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k12498411/2015-00476 | 分 类 | 30/TC8888 |
发布机构 | 连云港市人民政府 | 发文日期 | 2015-06-18 |
标 题 | 关于“一带一路”背景下实现我市港产城互动发展的意见的提案 | ||
文 号 | 主 题 词 | ||
内容概述 | |||
时 效 |
关于“一带一路”背景下实现我市港产城互动发展的意见的提案
不同的港口城市,因资源条件不同,城市功能不同(不同时期的城市功能定位不同),港产城互动的模式亦不同,但实践证明 以港聚产、以产兴城,以城育港是港产城一体化发展、实现港口城市繁荣发展的内在基本规律。我市从是全国最早一批沿海开放城市、新亚欧大陆桥桥头堡城市、江苏沿海开发龙头城市、一带一路交汇点城市,可以说连云港市从来不缺发展机遇,缺少的是把握机遇的能力。我市之所以发展不甚理想,思考下来原因很多,其中对机遇的准确理解和把握(城市功能定位)并据此实施有效的城市发展战略的失策不无关系。特别是没能在城市功能定位的基础上持之以恒地有效实现我市港产城互动发展是重要的原因。
这次,我市又被定位为一带一路交汇点城市,面对新的机遇,我们必须找准我市城市新定位,并围绕一新定位科学实施我市港产城互动发展战略。
为此,提出以下建议:
1.进一步深入研究作为一带一路交汇点城市的城市功能,准确把握国家对我市发展布局的战略意图。把国家赋予我市的城市功能定位的实现(一带一路交汇点城市区域功能)作为我市港产城互动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2.必须站在我市城市功能定位的角度明确我市港产城的功能分工(用城市功能来指导港产城互动方式和内容,让三者建立起实质关联关系)。
3.围绕城市功能定位寻求大区域全方位深度合作将是促进我市港产城互动发展的重要途径(要在目标市场区域合作上建立实质关系,要明确我市区域合作的重点方向和对象。我市当前港产城互动还处在空间上和自身内部要素的互动水平,和外部合作还处在起步阶段)。要深入开展与目标市场区域的城市合作(区域综合服务功能)、深入开展与目标市场区域的产业合作(区域产业功能)、深入开展与目标市场区域的贸易合作(区域商务功能)和与目标市场区域的物流合作(区域物流功能--港口功能)。
4.把大区域港口物流合作作为我市港产城互动的切入点(实施优势资源带动战略)。因我市港口物流的对外合作优势最为明显(区域物流合作为先导,带动区域产业合作、区域商贸合作、区域城市合作)。
5.突破制约我市港产城良性互动的体制、机制障碍是关键(港口体制改革已纳入我市改革的重点纳入,下一步要在有利于实现我市港产城互动的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上要实现突破,特别是大区域港产城互动的体制机制创新)。
6.我市科学的港产城发展规划是港产城良性互动是基础(此项工作要加快进行)。
7.如何在转轨体制下充分发挥市场和政府的力量加快推进我市港产城融合发展是难点。(当前要实施强市场+强政府战略。需要强市场时政府不越位,需要强政府时政府不缺位。)
8.力争连云港自贸区,打造高水平的港产城融合发展平台是捷径。(建设好东中西合作示范区、中哈物流园,力争自贸区--市场整合要素的最佳平台)。利用当前一切有利因素,力争我市成为下一批国家自贸区布点城市。
答复意见
孟力强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一带一路背景下实现我市港产城互动发展的提案》收悉,首先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支持。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世界贸易格局一体化,以港口为依托,强化港产城功能联系,优化港产城空间布局,聚集、提升产业,支撑、推动城市建设,推进港产城一体化发展,提升区域能级已经成为海港城市的发展共识。针对您所提的建议,我委会同有关部门进行了认真研究,现将有关意见答复如下:
一、国家提出一带一路战略以后,我市积极抢占先机,取得明显成效。连云港被确定为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东方起点,中哈(连云港)物流中转基地和上合组织出海基地建设获得国家支持。2014年12月底,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实施东部城区港产城一体化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明确提出,为进一步优化城市优质资源配置,加快将连云港建设成为服务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与地区,具有较大影响力、吸引力与辐射力的国际性海港城市。这也是我市当前加快推进港产城互动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二、目前我市港产城的空间分布相对分离,这种分离状况虽然不利于港产城的一体化发展,但同时有效利用现有港城空间分离的态势,既有助于推动港口规模的扩大和功能提升,又可以为城市建设和产业发展留下充足空间。因此,随着港产城进入融合提升阶段,将进一步探索空间与功能融合模式,明晰由滨海向内陆形成港口-产业-城市梯次格局,一般来说是形成沿海港口、中间产业、腹地城市三大空间的主导功能。腹地城市重点提升城市综合服务能力,集聚金融、科技等最高端要素,为产业和港口发展提供支撑;沿海港口重点完善港口物流功能,积极发展港航服务业,配套发展生活服务业;中间的开发区坚持以产业为主导,适度完善城市功能配套。强化城市、产业、港口之间的交通、通讯等联系基础设施建设,从硬件方面做好一体化发展的保障。
