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区:触探连经开“智造”脉搏
11月14日下午,向新图强观江海——“全国广电融媒高质量发展看江苏调研行”采访团走进连云港经开区,探访中药数字化生产的奥秘,感受新材料创新的强劲脉动。
康缘药业:当传统中药遇上智能制造
“传统中药是抓药、砂锅熬煮,现在我们的中药生产,从投料到成品全靠数字说话。”站在康缘药业智能化提取精制工厂的空中花园,记者们发出阵阵惊叹。透过玻璃,眼前十几米高的钢铁药罐有序运转,这里没有记忆中弥漫的草药味,不见忙碌的工人身影,只有智能化设备在精准执行每道工序。中药材进入提取罐后,智能系统会根据预设工艺自动调节参数,在AI算法加持下,温度控制精度能达到±0.5摄氏度比人工操作更稳定、更精准。
同样让记者们惊叹的是这里的质量把控环节也暗藏了“黑科技”:近红外光谱仪如同“中药质检员”,实时解析提取液成分,确保药品成分稳定、功效如一。康缘药业还组建了“中药学专家+IT工程师+自动化技师”的跨界团队,通过专家定向、工程师建模、技师调试的协作模式,此前已成功将一款止咳药的有效成分提取率提升30%。
如今,这座国内首个中药智能工厂正让传统中医药在现代科技的赋能下焕发出全新的生命力。
中复神鹰:一根碳丝撑起航空航天梦
“这束筷子粗细的T1100碳纤维,能拉动两架国产大飞机。”在中复神鹰碳纤维生产基地展厅,记者们亲眼见到了这款打破国外垄断的关键新材料。10月18日,全球最大无人货运飞机W5000总装下线,其机身复合材料的核心原料,便来自这里。碳纤维被称为“新材料之王”“黑黄金”,性能优越,其质量是钢的1/4,但强度却是钢的7倍到9倍,具有目前其他材料难以比拟的高比强度及高比刚度性能,并具有耐腐蚀、耐疲劳等特性。
从实验室到量产,稳定性曾是行业“卡脖子”难题。走进中复神鹰万吨级碳纤维生产基地,记者们看到智能制造成为破题的“核心引擎”。在这里,以数据为核心的智能生产体系,实现了从原丝到碳化的全流程精准调控,不仅使产品合格率稳居高位,更完成了从“跟跑”到“领跑”的跨越。
从航空航天的关键部件到汽车轮毂的轻量化改造,从风电叶片、储氢容器的新能源应用到医疗器械、高端体育器材的民生领域,这一“轻质高强”的特性正重塑多个产业的技术格局。
近年来,连云港经开区已构建起以新医药、新材料、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为核心,并涵盖大宗商品贸易、跨境电商等新兴业态的“4+N”现代产业体系,培育了恒瑞医药、康缘药业、中复神鹰等一批行业领军企业,打造了全国最大的抗肿瘤药物生产基地、国内重要的碳纤维生产基地以及亚洲重要的风电装备研发生产基地。
从实验室到生产线,从传统工艺到智能工厂,通过实地探访,采访团全方位、多维度地感受到了连云港经开区在技术创新、智能制造领域的强劲动能。
未来,连云港经开区将继续紧扣“新”“质”发力,通过培育创新沃土、攻关核心技术,加速集聚新质生产力,锻造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扫一扫打开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