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政府文件> 失效文件
索 引 号 k12498411/2010-00487
发布机构 连云港市人民政府 发文日期 2010-04-29
标 题 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连云港市贯彻沿海发展规划能源和电网建设三年实施方案的通知
文 号 连政办发〔2010〕66号 主 题 词
内容概述 《连云港市贯彻沿海发展规划能源和电网建设三年实施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时 效 根据《连云港市人民政府关于宣布废止失效一批市政府文件的决定》(连政发〔2018〕11号),此文件已宣布失效。 文件下载

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连云港市贯彻沿海发展规划能源和电网建设三年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

《连云港市贯彻沿海发展规划能源和电网建设三年实施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二〇一〇年四月二十九日

 

 

连云港市贯彻沿海发展规划

能源和电网建设三年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和省、市制定的相关配套文件精神,引导我市能源产业快速发展、优化升级,建设布点合理、网架坚强、各级电压匹配、运行调度灵活的现代化电网,特制定本实施方案(2010—2012年)。

一、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

我市位于沿东陇海产业带和沿海经济带交汇处、长三角经济圈和环渤海经济圈的中间位置,战略区位优势显著。受各种因素影响,我市能源和电网建设长期处于相对滞后状态。近年来,随着田湾核电并网发电以及其他新能源加快开发,能源和电网建设出现积极变化,正向区域性的能源基地迈进。

(一)发展现状

1.煤炭需求快速增加。近几年,我市煤炭销售以每年100万吨的幅度增长。2009年,全市煤炭销售突破1000万吨,其中,本市用煤占近45%;本市用煤中,电力用煤占44.4%,工业生产及其他用煤占55.6%。

2.电力工业跨越发展。2009年,电力总装机容量3432MW。电源结构趋向优化,核电机组比重占65.4%。电网改造、输变电等工程进展顺利,初步形成500/220/110/35/10/0.4KV六级配送电网,有效保证了本地需求,并成为电源外送基地。

3.原油加工实现突破。2009年,新海石化一期工程投产,形成年加工120万吨重油深加工、80万吨加氢制氢及2万吨硫磺回收生产能力,产品主要有精致柴油、汽油、石脑油、液化石油气和硫磺等。

4.天然气市场不断扩大。新奥燃气投资的天然气利用工程已全线竣工,中石油负责建设的西气东输邳州—连云港支线工程于2007年开始向我市供气。2009年,全市天然气用气总量大约5000万方,高峰日用气量超过25万方,现已发展居民用户12万户、工商用户300余家。

5.新能源发展速度加快。积极开发利用新能源,核电两台机组并网发电,太阳能热水器走在全国前列,光伏发电、风力发电进入实施阶段,协鑫、龙源两个生物质发电项目已并网运行,农村沼气利用已发展10万余户。

(二)存在问题

1.能源结构矛盾突出。我市缺乏水力、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资源,传统能源生产和消费占相当比例,煤炭、石油、天然气主要依靠购进。未来几年内,能源的多结构消费仍是主导,资源约束问题会更加突出。

2.能源先进技术创新不足。我市新能源开发建设虽已取得明显成效,但各种新能源新技术仍处于消化、吸收阶段,与先进地区相比,能源高新技术和前沿技术领域应用不多,能源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不足。

3.局部电网较薄弱。我市电网位于江苏电网东北端,通过三回500KV和七回220KV与华东电网连接,全市电源点和网架分布已基本成形。目前,随着沿海大开发的快速推进,我市用电需求快速增长且分布较为分散,部分地区电网建设滞后。

二、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基本原则

1.坚持规划引领。以《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为指引,保持与各专业规划配套,坚持高水平建设,高效益开发,做到统筹、协调发展。

2.突出保障发展。突出薄弱环节的强化,加强能源生产和供应能力建设,提高能源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程度。

3.注重优化结构。坚持煤、电、油、气、热等多渠道并举,形成合理的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满足各类消费需求。

4.强化基地建设。提高火电、核电、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的生产能力,提高新能源比重,构建新能源生产基地。

(二)发展目标

1.保障能力提高。在满足本地区能源消费需要的基础上,加强与区域电网及全国电网的联结,提高电网运行的可靠度;参与建设和利用北电南送通道,提高对江苏电网及华东电网的输送能力,为华东地区经济发展服务。

2.能源结构改善。石油、煤炭引进和加工能力增强,核电、风电、光电、生物质发电占比提高,太阳能、沼气、IGCC、天然气等清洁能源消费量逐年提高。

3.创新能力增强。基本建成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通过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推进技术进步在关键领域取得突破。

三、主要建设任务

(一)突出能源供应的保障性建设

1.

