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市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第42347号提案的答复
黄雁鸿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我市口袋公园建设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口袋公园建设对于完善城市绿地体系,提升城市环境,提升居民幸福感有重要意义,受到市政府及各部门的重视。我市以创建生态园林城市为契机,在“增绿提质”上做细文章、下实功夫,重点推进 “乐享园林”活力空间建设。通过口袋公园体系化建设,高品质构建公园绿地体系,推动绿色空间开放、共享、融合,让绿色生态成为城市发展最动人的底色、人民城市最温暖的亮色,更好地满足市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求。
一、口袋公园建设总体情况
自2021年起,结合城市更新行动,我局组织梳理挖掘闲置地、退让地、边角地等小微空间,提出“采用绣花、织补等手法见缝插绿,努力打造精、美、特、优的口袋公园”三年建设构想。同年,在全省率先启动了《口袋公园建设指南》编制工作,贴合港城实际,对连云港口袋公园设计、建设、管理全过程进行明确指引,为构建彰显港城沿海风貌、山水特色、历史文化的口袋公园体系,提供科学合理的技术指导。2022年,以市政府名义印发《口袋公园三年(2022-2024年)建设实施方案》,并首次将“建设口袋公园59个”同时纳入市政府工作报告和民生实事项目,按照“市级统筹、县区落实、分期实施”的推进方式,系统性推进口袋公园建设,计划2022-2024年共建设口袋公园140个。2022年全市建成口袋公园73个。截至2022年底,市区累计已建成口袋公园196个,基本满足市民“300米见绿、500米见园”的美好愿景。
二、具体工作开展情况
2023年,是推进口袋公园体系化建设的第二年,按照“因地制宜、见缝插绿”的建设思路,全市计划建设47处口袋公园,目前项目建设正有序推进实施。
(一)做好口袋公园点位选址工作
2023年,全市计划建设口袋公园47处,我局已组织各县区通过实地勘察、民意调查等工作,编制口袋公园设计方案,统筹安排口袋公园选址和建设计划,逐步补齐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短板。结合我市实际,并受建设条件限制,目前采取的选址方式主要有三种。一是挖掘城市微空间、灰空间,利用边角地、废弃地、闲置地、裸露土地新建一批微型口袋公园;二是因地制宜对现状游园、道路两侧现状绿地、生态防护绿地实施“公园绿地+”,改造一批口袋公园;三是灵活结合城市更新、拆墙透绿变身一批口袋公园。
为了更科学落实口袋公园点位布局,匹配区域居住人口需求,我局研究编制了《连云港市公园绿地10分钟服务圈建设现状及发展策略研究》,摸清我市公园绿地分布实际情况,提出具体的规划建设目标。其中,关于口袋公园(游园)以海州区为例,老城区确实存在分布不均衡的问题,甚至部分区域几乎无口袋公园,规划建设上存在很大盲区。如,民主老街周边、自来水公司周边、南城片区、洪门街道片区、新海小学周边、新浦工业园东北片区、恒瑞医药东侧片区、巨龙路南路片区、解放东路片区、依云小镇周边片区等,急需多部门协作,加快推动以上盲区范围内口袋公园建设工作,尽快达标公园绿化活动场地服务半径覆盖率(400-5000平方米以上公园绿化活动场地按照300米服务半径测算)。
(二)做好口袋公园方案设计工作
我市口袋公园设计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为民建设的理念,围绕群众游憩纳凉、运动休闲、舒缓身心等朴素需求,注重景观效果和功能需求并重,尤其强化了适老化、适儿化活动场地的配套服务功能,充分体现绿化便民惠民亲民的初衷。如,主城区的福隅园不仅建设了健身活动场地,还配套建设了公厕,有效解决了市民赏景休闲、游憩健身的后顾之忧;星化社区口袋公园位于老城区两栋狭窄的建筑物之间,居住在周边的老年人居多,园内设有休憩广场、廊亭花榭、景观鱼池等,成为老年人交流散步好去处;西园口袋公园以街头开放式活动绿地空间为基础,配套建设儿童活动场地,设置多组儿童游乐组合器材和消防主题设施,该园直接辐射西园社区片区的多个小区、近万住户,深受周边居民、尤其是孩子们的喜爱。
