个行政村138万农民。支持教育优先发展,拨付校安工程资金1.2亿元,不断改善教育发展条件。提高中小学公用经费标准,保障市属高中、高校运转。推进就业创业工作,拓展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完善政策扶持,筹集创业助贷担保资金2000万元。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升,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人均提高10%,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实现十连增,城乡居民保险基础养老金实现三连增。加大安居工程建设投入力度,拨付住房保障房项目资金2.5亿元,帮助更多的住房困难家庭圆安居梦。加大对生态文明建设投入,安排3500万元重点支持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筹集8000万元推进城市和村庄环境综合整治工作。
(四)着力强管理,提升发展能力。严格控制一般性行政支出,落实厉行节约各项政策。出台《连云港市市级机关培训费管理办法》、《连云港市市级机关差旅费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文件,强化对三公经费管理。出台《关于加强预算管理严格预算追加的通知》,从严从紧控制预算追加,维护预算严肃性。扩大绩效评价范围,将市本级500万元以上的专项资金全部纳入绩效评价范围,注重财政资金使用绩效。开展部门预算执行情况、单位三公经费支出情况等监督检查,督促部门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推进政府采购扩面增量,采购目录由31个大类增加到40个大类,政府购买服务项目扩充至100项,购买服务金额达3.5亿元。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防范债务风险,成立市级政府性债务管理领导小组,出台《连云港市政府性债务管理暂行办法》、《关于加强政府性债务管理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文件,构建政府性债务管理体系。
总体来看,2014年,全市各级财税部门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市人大的监督指导下,积极应对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严峻形势,脚踏实地、埋头苦干,预算执行情况良好。但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预算执行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是:财政收入中低速增长与支出刚性增长矛盾仍然比较突出,预算编制的完整性、科学性有待进一步提高,全口径预算管理有待进一步完善,预决算公开推进节奏有待进一步加快,支出预算管理有待进一步加强,资金使用效益有待进一步提升。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我们将按照人大常委会及审计部门对市级决算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认真研究切实整改,并在今后的财政工作中不断改进。我们将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指导下,通过进一步深化财税改革、创新工作方式、严格财政管理等措施,逐步解决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不断提高财政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水平,同时,积极发挥财政职能作用,扎实做好各项财政工作,为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的新港城作出贡献。
扫一扫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