(1)电网建设

据预测,2010-2012年我市电网最高负荷分别达到1474MW、1700MW、1962MW,年均增长率15.4%。按照超前布点、网架可靠、调度灵活、容量合理原则,进一步加快电网建设步伐。新建500KV临海输变电工程,计划2012年建成投运,构成南北“两翼”的电网枢纽布局。加快220KV环网网架建设,建成市域220KV双环网,适度超前布置县域220KV站点,推进220KV主网“五环”目标网架(城区、赣榆、东海、两灌东、两灌西)构建。全面加强配网建设,重点加强徐圩新区、临港产业园、连云新城、县区工业园等负荷集中区的配网建设,加大农网改造力度,使配网供电半径更加合理,供电质量更加可靠。至2012年末,初步形成以500KV为枢纽,各级电网协调发展,运行可靠的坚强电网。同时,配合新海发电公司“上大压小”2×1000MW项目、核电三期、灌云风电以及局部太阳能并网电站、生物质电厂项目,协调推进受电电网建设,形成完整高效的输变电网络。

(2)电源点建设

主要电源点项目有:一是田湾核电。加快田湾核电三期(5#、6#)扩建2×1080MW机组工程进度,2010年正式开工,2012年底完成土建、开始设备安装。根据中俄《田湾核电站扩建工程框架合同》,加快二期(3#、4#)1000MW级机组前期工作,2012年开工建设。同时,加快四期(7#、8#)有关前期工作。二是火电。着力推进新海发电公司“上大压小”扩建2×1000MW超超临界火力发电机组项目,加快推进第一台机组,力争2010年开工建设;在取得第一台机组核准手续的基础上,争取第二台机组尽快取得许可。积极推进国电4×1000MW燕尾港火力发电项目,争取在2011年前取得许可,力争2012年开工建设,加快大唐集团4×1000MW柘汪火电项目前期工作。

2.

(1)石化基地

发挥30万吨级航道等资源优势,积极推进30万吨级原油码头项目和赣榆港区5万吨级油码头项目,全力争取中石化1200万吨炼油、100万吨乙烯工程列入国家“十二五”规划,力争2012年前启动;同时,加强与中石油、中海油等国内及国际大公司的合作,加快推进石化基地建设。2010年底完成新海石化二期工程,达到500万吨加工规模,到2012年建成1000万吨加工规模。

(2)原油储备

加强与中石化的衔接沟通,加快推进320万立方米原油商业储备项目和连云港—东海原油管道工程前期工作,力争与30万吨级航道和30万吨级原油码头同步建成投入使用。加快锦屏废弃磷矿作为石油储备基地的前期研究工作,争取作为国家战略石油储备基地纳入国家发展规划。

3.

抓紧实施煤炭储备设施重点工程,推进大型储煤基地前期工作,推进徐圩港区煤炭下水港建设,满足本地各类产业发展需求及出口需求。全力保障电煤供应,特别是未来新海发电公司2×1000MW机组及沿海火电项目对煤炭资源的需求。

4.

加强与中石油协调合作,争取到2012年末获得年11500万方的气量,争取2011年开工建设泰州-连云港天然气管道,连接南通进口LNG气源,开辟连云港气源第二通道。继续开展LNG项目的研究和争取工作,落实中石化与省政府签订的框架性协议,在我市建设LNG接收站,建设规模一期为300万吨/年,预留二期扩建到500万吨/年的站址。

(二)积极推进清洁能源生产

2010年完成“中科院先进能源动力研发中心”有关试验电厂及设施的建设,争取2012年在徐圩新区建设国内新一代多联产商业化示范厂,包括800MW的IGCC清洁电厂、联产百万吨级煤基清洁燃料和化学品厂。积极推进钢铁、石化、IGCC发电联产的跨行业融合,建设能源资源清洁高效利用的内在循环经济示范区。

