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k12498411/2011-00024 | ||
发布机构 | 连云港市人民政府 | 发文日期 | 2011-07-06 |
标 题 | 关于印发连云港港30万吨级航道第三次工程技术顾问和专家组会议咨询意见的通知 | ||
文 号 | 连政发〔2011〕94号 | 主 题 词 | |
内容概述 | 印发实施《连云港港30万吨级航道第三次工程技术顾问和专家组会议关于航道工程咨询意见》和《连云港港30万吨级航道第三次工程技术顾问和专家组会议徐圩港区防波堤工可技术方案专家咨询意见》 | ||
时 效 | 有效 | 文件下载 |
关于印发连云港港30万吨级航道第三次工程技术顾问和专家组会议咨询意见的通知
关于印发连云港港30万吨级航道第三次工程技术顾问和专家组会议咨询意见的通知
连云港市发展改革委、国土资源局、财政局、交通运输局、港口管理局(口岸委)、环保局、规划局、城乡建设局、科技局、水利局、海洋与渔业局,连云区政府、徐圩新区管委会,连云港港30万吨级航道建设指挥部,连云港引航站、港口集团有限公司,省交通运输厅港口局:
2011年6月3日,连云港市人民政府和江苏省交通运输厅在南京组织召开了连云港港30万吨级航道第三次工程技术顾问和专家组会议,形成了《连云港港30万吨级航道第三次工程技术顾问和专家组会议关于航道工程咨询意见》和《连云港港30万吨级航道第三次工程技术顾问和专家组会议徐圩港区防波堤工可技术方案专家咨询意见》。现将咨询意见印发给你们,并就贯彻落实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连云港市港口管理局要抓紧组织完成徐圩港区防波堤工程工可研究报告,按照程序做好工可报批工作,加快推进。结合临港产业、港口、航道及其配套设施,统筹安排好徐圩港区航道、大环抱防波堤、码头泊位建设,有序推进,协调发展。
二、连云港港30万吨级航道建设指挥部应按申报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和为工程服务两方面要求,组织开展系统集成化的科研工作。重点深化航道减淤研究工作。
三、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应深化研究徐圩港区防波堤新型桶式基础结构方案的可行性,深入调查工程石料供应情况,深化完善徐圩港区防波堤工程工可研究报告,做好工可审查的各项准备工作。
四、连云港市国土资源局应配合做好徐圩港区防波堤工程所在地附近山场可开采石料调查的有关工作,确保可控成本的工程石料供应。
五、各有关单位要认真做好咨询意见的配合落实工作,主动支持与大力配合市港口管理局、30万吨级航道建设指挥部,共同做好连云港港30万吨级航道和徐圩港区防波堤工程的建设推进工作。
二○一一年七月六日
连云港港30万吨级航道第三次工程技术顾问和专家组会议关于航道工程咨询意见
2011年6月3日,江苏省交通运输厅和连云港市人民政府在南京联合组织召开了连云港港30万吨级航道第三次工程技术顾问和专家组会议。工程技术顾问组和工程技术专家组的19位专家,江苏省发展改革委、科技厅、水利厅、海洋与渔业局、交通运输厅港口局,连云港市发展改革委、港口管理局、国土资源局、环境保护局、科技局、水利局、海洋与渔业局、连云区政府、徐圩新区管委会、30万吨级航道建设指挥部(以下简称指挥部)、引航站,中交上海航道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交通运输部规划研究院,江苏省交通规划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江苏省水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河海大学,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上海海事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天津大学,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连云港港口集团,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连云港港口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等单位的领导、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成立了专家组。
与会专家和代表听取了指挥部关于连云港港30万吨级航道工程推进总体情况的汇报,本着科学、求实的精神进行了认真的讨论,形成咨询意见如下:
一、在交通运输部、江苏省及有关各方的大力支持和努力下,30万吨级航道一期工程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2010年8月完成先导试挖工程,建设期科研工作按计划得到有序推进,并取得阶段性成果,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的申报准备工作进展顺利。同时,钢铁、石化、先进制造业等大型临港产业,港区防波堤及码头前期工作得到协调推进,为港口与产业的互动发展提供了重要基础。
二、2010年6~9月开展了徐圩先导试挖航道(-8m)回淤观测研究工作。专家组认为,本次观测研究基本反映了徐圩港区航道的回淤规律和回淤水平,达到了先导试挖观测的预期目标。
专家组建议,继续做好徐圩港区航道的回淤观测工作;针对徐圩港区海域特点,结合已开展的前期勘测研究工作,对科研项目进行梳理,突出重点;深入分析已取得的观测成果,围绕航道减淤开展科研工作。
三、同意连云港区航道的工程进度安排。根据现有的观测成果,徐圩港区5~10万吨级航道的工程进度需与防护建筑物和码头工程的实施结合,有序推进。专家组建议,加快徐圩港区防波堤的工可审批和建设。