三、充分发挥东桥头堡优势,加强与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的经贸合作。连云港是新亚欧大陆桥东桥头堡和一带一路海陆交汇枢纽。20多年来,我市始终坚持依托陆桥,向东连接日韩、东南亚,向西沟通中西亚直至欧洲,持续推动陆桥经济快速发展。我市将进一步推动上合组织成员国和连云港互设办事处或商务机构,深化我市与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节点城市及上海自贸区的沟通联系,主动开展区域间合作交流。到韩国、香港举办招商推介活动,筹办和丝绸之路经济带有关的专业博览会,申办中国(连云港)丝绸之路国际物流博览会及其他境外招商推介活动,搭建跨国界、跨地区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平台。
四、我市将充分发挥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首个节点城市、江苏一带一路建设的核心区和先导区的辐射带动效应,着力放大向东开放优势,做好向西开放文章,拓展对内对外合作新空间。一是做大做强海铁联运。突出海铁联运、海河联运、过境运输、出口国际班列的综合优势,加大货源市场开发力度,吸引陆桥沿线地区货源向连云港集聚;深化与哈国铁、中铁总公司、新加坡PSA、等合作,共同开发集装箱货源市场,吸引过境货源向连云港集聚;推动连云港至中亚出口班列增加至每周3列,争取开通连云港至莫斯科的中欧出口班列。二是推动陆桥沿线联动协作、差异互补。主动加强与陆桥经济走廊其他八个节点城市的协作互动,以中亚国家和中西部地区最便捷出海口岸为抓手,搭建新亚欧大陆桥经贸合作与资源共享平台,推动各方在国家东中西示范区内开展合作,共同发展临港产业、电子商务和物流运输。三是提升服务苏北发展的能力水平。深入研究连云港服务苏北地区的贸易便利化、货物通关便利化政策,推进苏北五市检验检疫区域一体化,实施进口直通、出口直放政策,出口货物取消口岸查验、进境箱装货物直接转检,降低苏北五市自连云港口岸进出境货物的查验率,支持苏北五市进出口贸易快速发展。四是积极推进与长江经济带的融通。积极发挥海河联运优势,畅通与长江经济带的内河联系,借力长江经济带,助推我市一带一路交汇点建设。加快推进连徐运河建设,实现连云港与京杭大运河的三级航道衔接。拓展海河联运航线,开通连云港至淮安、扬州、长江沿线港口的内河航线,构筑中西部货物从新亚欧大陆桥经连云港进入长江干线的物流通道。
五、为突破制约我市港产城互动的体制、机制障碍,我市在《意见》的基础上,进一步成立了港产城一体化发展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成立以来,对我市港口体制改革多次专题研究并做重点部署,重点理顺港口管理体制和经营体制的关系,结合国家全面深化改革的部署,按照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的要求,充分把握一带一路建设契机,加快转变政府职能,进一步争取在港口行政管理体制、资源要素市场化配置、港口岸线管理等领域先行先试、深化改革,充分发挥市场和政府的力量,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做到政府不越位、不缺位。
六、除了出台《意见》外,我市还高度重视在相关规划中明确港产城融合发展的内容。今年年初出台的《连云港市产业发展规划纲要》,就是在港产城融合发展的指导思想下制定的,对港口、产业布局有着清晰的引导;在即将出台的《连云港市新型城镇化与城乡发展一体化规划》中,对加快我市港产城融合发展有专门的章节。市规划局正在积极开展城市总体规划修编的前期工作,在规划专题研究内容中,现已确定将港产城融合发展纳入专题研究范围,并确保在今年年底前完成港产城融合发展专题研究。
七、主动学习复制上海自贸区经验,推广14项通关新制度,8项检验检疫新制度。进一步整合海关特殊监管区,争取年内获批连云港综合保税区,并以此为基础持续推进连云港自贸港区申报工作。加快单一窗口建设,深化三互、三个一试点工作,用好启运港退税政策。进一步用好中韩陆海联运试点口岸政策,扩大中韩陆海联运甩挂运输规模,扩大连云港与韩国经贸合作成果。积极拓展与日本合作,争取开通中日客货滚转班轮航线,将连云港建设成为日韩与陆桥沿线国家和地区合作的重要战略节点。
特此答复,再次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连云港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