(三)大力发展新能源

1.太阳能。光电,推进太阳雨、阳光晶源、江苏顺大新能源、江西赛维、职业技术学院等建筑物屋顶、地面光伏电站建设,2012年光伏发电装机规模力争达到50MW。加快太阳能路灯、太阳能亮化工程等不并网应用推广推进建筑一体化热水工程及养殖、设施栽培等,扩大使用面积和使用领域。

2.生物质能。积极推进鸿瑞热电、金茂源、东成生化等生物乙醇等项目,着手生物柴油、燃料乙醇试点。加快灌云保鑫、灌南华夏等生物质发电项目建设进度,力争2011年并网发电,形成一县一厂格局。加大农村沼气池建设补贴力度,推进村镇秸杆气化集中工程,年增沼气用户1万户、秸杆气化集中工程10个,提高清洁能源比重。

3.风能。加强沿海陆上风电场和近海风电场论证,合理规划产业空间布局,2010年建成华电灌云一期100MW风电项目,2011年前并网发电。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协调。加强能源和电网建设组织领导,确保政策措施到位、组织保障到位、实施进度到位。市县成立能源及电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责任分工,对重大项目、重点项目实行领导牵头和督办机制。各有关部门主动做好服务,切实推进项目落实和方案实施。建立健全督查考核制度,明确发展目标和考核要求,对阶段性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进行分析和督促检查。

(二)落实产业政策。全面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电力法》、《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及省、市新能源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落实各项政策措施。鼓励各类投资主体开发新能源项目,加快项目的核准、备案,对技术先进、优势明显、带动和支撑作用强的重大能源及能源产业项目,优先给予土地、信贷等支持。

(三)加大财税扶持。按照国家能源产业政策,加大对能源产业自主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的扶持,支持符合条件的新能源企业申报国家、省科技重大专项、高技术产业化专项、重点行业结构调整发展专项,积极争取中央和省资金支持。加大国家和省市税费减免优惠政策落实力度,加快将符合条件的新能源企业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引导企业用好有关税费减免政策。

(四)强化招商引资。加强对能源项目的包装、推介及招商引资优惠政策的落实,积极吸引海内外有实力的企业和集团参与我市能源项目建设。大力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和工艺设备,加强吸收和创新,形成自主知识产权。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创造优势条件,与国内大企业集团开展广泛合作,借助外力提升竞争优势。

(五)创新发展机制。正确处理能源产业发展与资源、环境及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能源和电网建设要注重土地、海洋等空间资源的节约,注重资源的综合利用和利用效率的提高,注重环境的保护。积极推进煤气化项目(IGCC)和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构造稳定、经济、安全、清洁的能源供应体系。在能源和电网建设过程中,加强群众利益及相关设施的保护。

附件:2010—2012年能源和电网规划项目表

 

 

 

 

2010-2012年能源和电网规划项目表

项目名称

建设类型

建设规模

开工时间

一、电网





220KV银桥变扩容工程

扩建

180(变电容量MVA)

0(线路长度km)