四、疏浚土是港口开发建设的宝贵资源,需抓紧疏浚土的有效利用研究。
专家组组长: 徐 光
专家组副组长:蒋 千
连云港港30万吨级航道第三次工程技术顾问和专家组会议徐圩港区防波堤工可技术方案
专家咨询意见
2011年6月3日,江苏省交通运输厅和连云港市人民政府在南京联合组织召开了连云港港30万吨级航道第三次工程技术顾问和专家组会议。工程技术顾问组和工程技术专家组的19位专家,江苏省发展改革委、科技厅、水利厅、海洋与渔业局、交通运输厅港口局,连云港市发展改革委、港口管理局、国土资源局、环境保护局、科技局、水利局、海洋与渔业局、连云区政府、徐圩新区管委会、30万吨级航道建设指挥部(以下简称指挥部)、引航站,中交上海航道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交通运输部规划研究院,江苏省交通规划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江苏省水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河海大学,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上海海事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天津大学,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连云港港口集团,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连云港港口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等单位的领导、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成立了专家组。
与会顾问、专家和代表听取了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关于《连云港港徐圩港区防波堤工程工可阶段工程技术方案》(以下简称《技术方案》)和《连云港港徐圩港区防波堤工程新型桶式基础结构专题报告》的汇报,本着科学、求实的精神进行了认真评议。形成主要咨询意见如下:
一、根据江苏省发展改革委对连云港港徐圩港区防波堤工程项目建议书的批复和本工程预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查会专家评审意见,以及2010年6月第二次工程技术顾问和专家组会议专家咨询意见,连云港市港口管理局组织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等有关设计、科研单位开展了防波堤工程工可阶段相关科学研究和工可报告编制工作,现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工可阶段开展的工作科学稳妥和富有成效,为防波堤工程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及项目前期工作的推进打下了良好基础。
二、连云港港是我国沿海的主要港口之一,是国家综合运输体系的重要枢纽和能源、原材料运输的重要口岸。徐圩港区是交通运输部十二五期间重点加快开发建设的新港区之一,将依托临港工业起步,逐步发展成为为腹地经济和后方临港工业服务的综合性港区。2010年11月,江苏省人民政府在连云港市召开了连云港港口建设协调小组会议,会议提出要在更高的平台上加快推进连云港港建设与发展,其中要以建设徐圩港区为重点,实现培育大产业的新突破,并要求抓紧开展徐圩港区防波堤项目前期工作,力争2011年开工建设、十二五期间建成投入使用。目前,徐圩港区后方产业园区已初具规模,同时30万吨级原油码头工程项目、中石化徐圩炼化一体化工程项目已上报国家发展改革委,港区岸线开发工作正在启动,起步工程正在加紧推进,进港航道工程已进入实施阶段。因此,为适应徐圩港区开发建设需要,建设连云港港徐圩港区防波堤工程是十分必要和迫切的。
三、本工程在预可研阶段深入研究和比选了大环抱、中环抱等不同形态防波堤布置方案,推荐采用大环抱布置方案,在2011年1月17日召开的预可行性报告审查会上得到专家们一致认可。工可研阶段在此基础上按大环抱布置方案,与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河海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等对防波堤口门布置形态进行了细化研究。从减少航道回淤、航行安全和便于新港区加快形成综合分析,大环抱平面布置方案是必要的、可行的。根据研究成果,口门由1000m加宽至1200m,港内及外航道回淤基本不变,口门附近最大流速及横流则有所减小,船舶通航环境得到优化。经论证比选后提出的两个平面布置方案都是可行的,推荐方案是合理的。
四、基本同意《技术方案》推荐的斜坡式和直立式结构组合方案,斜坡式防波堤采用抛石爆破挤淤斜坡堤结构、全清淤置换砂+抛石斜坡堤结构、塑料排水板+袋装砂被斜坡堤结构;在北侧堤头段采用新型桶式直立式基础,该结构适合连云港徐圩港区的地质条件,能达到节约砂石料、缩短工期、减少投资及技术创新的目的。在下阶段工作中,按照防波堤使用功能,对斜坡式防波堤结构做进一步优化,降低工程造价。对直立式桶式防波堤结构开展试验段工作,结合试验成果进一步优化设计。
五、为加快推进江苏沿海开发和形成掩护条件,基本同意《技术方案》推荐防波堤工程分段建设方案,分徐圩港区直立式结构东防波堤工程、斜坡堤结构东防波堤工程、西防波堤工程三个项目分别同步推进,尽快形成大环抱的平面形态。
六、鉴于可供给徐圩防波堤建设的开山土石料非常有限,建议通过专题调研就近选择供开采的专用山场,保障徐圩防波堤石料的供应,以确保总体进度安排。
专家组组长: 徐 光
专家组副组长:蒋 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