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要闻动态> 县区动态

赣榆:每16秒下线一块“光能汉堡”

  • 时间:2025-08-27 09:06:07
  • 来源:赣榆
  • 阅读次数:
  • 字体:[ ]

走进赣榆经济开发区的东磁新能源现代化车间,机械臂如同灵巧的大厨在焊接、传递间精准操作,多条智能化生产线高速运转。支撑这“16秒一块”惊人速度的,正是这座连云港市目前最大的5G专网应用智能工厂的“智慧内核”。面对当前国际市场日益严格的碳排放要求,东磁新能源凭借技术与绿色优势,其产品成功赢得欧洲(丹麦、荷兰、德国)及日本等高要求市场的青睐,目前国内与国外市场销售占比约为45%和55%。

连云港东磁新能源的澎湃动力源自一张看不见的5G高速信息网。这个依托于5G工业互联网的高速信息网如同“神经系统”,将“智能工厂大脑”系统、AI智能安防系统与行业顶尖流水线紧密联结,构建起智能生产仓储一体化车间,实现了自动化、信息化、数字化的深度融合。

从原材料入库到成品光伏组件出库,每一个细微的生产环节都被实时采集数据,汇入“工厂大脑”进行分析。5G技术让海量设备数据实现毫秒级传输与处理,不仅推动设备高效互联,更催生了全流程数字化的深度革命:硅片实现可精准追溯的“片级管理”;大数据AI驱动工艺参数自动调优,持续提升良品率;预测性维护如同“未卜先知”,将设备故障化解于萌芽,保障生产线稳定高效运行。

智能化改造的脚步从未停歇。今年6月中旬,该厂对一期生产线进行重要升级,在层叠等关键工序引入智能程序,彻底取代以往的人工铺设环节。这一变革直观带来效率提升与返修率显著下降,通过总部IT智能部门持续开发程序,生产流程实现深度自动化与精确质量追溯,生产精度和问题定位效率大幅提高。

“目前,工厂一期的6条生产线单块组件生产节拍稳定在16秒左右;二期投入的4条生产线采用更新技术,将这一速度提升至约12秒/块,两条生产线协同发力。”连云港东磁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组件工艺科谢春杰表示,“升级后,现在基本不会出现因铺设位置偏差导致的返工了,这为整体产能突破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核心生产环节,串焊机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谢春杰进一步介绍,这台“精密工匠”具备高度兼容性,能灵活处理多种主流规格的电池片,其秘诀在于机械臂与先进视觉系统的完美协作——焊接精度被牢牢控制在0.1毫米以内,虚焊率严格压制在1%以下,大幅降低了产品返工率和维修率。

扫一扫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