2010

220KV当路变新建工程

新建

180

12.7

2010

220KV龙河变扩容工程

扩建

180

0

2010

220KV灌河变新建工程

新建

180

94.4

2010

220KV茅口变改造工程

改造

180

0

2010

220KV香河变扩容工程

扩建

180

0

2010

220KV洋桥变新建工程

新建

180

29

2010

220KV三洋变新建工程

新建

240

26

2010

220KV金庄变扩容工程

扩建

180

0

2011

220KV陈墩变新建工程

新建

180

115.1

2011

220KV南区变新建工程

新建

180

10

2011

220KV宁海变新建工程

新建

180

0

2012

220KV堆港变新建工程

新建

180

28

2012

220KV邓庄变改造工程

改造

180

0

2012

220KV双湖变改造工程

改造

180

117.6

2012

220KV临港产业区太和变

新建

180

0


220KV临港产业区跃湖变

新建

180

0


500KV临海变输变电工程

新建

2000

351.5

2012

临海变配套网架改造工程

改造

0

157

2012

110KV城北变改造工程

改造

80

0

2010

110KV龙尾变扩容工程

扩建

50

0

2010

110KV南城变改造工程

改造

130

0

2010

110KV孔望山新城变新建工程

新建

240

-


110KV陶庵变新建工程

新建

63

10.6

2010

110KV新村变新建工程

新建

160

6.5

2010

110KV西墅变新建工程

新建

80

14.9

2010

110KV开泰变新建工程

新建

100

8.4

2010

110KV西湖变扩容工程

扩建

50

0

2011

110KV房山变扩容工程

扩建

50

0

2011

110KV桃林变扩容工程

扩建

40

0

2011

110KV平明变新建工程

新建

80

40

2011

110KV洪庄变新建工程

新建

80

13.6

2011

110KV山左口变新建工程

新建

80

33.4

2011

110KV竹墩开关站新建工程

新建

23.3

2011

110KV墩尚变扩容工程

扩建

31.5

0

2011

110KV新康变扩容工程

扩建

31.5

0

2011

110KV新河变新建工程

新建

80

17.5

2011

110KV东沙变新建工程

新建

80

30

2010

110KV伊山变改造工程

改造

80

0

2010

110KV利华变新建工程

新建

80

40

2010

110KV六塘变改造工程

改造

63

0

2010

110KV五队变新建工程

新建

80

6.8

2010

110KV大圈变新建工程

新建

80

6

2010

110KV李集开关站新建工程

新建

18

2010

110KV宿城变改造工程

改造

40

0

2011

110KV开泰变扩容工程

扩建

80

0

2011

110KV中云变新建工程

新建

100

1.5

2011

110KV金港变新建工程

新建

100

24.5

2011

110KV南辰变新建工程

新建

100

31

2011

110KV东沙变扩容工程

扩建

80

0

2011

110KV官河变新建工程

新建

80

24

2011

110KV伊山变扩容工程

扩建

50

0

2011

110KV燕港变扩容工程

扩建

63

0

2011

110KV燕尾变新建工程

新建

100

34.6

2011

110KV长茂变改造工程

改造

100

0

2011

110KV陈集变新建工程

新建

80

23.3

2012

110KV硕湖变新建工程

新建

100

1

2012

110KV徐圩变新建工程

新建

100

24.2

2012

110KV石榴变新建工程

新建

100

8

2012

110KV石桥变扩容工程

扩建

50

0

2012

110KV五队变扩容工程

扩建

50

0

2012

110KV新集变新建工程

新建

100

26.4

2012

110KV田楼开关站新建工程

新建

11.5

2012

110KV徐圩5#变新建工程

新建

80

6.9

2010

110KV徐圩8#变新建工程

新建

80

8.4

2011

110KV徐圩9#变新建工程

新建

80

9

2010

110KV徐圩10#变新建工程

新建

80

3

2010

110KV临港产业区1区12变

新建

63

0


110KV临港产业区2区5变

新建

63

0


110KV临港产业区3区2变

新建

63

0


110KV马山变新建工程

新建

63

0


二、电源点





田湾核电三期

扩建

2×1080MW

2010

田湾核电二期

扩建

2×1000MW级

2012

新海发电“上大压小”

扩建

2×1000MW

2010

国电燕尾港

新建

4×1000MW

2012

大唐柘汪

新建

4×1000MW


三、石油




中石化炼油、乙烯

新建

1200万吨炼油、100万吨乙烯

2012

新海石化二期

扩建

500万吨

2010

中石化原油商业储备

新建

320万立方米


连云港—东海原油管道

新建



国家战略石油储备基地

新建



四、天然气




泰州—连云港天然气管道

新建

干线80公里,支线22公里

2011

中石化LNG接收站

新建

300万吨/年


五、新能源




华电灌云一期风电场

新建

100MW

2010

建筑屋顶及地面电站

新建

50MW

2010

灌云保鑫生物质发电

新建

30MW

2010

灌南华夏热电

新建

30MW

2010

IGCC清洁电厂

新建

800MW

2012

 

 


扫一扫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