我市的口袋公园建设还坚持“一园一景一特色”的原则,紧扣“城市公园绿地10分钟服务圈”建设目标,将每个口袋公园当做民心工程精心打造。在口袋公园改造提升中,按照“应保尽保、应留尽留、能移不伐”原则,最大限度保护原有绿地和树木。同时,注重与地域文化相结合,注重凸显时代特色,将功能性和特色性统一,显示城市文化特征,延续城市历史文脉,让城市留下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如主城区龙尾-韶华时光园是以“乡愁”为背景,分别将老城区龙尾河生态廊道进行修复提升,设计亲水活动广场、更新健身步道、增加廊道节点、打造休憩空间,重新盘活老街区的活力,重塑旧时记忆,成为附近区域居民休闲健身上佳场所;书韵里口袋公园则是将新华书店门前一块停车场及人行步道重新区划,设置坐凳,融入书香元素,为来往的读者增添了一处驻足休憩的场所;萃樱园是将原有的樱花园进行乔灌草重新配置,优化乡土适生植物选择,增加樱花品种,设置景观坐凳、健身路径、主题景墙、樱花小品等设施,增添、放大、凸显樱花元素。还有诸如东海版画口袋公园、灌南红船文化口袋公园分别将非遗文化、红色主题融入口袋公园,在乡土文化、地方特色、历史记忆、科学文教等方面成效突出。
(三)做好口袋公园建设实施工作
在口袋公园建设项目初期采取“项目过堂会”形式,对全市口袋公园建设项目方案逐一过关,从公园命名、功能配置、文化内涵、施工工艺、养护管理、用地保障等多个角度展开指导,提出整改建议,高效提升设计水平和实施质量。强化源头意识,注重材料选择和施工环节把控,加强施工过程监管,采取“家家到”形式开展全市口袋公园现场督查,认真检查指导全市口袋公园建设实施工作,确保口袋公园建设质量。
(四)做好口袋公园养护管理工作
为加强我市口袋公园管理技术指导,科学进行落实养护管理,2022年,我局印制了《连云港市口袋公园建设指南》,在第四章管理中专设“养护管理”内容,从植物日常养护、园路日常养护、建筑桥梁、栏杆、廊架、桌凳以及健身、照明、环卫等其他设施等方面均提出了养护标准、频次等及具体内容。
目前,我市遵循属地管理原则,坚持建管并重,口袋公园按照谁建设谁落实养护管理。针对已建成的口袋公园(包括2021年以前的现状游园),我市已重新修订了《连云港市绿化养护管理检查考核办法》,将口袋公园养护管理纳入城市园林绿化日常管理范畴,设置统一的绿线公式牌,划定四至边界,明确管理单位,强化日常管护,进行定期检查和通报,确保公园建得科学、管得规范、用得利民,不断巩固我市口袋公园建设成果。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与措施
人之所向,城之所往。我局将加快协调推进口袋公园建设,做好以下工作:
(一)深化做好口袋公园规划布点工作
我局将加强与市自然资源部门联动协调,加强口袋公园建设的总体规划与布局。新增口袋公园缺少土地指标,尤其是高密度城区中新增口袋公园的用地指标压力较大,口袋公园用地规模小而灵活,可调动多种附属空间开放以保障绿地空间密度,可进一步利用商业空间、桥下空间、路口景观等进行总体布局。
(二)继续做好口袋公园建设工作
我局继续牵头并督促各县区住建部门做好建设实施工作,推动项目有序实施,做好口袋公园建设保障工作,确保今年47处口袋公园全面建成使用,强化空间利用,改善公园绿地体系,满足居民休闲需求,并为三年(2022-204年)建设140处群众身边的口袋公园目标夯实任务每一步。
(三)加强口袋公园建成后养护管理工作
我局继续督促各实施主体加强日常巡查,落实好养护责任单位的日常养护管理效率和水平,建立长效养护机制。鼓励周边居民、志愿者参与口袋公园的日常环境、卫生的管理工作,加强对市民的宣传教育,引导居民建立“主人翁”意识,共同维护口袋公园可持续发展,使“增绿”变“常绿”。
在此,衷心感谢您对我市园林绿化工作的关注和支持,恳请您对口袋公园建设工作提出更多的宝贵意见和建议,我们将虚心接受,认真落实。
连云港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2023年7月5日
扫一扫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