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市政协第十四届一次会议第41034号提案的答复
马强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快建设魅力海滨城市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您提出的加快建设魅力海滨城市的建议非常合理,也非常及时。连云港市作为全省三座沿海城市之一,山海港城融合一体,近海岛屿数量最多,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全面建成魅力海滨城市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资源禀赋。全省沿海地区发展规划和省第十四次党代会对我市沿海建设发展提出了明确定位:蓝湾百里,对照省市相关规划和目标,我市在海滨城市建设中还存在一定的短板和弱项:海滨城市特色不明显、旅游城市知名度不高、城市旅游品质偏低、城市交通布局不平衡等等。当前正处于全省沿海开发建设的关键时期,我市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全力做好魅力海滨城市建设工作:
统筹城市规划建设。目前,市自然资源和规划部门正在组织编制最新国土空间规划,规划结合我市宏观区位、国家和省战略使命的担当以及资源禀赋,提出我市的战略定位为“‘一带一路’强支点、高质发展海州湾、美丽宜居山海城”。在城市定位方面,规划提出打造具有滨海城市特色,集“宜居、宜业、宜游”于一体的美丽宜居体系,发挥“山海相拥、港城相融”禀赋特色,突出海洋特色,彰显“山海城”独特魅力,形成港城特色的美学风格,营造精致现代的生活空间。在空间特色塑造方面,提出构建城市、山体、海洋交融共生的特色空间格局,凸显山海文化、西游文化、徐福文化等多元文化交融的历史人文特色,彰显“古韵山海城、西游发源地”的总体风貌特色,规划形成“一核、三带、三区、多点”的魅力国土空间体系格局。在城市设计指引方面,充分挖掘“山、海、岛、港、城”等自然和人文景观要素交相辉映的特色基因,提出“山海连云、港城共生”的特色风貌定位,打造三条城市感知轴线、三条魅力景观带、多个特色风貌节点。同时,根据市委市政府和省住建厅有关要求,市住建部门正在组织编制《连云港市沿海特色风貌塑造总体设计》和《连云港市沿海地区特色风貌塑造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总体设计》中明确蓝湾百里建设范围北起绣针河南至灌河口,覆盖连云港市沿海全域127公里,形成由一条依海而荣蓝绿景观线路、一条向海而生历史文化线路、7个临海而生特色风貌区、若干个特色资源点组成的“1+1+7+X”沿海特色风貌结构。目前相关设计成果已报请省住建厅组织评审。2022年获得省级城市风貌特色奖补资金2400万元。
构建陆海双向通道。一是建设多层次一体化轨道交通网络。积极争取沿海高铁、连临高铁纳入国家有关规划并尽早启动建设,进一步畅通对外出行条件。加快建设市域(郊)铁路,推进利用陇海铁路市区至东海段等铁路开行市域(郊)列车,促进市区与东海、赣榆、灌云的一体化联动发展。加快连云港站铁路综合客运枢纽北广场建设,进一步提升主枢纽服务功能,打造集高铁客运、公路客运等为一体的综合客运枢纽,实现城市内外交通一体化“零换乘”。二是优化完善能力充分的公路网络。实施连淮高速公路扩建工程,提升至南京、淮安方向高速公路通行保障能力。推进连云港至宿迁高速公路建设,实现徐圩港区接入国家高速公路网,拓展新机场服务腹地。加快城市环线快速通道建设,实施连宿高速、311国道,构建由“沈海高速-连宿高速”形成的高速公路外环和由“204国道-311国道”形成的干线公路外环,实现过境交通的有效分流和徐圩危化品运输城市外围绕行。推进连云港北疏港高速公路二期(大港路高架)建设,构建由“长深高速-沈海高速-连霍高速-北疏港高速”形成的城市高速公路中环,实现疏港交通与城市交通的“客货分离”。三是打造区域性国际空港枢纽。“适度超前”建设连云港新机场,加快启动机场二期扩建工程建设,建设航站楼7万平方米,跑道和滑行道延长至3200米,建设相关配套工程,飞行区等级达到4E标准,按照远期双跑道做好用地空间的预控。优化完善机场综合集疏运体系,加强机场与市区及周边地区快速联系。