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第48期
第48期
连云港市统计局 2016年10月31日
1-9月 我市规模以上服务业继续实现突破
今年以来,我市规模以上服务业(简称规上服务业,下同)尽管呈现一定波动,但总体发展继续突破,主要指标呈现稳定向好态势:
一是收入水平再创新高
据统计,截止今年9月末,我市列统规上服务业单位571家,营业收入累计达到362.54亿元,较2011年全年高出14.7%,相当于2012年全年的96.3%,较上年同期增长14.1%,再创历史同期最高。
二是增长提速相当明显
从其他营利性服务业情况看,今年前9个月,我市125家其他营利性服务业单位营业收入突破百亿实现104.21亿元,同比增长达34.6%,连续5个月增长超过30.0%,增长提速态势较为明显,为近年同期增长最快。
三是各项税收表现平稳
今年前9个月,我市规上服务业企业各项税收完成8.58亿元,同比增长5.1%。其中营业税金及附加同比增长达11.5%,管理税金增长10.9%,而应缴增值税则下降4.0%。
四是薪酬水平继续提高
初步统计,到9月末,我市规上服务业企业从业人员平均人数达到8.20万人,较上月略增0.7%,是今年以来人数最多的一个月。职工薪酬累计实现42.17亿元,同比增长6.0%;人均月薪酬达到5711元,增长为6.4%。
五是综合效益有待改善
今年以来,我市规上服务业发展总体较好,其中投资效益也有大幅度提高,但由于营业成本等增长较快,总体效益下行压力仍然较大。1-9月累计,全市规上服务业投资效益同比增长23.7%,是近年来表现最好的。但与上年同期比较,营业成本增长17.1%,管理费用增长17.6%,营业利润仅实现15.60亿元,同比下降20.4%;利润总额完成20.21亿元,同比下降达36.4%,有待采取措施加以改变。
(服务业处 马清涛)
我市商务服务业增长跃居全省第二位
初步统计,今年1-9月,我市全部商务服务业实现收入达138.06亿元,接近上年全年收入,较上年同期增长35.8%,较上半年增幅高出4.1个百分点,较同期全省平均增长高出7.0个百分点,在全省各市排名前移到第二位,仅低于泰州,较上半年累计排名前移了两位,较第一季度增长位次迁移了十位,提速相当明显。
(服务业处 马清涛)
我市旅游服务业全面呈现较好势头
旅游业是今年我市经济发展成效最为突出的行业,伴随花果山景区晋升为国家5A景区,我市旅游业发展明显提速,主要旅游标志性指标全面呈现较好增长势头。不完全统计,1-9月,我市现有8家规上旅游景区等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8.2%,较同期全部规上服务业增长高出4.1个百分点。
另据统计,我市1-9月旅游外汇收入累计达到1631万美元,同比增长9.9%,较上半年增幅高出2.1个百分点;在全省各市排名前移到第二位,较上半年增长位次前移了三位。从4A级以上景区接待情况看,我市今年累计接待来连游客1270.24万人次,居全省第七位;同比增长7.4%,较全省平均增幅高出1.1个百分点,在全省排名第六位,较上半年增长位次前移一位。
(服务业处 马清涛)
我市服务业银行贷款净增余额突破100亿元
今年以来,我市金融部门为全市服务业经济的稳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服务业贷款余额在全市金融业中举足轻重:
1、服务业银行贷款余额高居各行业首位
初步统计,到今年9月末,我市服务业银行贷款余额达到771.90 亿元,较上月末净增5.12亿元,较年初净增101.12亿元,增长15.1%。在金融部门贷款构成中高居第一位,较个人贷款及透支余额多出1.5%,较一二产业贷款余额合计高出84.8%;占全市同期金融部门全部贷款余额的比重达39.6 %,较年初比重提高0.7个百分点。
2、银行服务业贷款结构呈现明显变化
截止9月末,我市银行服务业贷款前移第一位的是交通运输及仓储和邮政业,贷款余额达232.13亿元,居第二位和第三位的相差无几,其中水利及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贷款余额为153.16亿元,租赁和商务服务业贷款余额为153.10亿元。而传统居首的批发和零售业,银行贷款余额仅为96.14亿元,较年初减少14.2%,居第四位。房地产业银行贷款余额为61.65亿元,较年初减少3.6%,后移到第五位。
3、新兴及重点行业银行贷款增长提速
从增长情况看,增长规模最大的是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占同期净增余额的51.9%;其次是交通运输及仓储和邮政业,占比重为35.1%;居第三位的是水利及环境及公共设施管理业,占比重33.4%。
从增长幅度看,增长最快的是文化及体育和娱乐业,较年初增长达1.02倍;居第二和第三位的依次是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水利及环境及公共设施管理业,分别增长52.2%和28.3%;居第四位的是信息传输及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较年初增长27.5%。而交通运输及仓储和邮政业增长18.0%,增长仅居第五位。
(服务业处 马清涛)
我市保险市场继续呈现新变化
今年以来,我市保险市场继续呈现新变化,具体主要表现有以下特点:
1、保险收入增长有所放缓
据统计,今年1-9月,我市保险费总收入达到59.87亿元,在全省仅高于宿迁;较上年同期增长为20.0%,较上年同期增长回落了5.3个百分点,较上半年增长回落了3.9个百分点,在全省各市后移到第十二位,仅好于宿迁。
2、人身保险继续举足轻重
今年1-9月,我市人身保险保费收入累计达到36.39亿元,占全部保险费总收入的比重达60.8%,居各类保险收入之首;较上年同期增长20.6%,在全省各市中居第十一位,仅高于南京和宿迁。
3、健康保险增长势头最好
1-9月,我市健康保险收入实现5.18亿元,同比增长达29.9%,较上年同期增长加快10.2个百分点,在本市四大险种中增长最快。
4、财产保险增长连续全省第一
从全省比较看,我市财产保险收入累计实现17.12亿元,在全省各市高于淮安和宿迁,占全部保险费总收入的比重为28.6%,同比增长16.6%,较全省平均增幅高出9.0个百分点,在全省各市连续7个月稳居第一位。
(服务业处 马清涛)
扫一扫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