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残助残”促双赢

来源:市残联 发布日期:2018-07-27 08:57 访问量:

由于历史原因和客观条件的影响,重度残疾人一直是最困难且最需要关爱的特殊群体。在对残疾人寄宿制、日间照料和居家托养三种模式进行调研后发现,居家养护是我市重残人最主要的托养模式。为了弥补重度残疾人居家托养服务的“短板”,2017年10月,市残联投入资金40万元,分别在海州区、连云区推动重度残疾人居家托养购买服务试点,对智力、精神和重度残疾人家庭免费提供“1+N”服务,即试点地区均采取政府购买服务,通过社会组织、专业人员入户服务的模式,为残疾人免费提供家政料理、日常护理、康复指导等服务,使残疾人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良好服务。

据了解,连云区重残居家托养服务通过政府购买形式由四叶草助残服务中心承接,目前该中心的工作人员由6名无业残疾人及1名残疾人家属组成。所有工作人员都由区残联面试合格后参加体检,领取健康证,通过为期5天的基础保洁及残疾人护理等专业培训,考试合格后正式上岗。罗仁娟就是一位高位截肢残疾人,学过心理学的她深知残疾人最需要的服务是什么。“现在残疾人的温饱几乎不成问题,除了日常的康复服务,我们最需要做的就是帮他们重拾对生活的信心,让他们能有尊严地活下去。”罗仁娟说,目前他们所提供的居家托养服务内容涵盖了康复、保洁、助行、助医以及精神慰藉等多个方面,试点辖区范围内共有50户重度残疾人家庭需要居家托养服务,正常情况下每家一周要上门服务2次。

一直以来,如何让残疾人得到最需要的帮助是连云区残联关注的重点所在。“在推动重度残疾人居家托养购买服务试点过程中,我们也根据连云区残疾人实际情况做了积极的尝试,选择四叶草助残服务中心,看中的就是残疾人比健全人更了解残疾人及其家属的心理和需求。这样既服务了重度残疾人,又帮助了该中心的几名轻度残疾人解决了工作问题,让他们能够自食其力。”连云区残联理事长曹越冬说,这种一举两得的以残助残模式,在全国重度残疾人居家托养探索中尚属首例。“接下来我们将进一步扩大这项工作的服务范围,让更多残疾人获得实惠。”曹越冬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