加快构建“一纵(机场大道)、一横(新机场至204国道连接线)、一节点(长深高速新机场互通)”的机场衔接体系,推进233国道、236省道等建设,实现机场与周边高速和重要国省道的快速衔接,加快覆盖市域其他县区。四是积极发展国际邮轮。积极申报中国邮轮旅游发展实验区,做大做强连云港港口国际客运站,充分发挥团队“落地签”口岸功能优势,强化与日本、韩国航运企业、旅游企业的合作,加快推进连云港港口国际客运站直达日本、韩国等国际航线开辟,同时力争开通连云港至大连、上海、宁波、厦门等国内主要沿海城市和国际客运港口的海上客运航线,融入国际海上客运网络。探索“邮轮+飞机”、“邮轮+高铁”等特色旅游交通服务。五是加快推进城市快速通道建设。在前期论证和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由市住建部门牵头,组织编制了《连云港市市区道路快速化改造和建设实施方案》,并由市政府办公室正式印发实施,按照“向海发展,适度超前”的原则,围绕15分钟达内环、20分钟达快速通道和综合客运枢纽、30分钟出城的工作目标,对临洪大道、花果山大道北延、徐新公路、港城大道、秦东门大街东延、机场大道、郁海广场等13条城市主要通道和重要节点开展快速化改造提升,方案中明确了相关领导机构和各责任主体分工,目前相关前期工作以每周工作简报形式全力推进当中,力争2025年基本完工建成通车。
提升城市旅游品质。一是整合优势旅游资源。突出西游文化和滨海文化特色,依托西游文化优势,驻足特色化、差异化发展。加快大花果山景区的整体打造、提档升级,加快推进大花果山文旅综合提升项目建设,将花果山、渔湾、二郎神等与西游文化有关的景区(点)统一规划、整体包装,打造成经典西游旅游精品线路。进一步发挥海洋海岛资源优势,继续推进秦山岛二期提升、琴岛天籁、开山岛集散中心等项目建设,助推秦山岛、开山岛国家4A级旅游景区创建。二是打造精品海岛旅游线路。依托现有连岛游艇码头、秦山岛码头、开山岛码头等资源,运营港区、前三岛、秦山岛、海州湾之星酒店等近海游船旅游项目,串点成线,打造连云港海岛二日游、三日游等休闲度假线路。此外,会同连云区政府、港口集团,适时恢复开通以连云港至日本的国际邮轮,在国际旅游航线开辟、邮轮综合服务等方面加速合作,发挥多方优势,通力协作,把连云港港打造成为国内知名邮轮港。三是加快海滨文旅项目建设。加快海州湾国家海洋公园、蓝色海湾、跨海索道、临洪河湿地、连岛5A提升等重点海洋旅游项目建设,推动打造连云港海洋旅游新形象。推进海滨度假区品质提升工程,完善度假区基础配套,加快游客中心、公共交通标识牌、生态停车场、游船码头等基础服务设施建设,推进度假区核心区内的休闲木屋、帐篷营地、阳光草坪等项目建设。四是加快海滨风情大道建设。根据许省长来连调研指示精神,市住建部门第一时间组织编制了《海滨大道景观提升方案》,系统开展滨海风情景观营造工程、海滨大道沿线景观小品植入工程、海滨大道市政廊道提升工程、海滨大道南段景观提升工程和海滨大道慢行体系提升工程等,全面提升海滨大道沿线景观绿化美化水平,力争建设成为国内一流的知名滨海蓝色风情大道,实行按月调度工程进展制度,目前已下发工作简报5期,相关责任主体各项工作正在有序推进当中。五是完善城市家具体系。我市城市家具系统起步较早、成效显著,2017年全国城市家具标准化大会在我市成功举办,会议上授予我市全国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城市家具标准化示范城市。我市城市家具体系在设计中充分考虑我市特有的海洋文化、西游文化、摩崖石刻文化、市树市花等多种元素和类型,形成了我市“整体统一、特色鲜明、各具风情”的城市家具风格。市住建部门组织编制了《西盐河路等十三条城区主要道路城市家具方案》,涵盖市区主要市政道路,下发至各有关责任主体参照实施。根据市区城市家具建设年限和功能品质等实际情况,市住建部门后续适时组织开展城市家具品质完善提升工程,争取让城市家具体系成为港城对外展示形象的闪亮名片。
再次感谢您对城市建设的支持和关心!连云港逐海而居,向海而生,因海而兴,下一步,市住建部门将积极会同市自然资源和规划、交通港口、文广旅等部门,对魅力海滨城市建设再谋划、再研究,全面加快建成“百里蓝湾、十里金滩”,力争让港城海滨城市建设成为美丽中国建设的现实典范、生动实践,早日展现出一副气韵灵动、恢弘大气的蓝色图景。
连云港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2022年7月6日
扫一扫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