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k12498411/2017-05117 分 类 24/TC9999
发布机构 连云港市人民政府 发文日期 2017-06-19
标 题 关于市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第1245号建议的答复
文 号 主 题 词
内容概述
时 效

关于市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第1245号建议的答复

 

关于加强企业人才补助的建议

 

    项市长在做政府报告时强调:回顾五年来的奋斗历程,我们深刻体会到:一要竭力抓发展、二要全力惠民生、三要量力搞建设、四要奋力抓落实、五要努力抓提升;其中第一条抓发展:连云港当地的发展需要政府及扶持企业等关键要素构成,当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及增长调动着当地经济的增长,目前就连云港本地而言,企业的人才引进难和流失快,大大限制了企业的革新及可持续发展等市场竞争力;连云港政府也出台了相关高薪技术人才的奖励及补贴政策,就目前而言,当地大多数企业的人才需求还未达到相应高度,也限制住当地企业对自身需要人才的引进工作。全国各地都有类似情况的出现:根据央视网消息,每到春节后,用工荒问题都困扰着珠三角、长三角等劳务输入地区。正月十五还没过,东莞市政府就发布了服务实体经济的企业规模与效益倍增计划。大数据显示,春节期间,东莞有近七成人返乡。能成为全国第一空城,说明东莞吸引了大量的外来工作者,可如何留住这些技术人才,是企业家们最关心的头等大事。2017210日东莞市政府发布的企业规模与效益倍增计划,在全市8万多家企业中选取了200家企业作为试点,从政策要素、产业要素、土地要素、资本要素、人才要素等多个维度作出了20条含金量极高的政策干货

建议:连云港当地可以借鉴以上案例,单从人才要素试点:

1、针对于当地质量较优的企业(KPI指标如每年达到多少税,每年解决多少就业,每年出口金额达到多少等),给予相应人才补助名额,而不是硬性条件一刀切现象;

2、根据各个企业的不同特点和需求,通过组建专家顾问团队,制定个性化扶持政策,采取一企一策的方式,实现精准服务、精确扶持;

具体方案:对于扶持和人员补助,可对当地住房补助和子女教育方面着手:

1、住房补助:如择优的企业相关人才在当地买房,政府可相对应的进行金额补助,并只限一套房产;如该人才不在当地工作,想变卖房产,须将政府补助资金退还,方可进行卖卖。

2、子女教育:如择优的企业相关人才子女在当地上学,可选择就读学校,体现当地政府的政策支持。

综上,建议解决当地企业人才引进困难和人才流失,是目前困扰当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一道难题。

以上供参考

 

 

 

 

关于市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

1245号建议的答复

 姚翔伟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企业人才补助的建议》收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市人才工作坚持以服务企业创新发展为导向,不断完善人才政策体系,加大人才引进和培养补贴和资助力度,积极营造良好的人才环境,努力为我市企业发展壮大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一是完善政策体系。持续对全市人才政策进行优化,重点加大对企业人才创新创业支持力度,先后出台了《连云港市加快引进高层次人才实施办法》、《关于实施创业创新领军人才集聚工程的意见》、《连云港市博士后管理工作实施办法》、《连云港市人才公寓管理暂行办法》和《个人所得税奖补企业高层次人才在连安居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优惠政策,从安家补贴、生活补贴、项目资助、平台载体、服务保障等方面为企业引培人才提供政策支持。

二是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大力实施重点人才工程,为企业引进国家千人计划特聘专家19名、省双创人才”89名、省双创博士”142名、省双创团队”4个,累计争取国家和省级资助资金1.31亿元。通过市港城英才计划引进企业高层次领军人才四批共154人。及时兑现落实引才优惠政策,累计为企业引进的1660名高层次人才发放安家补贴和生活补贴4980万元,为1187名急需人才发放苏北急需人才引进资助2545万元。

三是提供精准化人才服务。每月都开展重点企业人才需求调查,有针对性地为石化、医药等重点企业引进紧缺人才。邀请与我市产业密切相关的重点高校来连洽谈,签订人才合作协议,强化校地校企合作,为我市打造了一批长期稳定的人才和智力供给基地。为弥补我市引才硬件条件不足,我们积极探索柔性引才,每年邀请不少于100名国内高级专家和50名外国专家来连为企业开展技术服务,解决技术难题。

四是优化人才工作环境。为解决人才的住房需求,建立了市级人才公寓制度,建设756套人才公寓,重点面向企业高层次人才,提供拎包即住、保姆式服务,目前已安排60家企业的192名高层次人才入住,企业反映良好,有利于人才安心在连工作。为54名高层次人才发放高层次人才服务金卡,在创新创业、学习进修、交通出行、健康疗养、子女入学等方面提供优先服务。制定出台人才个税奖补在连安居实施办法,并开展了首批高层次人才个税奖补的申报,全市共有897人获个税奖补。

针对您提出的建议,结合我市企业人才资源的现状,下一步,我们将问政于企,问政于才,不断推进人才体制机制创新,服务企业发展,推动转型升级。

一是创新服务企业人才政策。我们将对现有人才政策进行回头看和梳理,围绕人才引进、激励、保障等方面优化人才政策,制定出台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支持人才创新创业的意见、名校优生计划、凤还巢计划、外国人在连工作办法、职业技能提升行动计划等两高人才引培一揽子政策,可根据企业经济贡献确定人才补助和资助名额,为集聚更多企业发展人才提供政策支撑。落实好现有的高层次人才引进优惠政策,扩大人才优惠政策覆盖面,兑现高层次人才引进安家补贴、生活补贴。

二是加大企业引才扶持力度。着力打造双创英才聚港城、海外高层次人才创业大赛、港城英才计划、凤还巢计划和名校优生计划等我市引才聚才品牌;充分利用省内外高校招聘团、春夏季人才交流大会、深圳国交会、广州留交会等大型人才交流平台为企业引进人才,注重建立与重点高校全面合作机制;助力企业开展人才与科技合作服务,推进百名专家服务沿海开发进百企苏北发展特聘专家和外国专家智力引进工作,聘请国内外专家为我市企业开展技术服务。

三是提供优质人才公共服务。加强高层次人才服务窗口建设,完善高层次人才服务金卡、帮办服务制度,落实高端人才税收、保险、住房、子女入学、配偶就业帮扶等方面优惠待遇。与市相关部门一起,探索根据企业年销售收入和纳税情况,按一定比例分配给企业高层次人才服务金卡,由企业自主认定和发放给高层次人才。推进人才公寓制度,投入756套人才公寓,建设人才公寓服务中心,重点面向企业高层次人才,提供拎包即住、保姆式服务,切实解决企业人才居住问题

感谢您对我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事业的关心和支持。


扫一扫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