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榆:海鲜“抢滩”西南市场
400余辆冷链车跨越千里,20小时从黄海之滨直达长江上游,赣榆海鲜成功“西进”,在“美食之都”重庆建立起辐射整个西南地区的桥头堡。
9月22日,重庆明品福冷冻交易市场“赣榆海鲜”门店前人头攒动,来自我区的首批55万斤海鲜——包括20万斤梭子蟹、20万斤生蚝和15万斤南美白对虾,正式投放重庆市场。
这标志着“赣榆海鲜”重庆前置仓正式开仓运营,也意味着我区以重庆为辐射半径的西南地区海鲜供应链体系全面落地。从直播带货到前置仓,赣榆海鲜完成了电商产业链升级,将极大提升赣榆海鲜在全国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冷链千里疾行 海鲜朝发夕至
上午9时,开仓仪式在重庆明品福冷冻交易市场举行。区委副书记、区长吴洋,重庆明品福市场以及石板镇相关负责人出席仪式。现场,我区贸易公司与首批入驻品牌商户代表签约,副区长徐蓓为相关人员颁发“赣榆海鲜公益推荐官”聘书。
我区海鲜能够成功“西进”,离不开多年来电商产业的蓬勃发展。目前,全区现有海鲜电商1100余家,年网络销售额突破110亿元。全区近400座冷库,容量达37万吨,顺丰、京东开通海鲜寄递冷链直发线路90余条,产品远销全国31个省区市,线上市场份额连续三年位居全国前三。
这批海鲜通过400余辆贴有“赣榆海鲜”标识的冷链运输车,从黄海之滨的赣榆直达山城重庆,登陆重庆三亚湾、明品福水产及冻品交易市场。目前已有近30家海产品生产企业入驻该前置仓,预计年销量可达6000-8000吨。
西南枢纽定位 辐射周边省市
重庆拥有超过3200万常住人口,消费市场庞大,同时也是著名的“美食之都”和“火锅之都”。当地火锅、烧烤等餐饮文化对海鲜的需求日益增长,对食材的新鲜度和多样性要求极高。
“通过直播带货,赣榆海鲜已建立了成熟的线上销售网络和稳定的客户群体,为前置仓的设立提供了市场基础和数据支撑。”区商务局电商办副主任于雪介绍,重庆是西南地区的经济中心、交通枢纽和开放门户,也是著名的“美食之都”和“火锅之都”,在这里建立前置仓,相当于在西南地区建立了“总部仓库”,能够以此为物流枢纽,高效辐射四川、云南、贵州等周边市场。
为确保运营顺利,我区实地统计市场档口海鲜货品种类、来源渠道,并对接当地水产协会成员单位,拓展销售渠道。
服务站同步启用 保障海鲜品质
“赣榆区驻渝海鲜服务站”也于同日正式启用,为两地合作商、专业冷链物流企业等开展货源对接、协会企业合作全力护航。未来每天都将有源源不断的赣榆海鲜从这里发往整个西南市场。
“没想到有一天,能把家乡的海鲜卖到重庆这样的美食城市。”前残疾人自行车世锦赛冠军、赣榆电商(重庆市场)主播李园园表示,“要给重庆人现场开播‘活蹦乱跳’的新鲜感,让大家吃到新鲜可口、价格亲民的好海鲜。”
创新供应链模式 提速增效显著
重庆前置仓采用“源头直采+冷链速递”模式,实现赣榆梭子蟹、皮皮虾、生蚝等特色海产品20小时内从海鲜码头直达市场终端,构建起精密协作的“鲜链”。
该模式将“足不出户,吃遍赣榆海鲜”的便利生活送上了西南地区消费者的餐桌。同时在中交冷链(重庆)智慧产业园——顺丰仓储中心设置仓配一体化储备仓,进一步保障了供应链效率。
重庆三亚湾水产交易市场成轩集团董事长伍小波表示:“赣榆海鲜的品质好、有价格优势,很多消费者就认准了梭子蟹、耗儿鱼,又新鲜又好卖,入驻我们市场以后,为他们提供了稳定、便捷、高品质的一手海鲜货源,方便重庆及周边地区的餐厅、酒店、批发商看样、采购和批量提货。”
多维拓展市场 擦亮金字招牌
下一步,我区将持续发挥供应链优势,探索国企直采、供应链金融等模式,以销定采。积极联合重庆本地火锅协会或知名餐饮品牌,研发如火锅风味海鲜套餐等海鲜预制菜和定制化产品。
同时,入驻主流电商平台并强化同城零售,以“线下体验店+直播”精准触达,多维拓展市场与渠道。注重品牌与品质打造,擦亮“赣榆海鲜”金字招牌。
我区还将强化品控管理流程,持续完善并宣传“直播带货+检验检测+全程溯源”的质量保障体系,增加市场认可度;共建渝西冷链中转仓,辐射西南市场,进一步提升配送时效。
依托“源头直采+冷链速递”的创新模式,赣榆海鲜正以重庆为支点,撬动整个西南地区的水产消费市场。这股来自黄海的“蓝色动力”,将为西南地区消费者带来更加丰富、新鲜、优质的海产品选择。
扫一扫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