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政策解读> 文 字

《连云港市“十三五”城市管理规划》解读

  • 时间:2016-12-27 11:13:56
  • 来源:连云港日报
  • 阅读次数:
  • 字体:[ ]

《连云港市“十三五”城市管理规划》是我市“十三五”规划体系中的一般专项规划,本规划着重围绕环境卫生、城市容貌、执法管理等方面编制,内容涵盖环境卫生、垃圾处理、城市照明、市容管理、违法建设、执法体制改革等未来五年的主要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等方面。该规划是指导“十三五”时期各专业领域开展工作的重要依据。

  文本内容主要分为六个部分:“十二五”回顾,“十三五”形势分析,规划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规划主要任务,重点规划项目,保障措施等。

  一、“十二五”回顾

  在过去的五年时间里,各区政府、各级部门全面参与城市管理,全市“大城管”格局初步形成。不断强化区、街道(乡镇)属地管理责任,实行“定人、定岗、定标准、定责任”岗位责任制,通过网格化步巡管理、早中晚错时管理等各项措施,扩大管理覆盖面,及时发现、解决各类市容管理问题。不断加强固废终端处置设施建设,加大环卫设施设备投入。积极开展景观道路改造出新工作,相继完成了BRT一号线、海滨大道、环云台山大道等市区重要道路景观建设工作。成立市区控制和查处违法建设委员会,组建三级防违禁违巡查管理网络。出台《连云港市城市管理导则》等标准规范,进一步完善了城市管理法律法规标准体系。努力探索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柔性执法方式,如行政管理告知、重大项目辅导、重大案件回访等,做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

  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的认识到,我市目前的城市管理工作与上级的要求、与省内省外其他先进地区相比仍然存在一定差距,比如齐抓共管的城市管理机制有待完善、公共服务设施缺乏带来的城市管理难题、城市管理精细化、长效化水平不够高、城管执法保障不足等。

  二、“十三五”形势分析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城市执法体制改革改进城市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要求理顺管理体制,提高执法水平,完善城市管理,构建权责明晰、服务为先、管理优化、执法规范、安全有序的城市管理体制,加快推进执法重心和执法力量向区下移,推进城市管理领域大部门制改革,实现机构综合设置,统筹解决好机构性质、执法人员身份编制等问题。这为我市城市管理体制机制改革,改进城市管理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同时也面临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管理任务加重的挑战,面临着既要解决老的城市管理问题、又要解决新的城市管理问题的挑战,面临着既要完成城市管理职能任务、又要完成城市管理改革任务的挑战,面临传统管理方式难以适应现代化城市管理要求的挑战。

  三、规划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

  我局将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以及中央、省、市城市工作会议精神,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围绕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的新江苏以及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适应城市综合管理新常态,以城市管理现代化为指向,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转型升级为主线,以理顺体制机制为途径,加快推进城市管理“由传统人治向现代法治、单一主体向综合管理、主观随意向标准规范、突击粗放向常态精细、政府管控向社会治理”转变,推动城市管理走向城市治理,促进城市运行高效有序,实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四、规划主要任务

  主要包括八个方面:

  一是推进城管执法领域改革。推行城市管理领域大部门制改革,下移管理执法重心,待省城市管理执法体制改革方案出台后,按照市政府的统一部署稳步推进。制定权力清单、明确执法边界,完善城市综合管理统筹协调机制、监督考核机制,完善社会各界广泛参与机制。

  二是强化执法能力建设。落实城管执法制度,建立全过程执法记录制度,充分利用执法办案信息系统、现场执法记录设备、视频监控设施等技术手段,确保所有执法工作都有据可查。完善执法监督机制,改进执法管理方式,积极探索推广运用说服教育、劝导示范、行政指导、行政奖励等非强制性执法手段,注重城市管理者与相对人之间的沟通与协调,探索体现人文关怀的执法方式。加强队伍建设,从组织、装备、经费、司法、舆论网络等方面强化执法保障

  三是推动城管执法立法。发挥立法对城市执法体制改革的积极作用,围绕着确定的城市管理执法事项及时制、修订相应的法律法规,形成与法律、行政法规配套的法规、政府规章或规范性文件。属于法律、行政法规有原则规定而缺乏具体规定的,立法应制定细化的、可操作性规定;属于法律、行政法规没有规定的事项,可根据需要和权限进行立法。健全标准规范体系,推进标准规范工作,体现管理和执法的规范化、标准化和精细化。

  四是加强环卫基础建设。构建“大分流、细分类”体系,提高资源化利用水平,加快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工作,建立起多部门协调推进的工作机制,加快推进生活垃圾分类配套政策、考核、补贴标准等相关制定工作。优化现有生活垃圾集中清运模式,形成多时段清运作业模式,尽量避开出行高峰、减少环卫清运作业扰民现象。完善和细化餐厨废弃物收运处理监管考核办法,将考核结果与处置补贴挂钩。“十三五”期间,道路保洁向机械化、标准化、高效化方向发展,积极推广精细化、标准化作业。

  五是打造靓丽的市容景观。推进市容管理示范路和示范社区创建,将市容景观建设由“线”向“面”推进,创建11个省级市容管理示范社区,推动连云港市容景观水平整体提升。依法推进道路两侧户外广告综合整治工作,积极开展店招专项整治,以及车载广告专项整治。逐步实现亮化光源集控化,重点区域景观照明集中控制覆盖率达到95%以上。

  六是全面推行精细化、长效化管理。探索建立违法建设管控长效管理机制,明确属地政府作为禁控违工作主体责任。推进市容环境长效管理,完善户外广告、店招规范管理,提升景观照明管理水平,加强环境卫生全方位管理,构建市政绿化综合管理执法体系。

  七是构建智慧城管系统。加快城管信息化平台建设,逐步建立智慧城管服务模式,推动城市管理网格化,完善市、区(县)、街道(乡镇)、社区管理四级网络。落实街道的属地责任,积极发挥社区居委会作用,确保城市管理各项工作落实到位。

  八是加强城管执法宣传教育。加强管理执法队伍教育培训,每年开展2次大型普法专项活动,执法队员参加普法培训率达到100%。推动法治宣传教育,加强社会正面舆论导向,充分利用媒体、网络、社会组织等渠道,大力宣传城管“十三五”规划的目标、任务。

扫一扫打开当前页